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3 / 3)
“若这只是孔融被困,我也不必这么生气了。”
刘秉在身侧捏紧了拳头,勉力压制着心中的勃然怒火。
司马懿不提到刘表的补充两句也就算了,这一提,更是让人对孔融的行径叹为观止。
刘表在信中为张燕补充了两句,说观孔融早年所为,他被管亥围困后可能支撑不了多久。
此人崇尚清谈,于是往来甚秘的人中,不乏轻佻者,那么由他选出的官员,可能也大多是这样的人。他虽对学识渊博的大儒多有敬重,但其实极少向长者请教国事,想来在北海朱虚县的城防上也是如此。陛下当速做决断。
翻译过来就是,孔融他能说但不能做,守不住城的,陛下要救还是要如何,都该早一些给出个答案。
刘表是冀州牧又不是青州牧,就算和张燕此刻深有同感,也必然不会在对孔融的评价上夸大其词,这应当是一句客观的点评。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坐在北海国国相,等同于是一郡太守的位置上,而在此事发生前,居然没人觉得其中有问题,不曾向已日渐稳定的朝廷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更换孔融的位置,这才是最让刘秉觉得生气的地方。 ↑返回顶部↑
刘秉在身侧捏紧了拳头,勉力压制着心中的勃然怒火。
司马懿不提到刘表的补充两句也就算了,这一提,更是让人对孔融的行径叹为观止。
刘表在信中为张燕补充了两句,说观孔融早年所为,他被管亥围困后可能支撑不了多久。
此人崇尚清谈,于是往来甚秘的人中,不乏轻佻者,那么由他选出的官员,可能也大多是这样的人。他虽对学识渊博的大儒多有敬重,但其实极少向长者请教国事,想来在北海朱虚县的城防上也是如此。陛下当速做决断。
翻译过来就是,孔融他能说但不能做,守不住城的,陛下要救还是要如何,都该早一些给出个答案。
刘表是冀州牧又不是青州牧,就算和张燕此刻深有同感,也必然不会在对孔融的评价上夸大其词,这应当是一句客观的点评。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坐在北海国国相,等同于是一郡太守的位置上,而在此事发生前,居然没人觉得其中有问题,不曾向已日渐稳定的朝廷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更换孔融的位置,这才是最让刘秉觉得生气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