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棠欢(重生) 第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子被幽禁已半月有余,朝中却无半点废黜的动静,这不合常理。皇帝既不废太子,又不放人,究竟在等什么?
  秋风卷着残叶在宫墙下打着旋儿,温昭炀慌忙拂去卷起的落叶,仿佛那是什么要命的证据。
  “温大人何必惊慌?”走在身旁的刑部侍郎王清礼压低声音道,“陛下至今未下明诏……”
  “慎言!”温昭炀厉声打断,眼角余光扫过不远处值守的黑羽卫,额间已渗出细密汗珠,“天家之事,岂是我等臣子可以妄议的?”
  这样的对话,近半月来在宫中的每个角落都在隐秘地上演。
  朝堂上却诡异地风平浪静,没有废储诏书,没有廷议定罪,甚至连惯常落井下石的言官们都集体噤声。皇帝对太子之事却只字不提,仿佛那个曾经最宠爱的长子从未存在过。
  更奇怪的是国丈刘远山这次竟从未站出来说话,往日朝堂上稍有风吹草动,这位当朝礼部尚书、太子外祖父必是第一个出来说话的,可这次……实在蹊跷得紧。
  昭德书院位于城南一处清幽之地,被萧瑾聿改建为书院,院中古木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透着雅致。
  苏宥棠刚踏入书院大门,便听见一阵朗朗读书声从明德堂传来。她驻足听了片刻,嘴角微微上扬。
  七日前书院正式开课,如今已有近百名学子在此求学。
  “倒比预想的要顺利些。”她轻声自语,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身旁的萧翎初正要接话,忽见几个贵女正探头张望。
  萧翎初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苏宥棠,“你瞧,自从三皇兄常来走动,这些闺秀们倒比学子们还要勤勉。”
  苏宥棠顺着望去,果然看见几位千金正假装翻阅书卷,眼神却不住地往大门处飘。
  “比起这些莺莺燕燕。”萧翎初凑近苏宥棠耳畔,温热的气息拂过她耳际,“我倒是更关心东宫之事。”萧翎初说话时,指尖在苏宥棠肩头不着痕迹地画着圈。
  “现下最了解情况的便是太子侧妃了,但是……”
  两人一齐望向正在授课的周妙澜,隔着不远处便是永宁帝派出的黑羽卫。
  苏宥棠终究没能亲自去东宫请周妙澜来书院任教女红。
  那日昭玥公主的帖子刚递进东宫,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黑羽卫就把东宫围得水泄不通。最后还是昭玥公主连夜进宫求了恩旨,才特准周妙澜每日来书院教授闺阁女红。
  从此每日总见一顶软轿从东宫角门抬出,四名黑羽卫前后护卫,腰间佩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只隐约可见一双素手交叠在膝上,指尖还留着昨夜挑灯刺绣时被针扎出的红痕。
  周妙澜授课时极是严谨,她端坐在绣架前,一针一线都透着东宫特有的克制。
  那些绣女们屏息观摩,只见她素手翻飞间,绢帕上渐渐现出栩栩如生的缠枝牡丹。
  “绣花要注意丝线的走向。”她声音很轻,微微倾身,让周围的绣女们看得更真切些,“针脚要这样藏……”她边说边为她们做着示范。
  一旁尚宫局出来的嬷嬷眯起昏花的老眼,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苏宥棠有次路过,恰看见她对着绣架出神,斜阳在她裙裾上投下细碎光斑,周妙澜似有所觉,蓦然抬头,四目相对的刹那,她眼中未及敛去的哀愁落入苏宥棠的眸中。
  苏宥棠微微颔首,周妙澜唇角浮起一抹极淡的笑意,未及眼底便已消散。
  第51章
  四人围坐在青石桌前,正商议着三皇子何时能来讲授治理战后流民之事。
  “三皇兄上月自西北回来,给了济世堂好多民间偏方。”萧翎初指尖轻叩茶盏,青瓷发出清越的声响。
  话音未落,忽见桑绾绾像只轻灵的燕儿跃过书院门槛,少女绯红的裙裾在风中扬起,却在瞧见石桌前的众人时骤然收住脚步。
  “见过瑞王殿下、六皇子、昭玥公主。”桑绾绾依次行礼,声音比平日低了三分,腰间玉佩俏皮地晃了晃,她乖巧地坐在了石墩上,双手交叠放在膝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