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不忘替她计较得失,“姐你都把excel表格出卖了,就换回来一顿下午茶啊?”
  时闻倒是不放心上,自己拿了杯冰咖啡,把其他都分给了周围同事。
  “那你还想怎样?又不是什么重大机密,花点时间谁都能整理出来的东西。他们要抢时效,问我拿点现成的数据,我也想多看会儿八卦,何乐而不为?”
  最近网上热闹得紧。
  因为影帝汪客偷税漏税、被罚缴天价巨额的塌房新闻,娱乐圈一整个舆论大动荡。
  官方点名汪客一人,显然是以儆效尤。税务局的正式通报一出,被扒出来连夜补缴的名单一拉一长串,个个税额惊人,可把娱乐记者和吃瓜网友熬夜熬坏了。
  前不久跟霍决传绯闻的那个人气小花卢姿妤也在其列。
  卢姿妤正在事业上升期,近日却负面新闻缠身,又是包养恋爱,又是骂助理耍大牌,又是偷税漏税的。约莫也有被对家精准狙击的因素在,一时间红黑路人纷纷下场,网络热度很快被架到高位。
  其中最引发舆论争议的一个点,是她与汪客合作的一部史诗级血扑贺岁片,被一个千万粉丝的KOL发文指控洗钱、偷票房、搅烂国内电影市场。
  在这篇长得几乎拖不到尾的长文中,这位KOL多番引用时闻的一篇报道数据,亦即那篇关于周氏影业票房造假的行业新闻。
  时闻当时选的切入点,正是由汪客和卢姿妤领衔主演的这部贺岁档影片。
  这部古装大片号称投资5亿,拍摄周期5个月,快速提档上映后票房勉强过2亿,扑得血妈不认。
  就这2亿,还是在宣推水军狂轰滥炸,百鬼包场虚构票房的情况下,生堆硬砌造出来的。
  事实上只要进电影院瞄过一眼的观众,都不难发现该片场景简单、特效简陋,甚至没有什么大场面调度。令人很难不去揣测,每个月将近1亿的成本,究竟是花到了哪里去?
  可能有人会说是演员片酬太贵。但国家广电局早有明文规定,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40%,主演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70%。
  各方面估一估掂一掂,除去演员片酬,整个项目执行下来,成本撑死不超过5000万。
  迫于文章篇幅与审核压力,时闻没有继续深论,只在末尾留了一个疑问。
  其实就是暗示。
  直至汪客被埋了,卢姿妤的舆论形象也岌岌可危,时闻的这篇报道才又被有心人翻了出来。
  这位KOL靠敢说成名,靠热度吃饭,人又在国外,言论比时闻大胆奔放多了。她不仅直接指控这部烂片有洗钱嫌疑,还将背后投资的几家空壳公司仔仔细细扒了一遍。
  扒出来的结果颇为新鲜。
  这几家空壳公司,明里暗里,都与“沈钊”这个名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