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彧见她没否认,指尖在书上轻点了点,“物尽其用,让他去杀个人,昨日之事既往不咎。”
  明蕴之:“什么人?”
  裴彧看她一眼。
  明蕴之懂了:“若是涉及前朝,殿下不方便说便罢了。”
  “孤没打算瞒你。”
  裴彧看着她的双眼,那双清澈莹润的眸子里,倒映着他冷峻的面容。
  “孤要他杀的人,姓韩,名度。”
  明蕴之起初没反应过来此人是谁,直到马车启程,才想起韩度这个名字。
  ——她兄长明存之手下,极受重用的亲信之一。
  -
  此行督办河工,主要是去往永昌运河的万安渠和永乐渠。
  万安渠是从豫州颍川郡开源,引黄河水向北流至并州太原郡,再经燕郡送至幽州渔阳。幽州北地缺水,又临近边疆,引水源灌溉农田,让北地军民都能吃上更多粮食,储备军粮。
  永乐渠则连接了扬州、青州、兖州,作为南方的主要漕运路线,贯通南北,运送粮食和货物。这是最先开始修建的工程,近三年过去,已见雏形。扬州至青州段已能通行漕船,形势向好。
  这样需得消耗数百、上千万两的大工程,历朝历代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前朝末帝昏庸,国库空虚,大周立国至今也才两代,国库本就难一气掏出这么多银子,是以若有贪墨之事,便真真是惹了众怒。
  户部弹劾工部的奏折中,所述并不详实,这也是裴彧自请来此的最大缘由。运河沿线途经这么多官员,流经这么多州县,有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干干净净?官员贪墨自古以来就有,只是这次,被当做攻讦东宫的理由罢了。
  河阴县不大,一行人并未惊动县衙,在县内寻一客栈落脚。
  明蕴之进了厢房,第一件事便让青芜将刚收到的信件拿出来,道:“去外面守着,谁来也不让进。”
  青芜:“是。”
  明蕴之背对着房门,将门窗紧闭,拆开了信封。
  这是每月益州都会送来的书信,因着离京,还晚了几天才送到她手上。
  她和益州通信颇多。柳园那边常有往来,但大多都是些问安的话,至于州府家中,她更多的是和嫂子伏氏打交道。
  兄长比她大好几岁,她出嫁前,伏氏已经过门,怀有身孕了。
  伏氏也是益州士族出身,和兄长门当户对,性子温雅到有些沉闷,两人算是性情相投。明蕴之在那个和至亲都不算亲近的家中,和嫂子还算是能说的上话的。
  这几年来,明蕴之一直都和她互通书信。
  上月还早的时候,明蕴之便知晓了裴家皇族对自家兴许有着别样的心思,信中便比平时多问了些父亲和兄长的事。
  现在,终于看到回信了。
  伏氏一如既往地交代了明家一切安好,并道几个孩子收到了姑母送来的东西,都很高兴。最后,才提到她所问之事。
  ……兄长,不在益州。
  明蕴之折上信纸,坐在屋中,看着外头渐沉的天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