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3)
在她们还是朋友的时期,常青曾经表示过自己是个坚定的丁克,她永远不会生小孩。
她还是小孩的时候没被人爱过呵护过,她也做不好一个妈妈。
看余晴露出自己预料中的神色,常青悠悠转笑,语调闲适,继续往下说:“但是我要去打掉。”
余晴看见她脸颊上因为笑容而显现的梨涡,在此刻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一样让她感到没由来的荒谬。
“这就是你非要当面和我说的事吗?”
常青尝了口面前的咖啡,皱了下眉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喝这种苦苦的东西。她的人生尝过的苦已经够多了,每一口都比面前的咖啡更甚。
“是啊。”常青仍然含笑看她,“余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你需要我的建议吗?”余晴脸上没什么表情,“你不是已经决定好了吗?”
常青作出疑惑的表情:“你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
她太淡然了。淡然得让常青陌生。
余晴没说话,常青就自顾自往下说:“我以为你会斥责我不爱惜自己。怀孕后无论是打胎还是自然流产还是正常生产对于女性的身体伤害都是巨大的,小孩根本就是寄生虫啊。”
“但是呢,”常青露出一个很甜的笑容,“没有这个孩子,就没有我和邱明轩的结婚证。”
“那为什么要打掉?”余晴知道常青在等她问这个问题。
“我和你说过,我要去美国读书了。打掉孩子,是我公公送我去读书的交换条件。”常青把勺子往小碟上一丢,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要仕途畅通,公检法系统里要有人。要有他信得过的,聪明的人。”
常青的草根背景干干净净,从入学以来绩点就是法学院第一也绝对担得上“聪明”这两个字。
她观察着余晴的脸色,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于是选择倾诉自己的想法:“余晴,你有没有后悔在公修课上认识我?”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是国政院与法学院共同的选修课,课程的小组作业要求国政与法学两个专业的学生互动组队完成。
常青是被人忽视的那个,因为她老土的外表,因为她贫瘠的交际。
法学想要和余晴一组的人倒是很多,她漂亮且有亲和力,绩点高专业排名也始终保持第一,见谁都是好脸色,课间她桌前一群人围着问她想要和谁一组。
余晴有一些困扰,但是她有自己的办法,只需要轻飘飘说一句:“我想和专业第一一组。”
她自己就是专业第一,这个要求十分合理。而后常青听到自己的名字在不熟的同学口中响起。抬起头后,她看见不远处一个女生灿烂的笑容,她没对自己招手,而是抱着东西坐到了她的身边。
“常青吗?我是国政的余晴。”她笑得如沐春风,让常青下意识地逃避了和她的眼神接触,“你是你们专业第一名对不对?这个小组作业我们一起吧,可以吗?”
明明是她选择了自己,但余晴仍然很礼貌地措辞,问她“可以吗?”
常青从来没告诉过余晴,其实自己在那一刻很想冷笑着说出“不可以”。她很好奇余晴这样众星捧月的女生被拒绝后会是什么表情。
但她最终只是点了下头。
她们很快就加上联系方式,因为课程作业的原因来往频繁。常青慢慢发现余晴的讨人喜欢根本不是练习出来的,这居然会是一种天赋。
余晴像她在溺水时刻抓住的浮木,常青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人际交际的技巧,全都被她用回了余晴身上,她像个定时召唤的幽灵一般,只在余晴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适时出现,成为她的朋友。
她知道余晴有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一个在美国读书,时常会回国看她,一个在不远的学校学艺术,除此之外,她还发现余晴的一个秘密。
关于余晴的前男友。
这个发现完全是个意外。常青在知道余晴喜欢看言情小说之后就用这个话题和她拉进距离,她聊到余晴喜欢的一个作者,和她们还是校友,余晴很喜欢这个作者写的三部曲故事,常青从她那里借来了余晴珍藏的纸质书。 ↑返回顶部↑
她还是小孩的时候没被人爱过呵护过,她也做不好一个妈妈。
看余晴露出自己预料中的神色,常青悠悠转笑,语调闲适,继续往下说:“但是我要去打掉。”
余晴看见她脸颊上因为笑容而显现的梨涡,在此刻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一样让她感到没由来的荒谬。
“这就是你非要当面和我说的事吗?”
常青尝了口面前的咖啡,皱了下眉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喝这种苦苦的东西。她的人生尝过的苦已经够多了,每一口都比面前的咖啡更甚。
“是啊。”常青仍然含笑看她,“余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你需要我的建议吗?”余晴脸上没什么表情,“你不是已经决定好了吗?”
常青作出疑惑的表情:“你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
她太淡然了。淡然得让常青陌生。
余晴没说话,常青就自顾自往下说:“我以为你会斥责我不爱惜自己。怀孕后无论是打胎还是自然流产还是正常生产对于女性的身体伤害都是巨大的,小孩根本就是寄生虫啊。”
“但是呢,”常青露出一个很甜的笑容,“没有这个孩子,就没有我和邱明轩的结婚证。”
“那为什么要打掉?”余晴知道常青在等她问这个问题。
“我和你说过,我要去美国读书了。打掉孩子,是我公公送我去读书的交换条件。”常青把勺子往小碟上一丢,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要仕途畅通,公检法系统里要有人。要有他信得过的,聪明的人。”
常青的草根背景干干净净,从入学以来绩点就是法学院第一也绝对担得上“聪明”这两个字。
她观察着余晴的脸色,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于是选择倾诉自己的想法:“余晴,你有没有后悔在公修课上认识我?”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是国政院与法学院共同的选修课,课程的小组作业要求国政与法学两个专业的学生互动组队完成。
常青是被人忽视的那个,因为她老土的外表,因为她贫瘠的交际。
法学想要和余晴一组的人倒是很多,她漂亮且有亲和力,绩点高专业排名也始终保持第一,见谁都是好脸色,课间她桌前一群人围着问她想要和谁一组。
余晴有一些困扰,但是她有自己的办法,只需要轻飘飘说一句:“我想和专业第一一组。”
她自己就是专业第一,这个要求十分合理。而后常青听到自己的名字在不熟的同学口中响起。抬起头后,她看见不远处一个女生灿烂的笑容,她没对自己招手,而是抱着东西坐到了她的身边。
“常青吗?我是国政的余晴。”她笑得如沐春风,让常青下意识地逃避了和她的眼神接触,“你是你们专业第一名对不对?这个小组作业我们一起吧,可以吗?”
明明是她选择了自己,但余晴仍然很礼貌地措辞,问她“可以吗?”
常青从来没告诉过余晴,其实自己在那一刻很想冷笑着说出“不可以”。她很好奇余晴这样众星捧月的女生被拒绝后会是什么表情。
但她最终只是点了下头。
她们很快就加上联系方式,因为课程作业的原因来往频繁。常青慢慢发现余晴的讨人喜欢根本不是练习出来的,这居然会是一种天赋。
余晴像她在溺水时刻抓住的浮木,常青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人际交际的技巧,全都被她用回了余晴身上,她像个定时召唤的幽灵一般,只在余晴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适时出现,成为她的朋友。
她知道余晴有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一个在美国读书,时常会回国看她,一个在不远的学校学艺术,除此之外,她还发现余晴的一个秘密。
关于余晴的前男友。
这个发现完全是个意外。常青在知道余晴喜欢看言情小说之后就用这个话题和她拉进距离,她聊到余晴喜欢的一个作者,和她们还是校友,余晴很喜欢这个作者写的三部曲故事,常青从她那里借来了余晴珍藏的纸质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