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王自请领兵,“请”太子回京。
  含之看完,心底紧了紧。
  她知晓今生已经与前世大有不同,无论是青州战事,还是议和,都与前世差得越来越远。
  前世康王是在青州战事平定后,裴彧回到京城,正值平宣帝病倒,以清君侧的由头讨伐裴彧。
  康王出兵,早了将近半年。
  她以为一朝重生,裴彧起码会做些什么避免战争,或是再做些完全准备,让人无讨伐之由。却不想今生比前世更为极端,如今康王打着朝廷的名号,比前世更为顺理成章,甚至得到了平宣帝的支持。
  裴彧这是在自寻死路不成?
  含之攥着那信报,看向明蕴之:“阿姐,你便不紧张么?”
  明蕴之半倚着窗户,斜眸一看外头的山水,回望向妹妹。
  “紧张多少有些,但不算害怕。”
  明蕴之看完,心中稍沉,却并不太意外。
  时至今日,此番行动几乎都在预料之中,她知晓裴彧早做好了准备,甚至是刻意给人留了破绽把柄,让康王忍不住抓住此破绽大书特书,甚至以此出兵。
  她知晓裴彧不会束手就擒,也不会任由自己总落于下风,身处被讨伐的境地。
  以退为进,于逆境翻盘,是他惯用的手笔。
  含之看见阿姐的神色,眸中复杂。
  似乎与阿姐相处得越多,就越忍不住将现在的她与前世的她做对比。她当真从未在前世的阿姐脸上,瞧见过这样豁达又自然的神色。
  她现在,就这般信任裴彧?
  明蕴之与妹妹对视一瞬,抬手揉了揉含之的脸颊:“年纪轻轻的,为何整日愁眉不展?这些战报看过就忘了吧,咱们离战局远着呢。”
  才不远,含之心道,如今他们已行至永安渠,即将抵达扬州。按照原定路线,应从扬州过荆州,往益州去。
  前世扬州牧可是唯康王马首是瞻,在康王起事之时,t第一时间响应的。
  此时日头正好,明蕴之不欲让含之闷闷不乐,主动道:“去外面走走吧。”
  他们一路行来,多走水路,便包下了一辆商船,以行商之名掩盖行踪。
  明蕴之明面上仍在青州,只是因疾养病,暂不露面罢了。
  含之点了点头,二人从船舱中出去,甲板处的护卫瞧见二人,垂首行礼。
  明蕴之问:“綦郎君呢?”
  一护卫道:“尚未回来。”
  明蕴之点了点头,“知晓了。他回来后,记得来回我一声。”
  “是!”
  姐妹二人行至无人处,含之问道:“阿姐近来,对綦家郎君好似格外关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