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气得竖眉大骂,命人下船寻那奸商,急往库中验货,见姜妤还立在那儿,向她道谢,“小公子,这次亏得有你,不然我可栽坑里了,我看你是个行家,可否陪我一道下去瞧瞧?”
  姜妤不敢轻易随她下舱,推脱道,“夫人抬举,举手之劳罢了。”
  “小公子眼神明亮,难道先前家中曾是做布庄生意的?”徐芳看姜妤穿的简陋,试探道,“公子独自远行,想必十分不易,若肯帮我这个忙,必有重酬。”
  姜妤不过是自小绫罗绸缎不离身,乍遇假货直觉不对,知道造假的法子,只因儿时女工太差,贿赂丫鬟代工还被发现了,裴疏则和越文州便想办法从外头给她买,兄弟俩没一个懂的,买了不少假绸缎边角料绣的绣品回来,最后三人一块被罚抄书。
  思及往事,姜妤心中酸涩,如实道,“夫人误会,我的确不是门里出身,概因机缘巧合才知内情,丝绸作假我只知两种法子:一则用桐油和滑石粉刷在粗紬表面,晾干后打磨,便如你手边这般;二则以麻布仿造,拿鱼鳔或桃胶涂抹,石磙反复碾压,使其平整如缎。这些用水煮和毛刷便可分明,您只管去*验便是。”
  徐芳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见她这般交底,好感顿升,“只是我该如何谢你呢?”
  姜妤微微一怔,抬起剪瞳。
  她果断抓住这个机会,诚恳道,“不瞒夫人,我家道中落,身上拮据,走投无路才去汴梁寻亲,还不知能否寻到,若寻不着,恐无容身之处,夫人生意宽大,不知手下可缺文书先生,或舍我一个活计,便感恩不尽了。”
  徐芳爽朗应下,“这有何难,你放心,寻亲之事也包我身上。”
  姜妤连忙道谢。
  “小兄弟,我着急去忙,你且歇歇,我让丫头给你寻间好舱房,晚会再来找你。”
  姜妤应了,随女使到客舱安顿。
  她推开小窗向外望去,朝阳破开晨雾,但见水波无垠,江烟浩渺,几只白鹭掠过桅顶,悠然飞向远方。
  姜妤伸出手,端详着从指缝漏进的阳光,感受皮肤攀上暖意,不觉展颜而笑,仰倒在窄铺上沉沉睡去。
  *
  她太累了,骤然松弛,再醒来时只见晨光熹微,有种日夜颠倒的混乱感,洗了把脸,推门出去。
  徐芳刚处理完绸缎之事回来,见她出门,讶然道,“小兄弟,你才醒啊?都第二天了!”
  姜妤太久没睡过这样的安稳觉,听见她的话,不由愣怔。
  徐芳噗嗤笑出声,“这是在路上累成啥样了,来,女使做了卤面,一道吃饭吧。”
  席间徐芳问她亲戚之事,姜妤也只能含糊过去,听她道,“即便寻不着,你也别忧心,我手底下铺子多,你不是想做文书吗,就跟着我,每月三贯钱,包吃住,可好?”
  姜妤吃面的动作停下,忙不迭点头,两腮还鼓鼓囊囊的,活像只兔子。
  徐芳被她逗笑,让女使再盛一碗,姜妤下意识推辞,被她阻拦,“吃吧,你这样瘦,合该多补补,我们汴梁的面食最养人了。”
  徐芳是个爽利人,当天便着手教她辨认货物,交易商契,姜妤虽被困数年,到底生得聪明,又是大儒教出来的,很快便入了门。
  两人日渐熟稔,徐芳常聊些风土人情,姜妤也不再沉默寡言,有时起了兴致,也会讲个老掉牙的文人笑话,或是教徐芳点茶。
  徐芳对她的茶艺赞不绝口,“你这手法真是好,连我们城里最好的茶楼都比不过,我怎么就练不会呢。”
  姜妤笑笑,“不过是水磨工夫,没什么大用处的。”
  “想是妹子从小就练了,所以才…”
  姜妤手一抖,险些拂落茶盏,茶水泼出来,漫到手背上。
  徐芳惊觉自己说漏嘴,哎呦一声,“别介意妹子,其实你扮得挺好的,真的,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
  姜妤有点无所适从,为了乔装,她特意放宽腰身,垫高男靴,压低嗓音,这几日还戴着头巾,没想到对方早就看出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