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4)
眼下看是好的,就是日后要是她家里真的起来了,要是生出别的想法就不好了。罗妈妈道。
虞铮笑了笑:生出想法来不稀奇,但是如果她打算咬我一口,那我会先把她的牙齿敲下来。
罗妈妈笑了:娘娘说的对。
虞铮还是去太皇太后那看了看,今日起来太皇太后咳嗽也没见好。不过太医说了,前三日就是这样,尤其早晚咳嗽的厉害。
等过了这三日就好了。
虞铮陪着太皇太后用过了午膳,就往宣政殿去。
下午时候,虞铮陪着独孤钺,还有一些大臣一起说的就是明年的科考事宜。
如今还没定下主考官,也没定下考题。
甚至一些形式都要改变,不过这不耽误事。
因为明年三月开科的事早已发过明旨了,各地的读书人已经不少都进京了。
从前年开始,陛下就下旨,各地的选拔都已经陆续结束。
读书人们等的就是这一场。
陛下今日还叫人起草了诏书,招贤纳士,定要叫天下有才之人不能错过。
这一道诏书在后世被叫做《祈贤令》。
祈求天下贤才都能齐聚京城,为大安出谋划策。
当然,后世很多人考究的时候都说这道诏书其实出自虞皇后之手,但是对此没有明确定论。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安元和三年的这一场大考,虞皇后的身影是不可抹去的。
后世名噪一时的那些名臣们,他们的生平都与虞皇后有一些关联。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距离春三月还有几个月呢。
第286章 婚事
宋才人有心请安,可是没多久她就不太容易出来了。
孕吐,嗜睡,还有些晕。
太医看过后只是说她略有些体虚,需要缓缓进补,不碍事。
金充容时常关照,虞铮就放心了。
于情于理,都没人害她,所以不必太过费心思。
虞铮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前面。
同时,还有一件事,虞铮开始考虑,那就是大公主的婚事。
如今已经是元和二年的冬天了,大公主已经十七岁。
她要给先皇后守孝二十七个月,到了十一月就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