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1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安朝珉王一摊手,他也不知道红姨在忙些什么,早晚都要帮昏迷不醒的清芷姐姐擦身、更换干净的衣裳,早上上一点淡淡的脂粉,入夜再卸妆、护肤,让她美美地躺在那里……
  平安问珉王:“殿下认不认识教坊司的人?”
  珉王想了想:“我娘宫里曾有一位女官,如今在教坊司供职,负责乐师调配。”
  平安站起身来:“咱们进宫。”
  第165章 当官跟当姐儿其实没多……
  长春宫,淑妃命人端上茶果点心、时鲜水果,珉王开府后旬日才来问安,她已经几日没见儿子了,何况这次珉王带来了平安,她更是高兴,早就听说璐王府搜出了地宫,还被锦衣卫围了起来,偏偏宫人太监没人能把这件事说清楚,可把她憋闷坏了。
  平安将这件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淑妃抚着胸口顺了口气:“总算畅快了。”
  兴致来了,还让丁公公给她拿酒。
  丁公公委婉劝道:“娘娘近来不是忌口吗?”
  淑妃一脸扫兴,却也从善如流,又拿新鲜八卦跟他们做交换:“今早的消息,说璐王殿下中风了,半个身子动不了了,你父皇急急遣了太医去请脉。”
  平安暗自揣测,是中风了?还是被中风了?
  珉王的关注点比较奇怪:“为什么儿子搬出宫去,父皇来的次数都变多了?”
  “你个臭孩子。”淑妃弹了他一个暴栗:“这话也是你能说的?”
  珉王揉揉脑袋:“我咋不能说?”
  平安叹了口气,这还用问吗?儿子终于滚蛋了,爹娘可以过二人世界了——这事儿在他家稀松平常,他可是从七岁就分房住的小孩儿,幼小的心灵受到的创伤要用很多顿烤鸭、涮锅、炙羊肉来治愈……
  只是淑妃娘娘这么年轻,还在忌口,不知会不会像上一世那样怀上小老五,如果天道有常,小老五依旧会来到世上,他也希望这是个带着期盼和祝愿降生的孩子,而非情势所迫,用来挽救危局的棋子。
  说话间,教坊司的徐奉銮来了,向淑妃娘娘请安。
  淑妃良善厚道,待下人极好,两人关系十分热络,聊了半晌家常才切入正题,淑妃请徐奉銮陪他们去见宴月楼的艺妓。
  其实淑妃娘娘极想换上男装陪他们一起去的——活到这么大,还没逛过青楼呢。然后被身边的女官太监哭天抹泪地拦下来,只能叹着气目送平安他们离开长春宫。
  宴月楼被查封,艺妓们被暂押在教坊司下属的一个小院内,不但有妓女,还有小童,荷娘子安排的人手每日送吃食,只是常有不方便之处,她们只得用带出来的体己银子贿赂看守,采买一些日用吃食。
  珉王主动遣人去买了些衣物用品,他现在开府了,所有俸禄和岁赐都可以自行支配,他有得是钱!
  除了接客逢场作戏的时候,这些艺妓各个情绪恹恹,目光空洞,仿佛整个人生都没什么盼头,活着死着没区别,压根懒得听教坊司的女官讲话,更不要说平安一个半大少年。
  好在红菱来了,招呼大伙聚过来,打起精神听徐奉銮讲脱籍的事。
  大家的目光这才有了点生气,三三两两凑过来,聚在院子里。
  平安数了数,共五十七人,徐奉銮告诉他们,乐户想要脱籍或改业,难度还是挺大的,早些年偶尔会有朝廷特赦的恩诏,但赦免的大多是犯官子女,即便立功或有特殊贡献,也要经过地方官奏请,等待层层批准,再或者财政紧张时,也会开放赎买政策,令乐户向官府缴纳赎金,通过审核后也可以脱籍,但这种机会并不多。
  那点微光也渐渐熄灭。
  珉王提议,宴月楼的案子通了天,背后的股东们争相退还经营所得,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再设一条,让他们另付一笔罚金作为赎买艺妓的赎金,可以从轻处分,他们一定很乐意。
  平安摇头道:“大家遭遇拐卖,本该无条件脱籍,这样一来反倒名不正言不顺了。”
  徐奉銮想了想:“还有一个办法,让她们以受人拐卖、强逼入乐籍为由,联结具状投告顺天府,只要所告之人罪名成立,顺天府自然会判其脱籍。只是乐户提告,无论情由先笞三十杖,除非找一位有声望的官员或士绅作保。”
  艺妓们闻言,纷纷垂下头去,说了半天,一条出路都没有,别说有声望的官员,就连普通正经人都不想跟贱籍扯上关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