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139节(3 / 4)
别看晋州人口稀少,富户一点也不少,娱乐活动匮乏,缺的就是这么个销金窟。
陈琰道:“国朝军制,每卫统兵五千六百人,抛去老病、缺额,实际可以作战的不到三千人,抽走一千五,仅剩不到一小半,守卫四十里防线,他们怎么敢的?”
沈廷鹤道:“因为近几年,这样的事在晋州时有发生,漠北人已有五六年不敢犯边了。”
陈琰怒道:“边防大事也敢心存侥幸。”
所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在这九天之中,漠北军突然大规模进犯,直接将这四十里防线撕开一个口子,冯佥事率人紧急回防,已经来不及了,漠北军长驱直入三百里,劫掠数日,死伤边民无数。
这场大战持续了七个月才平息,折损一名知府、四名知县,两名指挥佥事,三名千户,十六名百户,兵丁近万人,险些影响到京师的安危。原本作为缓冲地带的部分防区,也被漠北人趁机蚕食。
因此朝廷去岁年初受到的告急军报,是魏家私调军队导致的;七月收到的捷报,是用缓冲地带的国土换来的。
陈琰陷入巨大的震惊中。
军备败坏、吃空额、贪军饷,是先皇在位时遗留下来的弊病,皇帝和百官心里都有数,因为朝廷需要他们守边防才一直忍耐至今。
可是私调军队,不论目的为何,都已构成了事实上的谋逆。
保家卫国的边军成了私人仆役和建筑工,还惹出如此大的祸乱,居然被欺上瞒下地遮掩下来,军报中没有一个字提及。
魏家在晋州的势力不可小觑。
王御史多半是查到了这一点,才被魏家处心积虑地害死。
“这本札记是哪里来的?”陈琰问。
“是有人匿名送到巡抚衙门的。”沈廷鹤道:“这位冯佥事已在去岁的大战中阵亡,你顾师叔按图索骥,暗访了‘楼外楼’的工匠和附近的百姓,都说确有一千多名兵卒进城,在这一带盖房子,又派人沿着边境线走访,有几处缓冲地带的防区,已经成了人家的牧场。”
陈琰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老师打算怎么做?”
“为免夜长梦多,我下午就进宫面呈陛下。”沈廷鹤道。
………
晋州城里寒风如刀,大雪下了整夜,卯时方歇。白雪反衬天光,白茫茫的街道寂静无声。
两人两骑踏着厚厚的积雪在都指挥使司的大外站定。
“什么人?!”守兵喝问。
书吏下马,上前递上名刺。
“本院乃都察院晋州道巡按御史,”马上的年轻人道,“立刻开门,本院要刷卷。”
听说是御史,兵卒略惊,两人面面相觑:“何为刷卷?”
听都没听说过。
但毕竟是钦差,不敢轻视,守卫拿着他的名刺速去禀报。
“郑行远。”都指挥使杨忠一脸错愕:“他来都司衙门刷卷?”
所谓刷卷,全名为“照刷文卷”,既对官府的各类文书、档案进行检查,是巡按御史最重要的一项权利和任务。
一般来说,巡按每到一处,都会去地方官衙,复核一些刑狱和判决的案卷,审一审待决的死囚,看看有没有冤情或罔纵。
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单枪匹马跑到都司衙门刷卷的。 ↑返回顶部↑
陈琰道:“国朝军制,每卫统兵五千六百人,抛去老病、缺额,实际可以作战的不到三千人,抽走一千五,仅剩不到一小半,守卫四十里防线,他们怎么敢的?”
沈廷鹤道:“因为近几年,这样的事在晋州时有发生,漠北人已有五六年不敢犯边了。”
陈琰怒道:“边防大事也敢心存侥幸。”
所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在这九天之中,漠北军突然大规模进犯,直接将这四十里防线撕开一个口子,冯佥事率人紧急回防,已经来不及了,漠北军长驱直入三百里,劫掠数日,死伤边民无数。
这场大战持续了七个月才平息,折损一名知府、四名知县,两名指挥佥事,三名千户,十六名百户,兵丁近万人,险些影响到京师的安危。原本作为缓冲地带的部分防区,也被漠北人趁机蚕食。
因此朝廷去岁年初受到的告急军报,是魏家私调军队导致的;七月收到的捷报,是用缓冲地带的国土换来的。
陈琰陷入巨大的震惊中。
军备败坏、吃空额、贪军饷,是先皇在位时遗留下来的弊病,皇帝和百官心里都有数,因为朝廷需要他们守边防才一直忍耐至今。
可是私调军队,不论目的为何,都已构成了事实上的谋逆。
保家卫国的边军成了私人仆役和建筑工,还惹出如此大的祸乱,居然被欺上瞒下地遮掩下来,军报中没有一个字提及。
魏家在晋州的势力不可小觑。
王御史多半是查到了这一点,才被魏家处心积虑地害死。
“这本札记是哪里来的?”陈琰问。
“是有人匿名送到巡抚衙门的。”沈廷鹤道:“这位冯佥事已在去岁的大战中阵亡,你顾师叔按图索骥,暗访了‘楼外楼’的工匠和附近的百姓,都说确有一千多名兵卒进城,在这一带盖房子,又派人沿着边境线走访,有几处缓冲地带的防区,已经成了人家的牧场。”
陈琰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老师打算怎么做?”
“为免夜长梦多,我下午就进宫面呈陛下。”沈廷鹤道。
………
晋州城里寒风如刀,大雪下了整夜,卯时方歇。白雪反衬天光,白茫茫的街道寂静无声。
两人两骑踏着厚厚的积雪在都指挥使司的大外站定。
“什么人?!”守兵喝问。
书吏下马,上前递上名刺。
“本院乃都察院晋州道巡按御史,”马上的年轻人道,“立刻开门,本院要刷卷。”
听说是御史,兵卒略惊,两人面面相觑:“何为刷卷?”
听都没听说过。
但毕竟是钦差,不敢轻视,守卫拿着他的名刺速去禀报。
“郑行远。”都指挥使杨忠一脸错愕:“他来都司衙门刷卷?”
所谓刷卷,全名为“照刷文卷”,既对官府的各类文书、档案进行检查,是巡按御史最重要的一项权利和任务。
一般来说,巡按每到一处,都会去地方官衙,复核一些刑狱和判决的案卷,审一审待决的死囚,看看有没有冤情或罔纵。
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单枪匹马跑到都司衙门刷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