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3)
盆汤弄深处,一间普通的二楼亭子间里,老板陈万运瘦了一圈,满脸愁云,望向窗外。这时传来一阵敲门声,按约定,三急两缓,陈万运打开房门,眼前是一个身材健硕、文质彬彬,戴一副半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来人正是三友实业社的商务代表卢刚。
饭喫啷未?陈万运惯用慈溪老话。
喫过了。卢刚用上海话。
进来进来。陈万运握住卢刚的手,拉他进屋坐。
老板,日本人昨天又派人来跟我约时间,想跟您见一面。卢刚知道这是个missionimpossible。
又来?陈万运神情鄙夷。
他们提了一个方案,说现在的形势比去年更明朗了,不跟他们合作,我们没办法撑到年底。跟他们合作叫共存共荣,条件包括他们从杭州厂里撤出军营、
双方合资经营一些民生日用品,还有利润分成比例都可以谈的。
不谈。
我知道您不会答应的,我也跟他们明说了,老板不帮外国人做生意。我只负责把话带到。
厂子里还剩多少人?
就剩仓库和看大门的了,不超过五个人。生产和运输的都停了,遣散了。
他们在我们厂里建军营?
对,吃住都在厂里,估计,六百多人。
去年他们让我做杭州维持会会长,什么维持会,就是他们的傀儡嘛!我豪燥跑到梅岭躲起来。真是山中几日,世上千年。
梅岭那种地方您不会是躲在山洞里吧?卢刚觉得不可思议。
对啊,还能去哪?饿了么干粮、野果、山泉水。偶尔也下山买点东西。
啥辰光回上海?
上个礼拜。趁他们不注意,从乡下,走水路。
那您本事不小诶。穿过好几道封锁线呢。
还好房子在租界里,租界还没倒。
哎,报纸上讲,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我们头上,就是一座山啊。
我这才回上海几天啊?他们就能摸到这里。
他们还不知道您回了上海。所以您暂时还是安全的。
出门要办良民证,过江要查,我也躲不了几天了。你这样,杭州那边,一个都不留,全部撤回来。能自谋出路就自谋出路,江湖再见。不行的咱也给口饭吃,公司总得有人留下来帮忙。
员工吃穿用度,每日生活怎么维持下去呢?卢刚算过一笔账,光靠卖存货,大概能撑一个月。
要恢复生产,是没可能了。棉纱、柴油等原材料统统在敌人手里掌握。
您不会是想要另起炉灶吧?从产业链上游的棉花入手,咱们卷土重来?目前经济实力达不到吧?
我想过了,与其坐吃山空,不如转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