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3)
以前三个人一起逛街,金莺最大的乐趣就是买买买,昂贵的化妆品和衣服鞋子看上就买。现在不买了衣服了,倒是开始了吃吃吃,
穆晓歌和赵爽跟在她身边,两只手里拿的都是金莺吃了几口,再也吃不下的东西。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俩人也努力的帮她吃。
等到了吃饭的时候,三个人全都没有了吃饭的欲望。肚子里早已塞满了盐酥鸡、小丸子、海苔小贝、鲜榨果汁等。
因为有金莺这个孕妈妈在,原先可以一起做的SPA、美容等都不能做了。赵爽提议去看个电影。
金莺说:“电影院里闹哄哄的,空气也不好,我怕影响我家宝贝的胎教。”
穆晓歌说:“要不,咱们就找个清静的地方坐一会,聊聊天。去电影院确实太吵了。”
赵爽抱怨说:“穆晓歌,我怎么感觉你未老先衰了,清心寡欲的,像个尼姑似的。”
穆晓歌笑笑不理赵爽的挖苦,拉着金莺往三层的甜品店去了。
店里人不是太多,满清净的。
三个人每人点一份芋圆,金莺要吃加冰的,被穆晓歌制止住并警告她说:“莺子,孕妇不能太贪嘴。刚才你吃了那么多的油腻食物,再吃凉的,有可能肠胃受不了。”
金莺只得作罢,撇撇嘴说:“在家我老妈管着我,出来还有你这个小妈管着。”
赵爽笑着说:“看看你过得多幸福,完全是国宝大熊猫一样的待遇。再有几个月,等你卸了货,就随便你了,没人管你了。”
金莺不理赵爽,她拿着汤匙搅拌着碗里的芋圆,漫不经心的问穆晓歌,“晓歌,天津落户的事情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不动产权证到手,40分加分已经妥妥的了。林振樾需要考一个什么毛毯编织高级技工证,再加上社保加分,基本上我们的积分已经算是很高。按照往年申报的情况,我们落户妥妥的。”
穆晓歌微笑着娓娓道来,听得赵爽只咂舌。
“晓歌,千辛万苦弄这个天津户口,以后要真是对孩子考试有帮助也算是值了!”赵爽叹口气。
“你这有钱人是体会不到没有北京户口的苦。我儿子的班级里已经开了两次会了。你要是去参加了感受就深了。
班里的家长分三种,一种是北京户口的,人家就优哉游哉的根据孩子的成绩和特长,琢磨着是按划片,还是摇号随机分配学校。成绩好的,还想报那些名校的实验班什么的;另一种就是我这样的,没有办法弄到北京户口,就退而求其次弄天津的。
还有弄云南和内蒙古的,五花八门的各显其能;再有一种就是家里有钱的,花钱把孩子送到国际中学,毕业了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避开国内高考;最差的就直接打道回老家,夫妻俩有一个人辞去工作回去陪读。”
“真是太麻烦了,现在都地球村了,还整这个户口限制人们的生活、教育和就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年年说改革,这个户口问题就改革不了吗?真是不知道难在什么地方?”金莺也愤愤不平地说。
“你家老胡是地道老北京,怎么你还这么大怨言呀?”穆晓歌好奇地问。
“屁,胡战奎的户口更是历史遗留问题了。他父母当初是知青,插队到了山西,他的户口一直随他父母落在山西了……那个马大哈一直也没有当回事。唉!听你俩这么说,孩子还没生呢,我就开始发愁了。”金莺真的面带忧色。
“噗…不是,真没有想到,你以后也面临着孩子上学没有户口呀。我的天呀!”赵爽差点喷出嘴里的食物,金莺的这个吐槽是她和穆晓歌都不曾想到的。
“老胡那个女儿,不是明年就在北京参加高考了吗?怎么老胡没户口呢?”穆晓歌疑惑地问。
“那闺女随她妈落的户,北京这边夫妻结婚满十五年才能迁户口,他俩结婚不到十年就离婚了。”金莺回答道。
“别聊这个破户口的事了。我家就是有北京户口我看也没啥用。就我那宝贝闺女,瞪着大眼睛看着挺聪明。一到考试就完了,怎么都教不会。看漫画书、研究烤面包倒在行。弄得高祖安一直抱怨我,说我影响他们家基因了……”赵爽笑哈哈地说。
穆晓歌回头安慰金莺说:“莺子,就是有北京户口,你们和老胡都那么能挣,我看呐,也不一定舍得让孩子走高考这条路,太累了。有没有北京户口都关系不大,就是可怜了我们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家庭了,真是折腾人呀!”
穆晓歌想起了上次去看望金莺时,她提起的老胡女儿总找茬的事,关切地问金莺,“老胡那女儿老实点没?没再去找你的麻烦吧?这么大孩子了,真是不懂事。”
金莺叹了口气,就把前几天发生在瑜伽馆的事情如此这般讲述了一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