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4)
城郊云水湾,满池的莲花开得正好,湖中不少游人乘船游玩,好不热闹。
四人共乘一条船,船上放着几朵粉白的莲花,还有一些莲蓬。
蔺誉手法娴熟地剥开莲蓬,露出里面指头大小的莲子,整个莲蓬散开,也像是一朵莲花。
郑青云从蔺誉手中拿过去了莲心的莲子,一口一个好不开心。
阿承宇也在剥莲子,只不过他没什么技巧,莲子总是从他手里飞出去,还弹到观易头上,惹得观易狠狠瞪了他几眼。
蔺誉嘲笑阿承宇,说:“你手大,干不了精细活。”
阿承宇恼,从湖中撩了点水往蔺誉身上洒。
湖中还有游鱼,郑青云看着蔺誉拿出一点儿鱼食,撒向水面,引得鱼儿争先恐后游出水面。
太阳有些大,郑青云被晒得脸有些红,蔺誉摘了几片大的莲叶,给郑青云遮阳。
等几人再次回到岸上,湖边的游人已经很少了,几人也没有过多停留,很快就回府中了。
张伯迎几人进屋时说:“今日做了荷叶饭,吃个新鲜,老太太还在念经,明棠小姐今日不回来了。”
郑青云开心了,忙道:“再上几杯酸梅汤。”
张伯笑呵呵的答应了。
荷叶饭带着荷叶的清香,桌面上摆了两种,一种是老太太喜欢的清淡甜口,一种是孩子们喜爱的咸口。
米粒香甜软糯,两种口味各有千秋。
老太太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嘴里念念有词:“你们也少吃一些,这糯米不好消化,吃多了难受。”
说着拿起杯子喝着杯子里的酸梅汤,舒服的笑眯了眼。
盛夏就在酸酸甜甜的汤饮和略带苦涩的莲子清香中度过。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1]
院中的落叶每天都扫不干净,阿承宇抱怨了好几次。
郑青云看着窗外被风吹动的树梢,微微出神。
郑恒来信,提到不如在中秋左右回京,准备明年的乡试。
郑青云和蔺誉商量了几番,决定陪着老太太过完中秋再启程。
月圆如盘。
吃过肥蟹,品过桂花酒,再尝一尝秋鸭。
在桂花飘香中,他们坐着马车离开了。
郑明棠告别了袁秀和老太太,和他们一同回京。
蔺誉想起他们准备离开时,郑明棠孤身一人前来找他们,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语气坚定,说要和他们一同去平京城。
蔺誉有些惊讶。
第一世他与郑明棠接触不多,只知道她好像对经商很是擅长,帮着母亲把铺子开的红红火火。 ↑返回顶部↑
四人共乘一条船,船上放着几朵粉白的莲花,还有一些莲蓬。
蔺誉手法娴熟地剥开莲蓬,露出里面指头大小的莲子,整个莲蓬散开,也像是一朵莲花。
郑青云从蔺誉手中拿过去了莲心的莲子,一口一个好不开心。
阿承宇也在剥莲子,只不过他没什么技巧,莲子总是从他手里飞出去,还弹到观易头上,惹得观易狠狠瞪了他几眼。
蔺誉嘲笑阿承宇,说:“你手大,干不了精细活。”
阿承宇恼,从湖中撩了点水往蔺誉身上洒。
湖中还有游鱼,郑青云看着蔺誉拿出一点儿鱼食,撒向水面,引得鱼儿争先恐后游出水面。
太阳有些大,郑青云被晒得脸有些红,蔺誉摘了几片大的莲叶,给郑青云遮阳。
等几人再次回到岸上,湖边的游人已经很少了,几人也没有过多停留,很快就回府中了。
张伯迎几人进屋时说:“今日做了荷叶饭,吃个新鲜,老太太还在念经,明棠小姐今日不回来了。”
郑青云开心了,忙道:“再上几杯酸梅汤。”
张伯笑呵呵的答应了。
荷叶饭带着荷叶的清香,桌面上摆了两种,一种是老太太喜欢的清淡甜口,一种是孩子们喜爱的咸口。
米粒香甜软糯,两种口味各有千秋。
老太太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嘴里念念有词:“你们也少吃一些,这糯米不好消化,吃多了难受。”
说着拿起杯子喝着杯子里的酸梅汤,舒服的笑眯了眼。
盛夏就在酸酸甜甜的汤饮和略带苦涩的莲子清香中度过。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1]
院中的落叶每天都扫不干净,阿承宇抱怨了好几次。
郑青云看着窗外被风吹动的树梢,微微出神。
郑恒来信,提到不如在中秋左右回京,准备明年的乡试。
郑青云和蔺誉商量了几番,决定陪着老太太过完中秋再启程。
月圆如盘。
吃过肥蟹,品过桂花酒,再尝一尝秋鸭。
在桂花飘香中,他们坐着马车离开了。
郑明棠告别了袁秀和老太太,和他们一同回京。
蔺誉想起他们准备离开时,郑明棠孤身一人前来找他们,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语气坚定,说要和他们一同去平京城。
蔺誉有些惊讶。
第一世他与郑明棠接触不多,只知道她好像对经商很是擅长,帮着母亲把铺子开的红红火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