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体啥人做呢?
  开董事会额辰光,伊基本上靠后坐。见了董事长,董事长说东,伊也东;董事长说西,伊也西。见面聊天,无非东拉西扯,捣糨糊,没有半句重点。倘若碰着上头要伊出主意,他怕用心,便推说听不清爽,上头便不来难为伊,往往把事体交给别人去办。
  搿要伊做啥?
  无为而治。懂伐?
  小汤似懂非懂。
  侬覅以为搿种人可有可无,实际上大家侪欢喜徐董不管事体,让想干事的有事可干,想抱团的有团可抱,因此没有人排挤伊。李肖白觉得对刚入职场的小汤讲这些似乎有点不大合适,而且也离题了,就把话题拉回陶渊明:陶渊明要是像徐董一样,不晓得多受欢迎!
  上完了课,李肖白请小汤和沈一明吃弄堂里的柴爿馄饨。这家的荠菜馄饨颗颗饱满,汤是用虾皮、紫菜和蛋丝吊鲜味的,不放一点味精。一开锅,荠菜香味飘得老远。沈一明趁机把节目邀约给了李肖白:怎么样,条件优渥,又不耽误你工作。节目时间侬来定,啥辰光有空啦?
  李肖白不响。
  尚怕公司晓得啊?我帮侬起只假名字。上海滩,电台噶许多,倷老板啥地方有空听侬额节目啦!
  我的国语不标准。李肖白心有点虚。
  覅紧额,国语讲勿清爽么讲苏州闲话,阿拉台里厢,南腔北调额多唻。我播财经,国语也不标准。人家听额是侬节目的内容呀。侬好教小汤,就好教听众,道理一样额呀。
  对额呀,我下趟可以垃广播里听侬上课,侬也省得再教一遍。小汤擅长撬边。
  就是讲呀。教小汤也教,广播也是教。又看不着人,侬就当话筒是小汤么好唻。
  而且做节目嘉宾额钞票比教我多哦。
  经这么一说,李肖白也心动了,就没把话说死:我考虑考虑吧。毕竟没上过电台,对牢话筒,有眼吓丝丝。
  第19章 ☆、爱心行动
  嗲人戴嗲表,嗲人背嗲包小汤一起床,嘴里就振振有词,练气息、练绕口令、梳妆打扮喫饭家生勿好掼脱谋生工具不能扔掉。
  电台主播的生活,其实很枯燥。早上起来练声,吊嗓子,把状态调整好;读读报纸,把嘴皮子练好;顺便了解一下时事动态,跟人聊天不至于抓瞎;吃完早餐,到办公室前,顺道把信件领走。对于小汤来说,拆信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这天,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南通的信,心想,原来电波可以传得那么远。
  写信的是个穷苦人,经常听华东电台的节目,很喜欢汤小姐直言不讳的风格,寒夜里得到很多慰藉。然后说他得了风湿病,膝盖很痛,影响走路,没有钱买药,现在只能硬撑着,不知道能不能给他寄点药。
  小汤自己也是苦出身。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支撑这个11口之家的顶梁柱突然坍塌,对于一个小女生来说,无异于突然陷入了恐惧的深渊。本来还在读书的她,不得不面临生计的压力,中断学业。她打过各种工,帮人家糊牙粉袋子、火柴盒、缝手套袖套只要能挣钱养家糊口就行。没有大段的时间学习,她就报了立信会计学校的短训班,考了证好找工作。后来经过亲戚介绍,才进了华东电台做记账员。
  看完信,她决定找卢刚商量,能不能在节目里帮帮有需要的人。
  汤小姐的魅力越来越大了,华东电台真的要覆盖华东了!卢刚对这一波转型营销相当期待,南通都能收听到你的声音,以后,苏州、无锡、宁波的都写信给你,你这是自带风口啊!
  啥意思?
  你想,人家都是想方设法制造话题,吸引听众,这封信就帮你带来话题和关注啊!卢刚的思路显然超越了这封求助信。
  还是先说眼前的吧,听众想买药,我们能不能帮忙?小汤没想那么远。
  这事儿也不难,广播里不是经常有筹款活动嘛。我们开个小栏目,《爱心行动》,呼吁一下就行。就是要麻烦你的接线生帮你做好统计,我好跟公司报备。卢刚已经做好了放长线的准备。
  另外,我最近播的《国文欣赏》反响还不错,要是能跟三友补丸结合起来,比如说买满多少瓶三友补丸,或者别的产品,我朗诵一段《滕王阁序》之类的,说不定能促动你们的销售。
  好,五十瓶,买够五十瓶三友补丸,你送一段古文朗读。目前几种产品、单价多少你都熟,你大概按这个标准,列一个表格,总价达到多少你读什么文章,达到多少可以点播什么文章,你把计划报给我。卢刚心里暗暗算了一笔账,还好小汤没说提成的事情,这又给公司省了一笔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