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3 / 3)
唯有淑妃仍维持着那副温婉笑意,好像也在真心实意为江书鸿高兴一样。
她此时的温柔面庞,和初次请安时见到的别无二致,仿佛那日不是她果决吩咐太监、厉声斥出假山后的人,今日也不是她苦心筹谋的一场好局。
江书鸿对她的警惕更多了三分。
虽如此,能晋位终究是好事,何况这也是皇帝宠爱才会有的优待,说明她这些天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江书鸿面上还是带着喜色谢了恩,望向萧景明的眼神中更多了几分依恋与仰慕,少了刚刚的惊慌。
既然是为她压惊,当然要压下来,才能叫皇上觉得没白为她费心思。
江才人的冤屈洗清了,红花油的事却还在查。皇上令众人都散了,只携皇后进去,探看敏昭仪的情况。
江书鸿以为敏昭仪经此一劫,胎至少是保下来了,没想到不出一个月,这一胎终究还是没保住。
是敏昭仪与景宝林在钟粹宫里起了争执,一时气急,竟见了红。待太医赶来,孩子已保不住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江书鸿满腹都是疑惑。
景宝林怎么跟敏昭仪对上了?她自己无子,又还年轻,这宫里最不想让敏昭仪生下来的,一定不是她。
唯一的联系是,当日淑妃同时提到了她们俩的父亲。
江书鸿只能猜测,大约是两家在朝堂上对上了,是以后宫的女儿也互有争端。
只是景宝林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去刺激一个有孕的妃子?敏昭仪这一胎又怎么这样弱,竟能吵一架就没了?
此事江书鸿几年间都没能寻到答案。
直到如今,看到这封密信。
“尚书左侍郎夏氏与中书令薛氏交往过密。”
困扰她几年的问题终于有了解。
她一直以为,是尚书省与中书省有权力纠纷,才致使两家女儿不对付;没想到恰恰相反,是两家走得太近了。
原本三省分立,就是为了彼此制衡,相互削弱,以维护皇权的集中,如今中书令和尚书左侍郎走得近,谁最不乐意看见?
答案已呼之欲出。
难怪她总觉得,当日敏昭仪和景宝林的争执来得蹊跷,敏昭仪能仅因那一次争执就落胎,更是说不通。
这后宫有谁能有这样大的手笔,把不可能的事做成可能?
何况做成之后还全身而退,没人查出任何不对之处。
自那天后,即使景宝林被贬作了无封号的夏御女,敏昭仪也没放过她,后面的积怨更是越结越深。
↑返回顶部↑
她此时的温柔面庞,和初次请安时见到的别无二致,仿佛那日不是她果决吩咐太监、厉声斥出假山后的人,今日也不是她苦心筹谋的一场好局。
江书鸿对她的警惕更多了三分。
虽如此,能晋位终究是好事,何况这也是皇帝宠爱才会有的优待,说明她这些天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江书鸿面上还是带着喜色谢了恩,望向萧景明的眼神中更多了几分依恋与仰慕,少了刚刚的惊慌。
既然是为她压惊,当然要压下来,才能叫皇上觉得没白为她费心思。
江才人的冤屈洗清了,红花油的事却还在查。皇上令众人都散了,只携皇后进去,探看敏昭仪的情况。
江书鸿以为敏昭仪经此一劫,胎至少是保下来了,没想到不出一个月,这一胎终究还是没保住。
是敏昭仪与景宝林在钟粹宫里起了争执,一时气急,竟见了红。待太医赶来,孩子已保不住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江书鸿满腹都是疑惑。
景宝林怎么跟敏昭仪对上了?她自己无子,又还年轻,这宫里最不想让敏昭仪生下来的,一定不是她。
唯一的联系是,当日淑妃同时提到了她们俩的父亲。
江书鸿只能猜测,大约是两家在朝堂上对上了,是以后宫的女儿也互有争端。
只是景宝林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去刺激一个有孕的妃子?敏昭仪这一胎又怎么这样弱,竟能吵一架就没了?
此事江书鸿几年间都没能寻到答案。
直到如今,看到这封密信。
“尚书左侍郎夏氏与中书令薛氏交往过密。”
困扰她几年的问题终于有了解。
她一直以为,是尚书省与中书省有权力纠纷,才致使两家女儿不对付;没想到恰恰相反,是两家走得太近了。
原本三省分立,就是为了彼此制衡,相互削弱,以维护皇权的集中,如今中书令和尚书左侍郎走得近,谁最不乐意看见?
答案已呼之欲出。
难怪她总觉得,当日敏昭仪和景宝林的争执来得蹊跷,敏昭仪能仅因那一次争执就落胎,更是说不通。
这后宫有谁能有这样大的手笔,把不可能的事做成可能?
何况做成之后还全身而退,没人查出任何不对之处。
自那天后,即使景宝林被贬作了无封号的夏御女,敏昭仪也没放过她,后面的积怨更是越结越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