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18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蛮微低着头,似乎在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男人科举可以屡败屡战,可以皓首穷经,而她只有这一次机会,她比所有翘首等待揭榜的士子贡生都要紧张,呼吸微快,心跳加速。
  殿内静的出奇,平安都不禁紧张起来,偷偷去看皇帝的神情,却见他不辨喜怒,只将目光停留在最后一行隽秀有力的蝇头小楷上。
  这份奏疏的水平绝非一日之功,那些关于滇州土司局势的分析,洋洋洒洒数千言,满纸真知灼见。
  皇帝莫名有些感动,将奏疏交给太监,拿去给官员们传看,最后传到了珉王手里,珉王见平安一脸吃不着瓜的焦急神色,不动声色地挪到他身边,跟他一起看。
  “陈卿家,你家人才辈出啊。”皇帝道。
  陈琰恭声道:“陛下过誉了,臣见这孩子自小有些不同,好读书、好钻研、性情果敢、意志坚韧,遂将她充做长随,在公门中行走过一段时间。”
  “真是极高的评价。”皇帝还从未听陈琰如此夸赞过一个人。
  又问众人:“诸卿以为如何?”
  他既然有此一问,多半是对奏疏的内容十分满意。
  徐阁老肃着一张脸,恭声道:“陛下,女子为官,彷如牝鸡司晨,遑知他日如何?朱子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倘若衣着官服,遍见朝士,实在有伤风化,会贻人笑柄的。”
  珉王低声嘟囔:“朱子曰的东西多了,他自己能做到么……”
  平安扯了他一下,珉王用胳膊肘捣回去。
  皇帝的御座在高处,他们不动还好,在针落可闻的大殿内,一点微弱的响动都十分显眼。
  “平安。”
  平安道:“在呢。”
  皇帝道:“你们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你对此怎么看?”
  平安不假思索道:“回陛下,臣听闻,前朝曾出过一位女进士,可朝野上下碍于礼教,只赏赐她孺人封诰和一些金银,不予任用,打发她回乡去了。所以臣以为,陈陈相因,终而积重难返,前朝因此走向衰亡,而陛下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国朝因此日渐隆昌。
  “如今土司归顺,天下承平,国泰民安,都是陛下圣德昭彰的缘故,社稷之臣遇圣君而出,保国运以荣昌,奠邦基以稳固,是天降大雍的福祉,倘若以男女区分,岂非辜负上天好意?”
  这是一记不小的马屁,更将这件事提到了国运的高度,令人难以反驳。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一言未发的吕畴,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这种谏言向来是吕阁老的专长,怎么今天被他人捷足先登了?
  皇帝的目光又投向珉王:“李泊言,你怎么看?”
  珉王道:“臣以为,西南边陲之地,有许多女外男内的部落,朝廷一直默许她们承袭土司官位,与滇州的岑夫人并无太大区别。派往泗水府的流官,倘若同为女子,更能体现朝廷怀柔教民的态度,对朝廷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下又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之声。
  “他们的话,诸卿都听见了。”皇帝将奏疏合起,置于案头:“咱们岁数大了,容易拘泥教条,多问问小辈的意见,或可有新的收获。”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应着,不再提出异议。
  皇帝的目光重新落在阿蛮身上:“既如此,朕就特简你为泗水府推官。此外,同知的位置也给你留着,不会另外派员。流官任期三年,三年考满,若考绩合格,朕不但要提拔你,还会颁旨从天下女子中选拔忠志之士,外放到各宣慰司担任流官,宣扬朝廷怀柔之心、教化土民。希望你有所建树,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平安在心里欢呼一声,很为阿蛮感到骄傲。
  尘埃落定,求仁得仁,向来口齿伶俐的阿蛮却愣在了那里。
  只听皇帝又道:“朕只知道你姓曹,不知可有名字?”
  阿蛮讷讷回答:“回陛下,臣只有一个乳名叫阿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