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2 / 2)
攻城战中,先登是大功!
在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这位偏将只觉得背后一阵酥麻,有种莫名地劲头冲上心头,他大喝一声,一手挥着长矛把扑上来的赵兵打退,脚底下一挑一踢,把刚才被他捅死的那人手里的刀也握在了手里,一边和赵兵对打,一边逼着他们努力往边上挪地方,不在梯子这儿堵着,好给后面的同袍挪出空来,让他们也能爬上城墙来和自己并肩作战。
秦兵是筹谋已久,赵国是匆忙应战;秦方上下一心,赵军日渐懈怠,两相对战,天蒙蒙亮的时候,秦军已经杀了那个赵人主将,以一面倒的绝对优势杀了守城的一队兵马,占下了城门,迎秦军主力入城了。
“降者不杀!”
“你们主帅已经死了!降者不杀!”
在吕不韦和李斯的劝说下,这几年的攻战中秦军确实杀头很少,不像以前一样,只要战胜了就是全屠,对此,六国也有所耳闻,毕竟秦国的杀神可是不少,那位白起当年在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外号“人屠”,听起来就渗人。
秦军改了兵制,这是大事,且前几次战役已经印证了这一传言的真实性,战场上对战自然是不留后手,但是战后的俘虏,除了那些大人物被杀,平民百姓普通士卒还真是并无杀害过。
眼下邯郸已经沦陷了,他们就算再继续扛着,也是白白送了性命,于是很多人都扔下武器投降。
自然了,这其中也有人是抗争到底,宁可送命也不肯屈就的,也能理解,秦赵两国大战数年,有许多人家丧事都没断过,兴许家中所有的男丁都葬送在了战场上,他们不肯投降。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想活着,死的人已经死了,他们还想活着,他们还有儿女有老人,有牵挂。
大军入城是在天亮的时候,李盛夜里从咸阳跑回了邯郸,带了嬴政的一封帛书给王翦,传令不允许麾下士兵将领们劫掠城中百姓,更不允淫虐妇女打家劫舍,要好生约束。
韩国是不战而降,赵国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秦军靠着武力攻克的诸侯国,若是邯郸都投降了,秦军还要大搜大劫,那其他的诸侯国百姓士卒会怎么想呢,此前秦军宣称的“不伤百姓”还有谁能信呢?
能让一家老小保全性命,能留住自家的家财宅院,能继续好好活下去,他们才会愿意投降,秦军才能更顺利地攻下中原。
那嬴政的王命就很有必要了,这会儿大战后,很多主将为了鼓舞士气安抚军心,都会允许士兵们在城中劫掠,“兵过如梳”啊,不是白说的。
甚至很多主将如果不够强硬,就算有军令,也会有士兵私底下趁势逼人,或勒索财物,或劫掠人家。
不过秦军倒是没有这种状况,秦律严格,王翦又是深得秦王宠信的大将,若是真有士兵不听军令妄自行凶,王翦不介意杀鸡儆猴,用一个蠢人来震慑全军上下。
于是大家都很听话地驻扎下来,当然了城中也有不少府邸空置,有的是早就逃跑的大户宅院,有的是家中已经没了人官府接管却又暂时没有安排的空院子。
不少士兵也住进了这种地方,李盛还带着他们去院子里挖了两次,是大户逃跑之前埋藏起来的金珠财物,还有地窖里面的书简,这些东西都献上去由主帅分配,城中也有不少富户自动交了安全费。
他们是真怕秦军吃大户啊,别说秦军了,就是自己人,有时候官府没钱了,遇上荒年,还逼着他们这些大商贾捐纳粮食钱财呢,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
当天中午,赵王迁就灰败着脸色,身着粗布衣裳,披散头发,带着一干文武大臣奉上赵国王玺并邯郸城人口建册,正式投降。
王翦下马接过,但他眼角却看到那只大老虎绕着赵王转了两圈,然后朝着他回头叫了一声,又头也不回地朝着东北方向跑了。
“冯悍,你带着五百人跟着去!”
此话一出,王翦就注意到眼前赵王的脸色更白了两分,他皱起眉头,这其中必有隐情。
此时,赵王的太子嘉已经在随从亲卫的保护下,从邯郸宫城的一处不显眼的小门逃出去,在山林里骑着马疯狂逃命。
“嗷呜————!”
随着一声响亮的虎啸声,赵嘉只觉得前面大树上的树叶都抖了抖,他心下惊悚不已,好不容易逃出来,难道这山林中有虎?! ↑返回顶部↑
在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这位偏将只觉得背后一阵酥麻,有种莫名地劲头冲上心头,他大喝一声,一手挥着长矛把扑上来的赵兵打退,脚底下一挑一踢,把刚才被他捅死的那人手里的刀也握在了手里,一边和赵兵对打,一边逼着他们努力往边上挪地方,不在梯子这儿堵着,好给后面的同袍挪出空来,让他们也能爬上城墙来和自己并肩作战。
秦兵是筹谋已久,赵国是匆忙应战;秦方上下一心,赵军日渐懈怠,两相对战,天蒙蒙亮的时候,秦军已经杀了那个赵人主将,以一面倒的绝对优势杀了守城的一队兵马,占下了城门,迎秦军主力入城了。
“降者不杀!”
“你们主帅已经死了!降者不杀!”
在吕不韦和李斯的劝说下,这几年的攻战中秦军确实杀头很少,不像以前一样,只要战胜了就是全屠,对此,六国也有所耳闻,毕竟秦国的杀神可是不少,那位白起当年在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外号“人屠”,听起来就渗人。
秦军改了兵制,这是大事,且前几次战役已经印证了这一传言的真实性,战场上对战自然是不留后手,但是战后的俘虏,除了那些大人物被杀,平民百姓普通士卒还真是并无杀害过。
眼下邯郸已经沦陷了,他们就算再继续扛着,也是白白送了性命,于是很多人都扔下武器投降。
自然了,这其中也有人是抗争到底,宁可送命也不肯屈就的,也能理解,秦赵两国大战数年,有许多人家丧事都没断过,兴许家中所有的男丁都葬送在了战场上,他们不肯投降。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想活着,死的人已经死了,他们还想活着,他们还有儿女有老人,有牵挂。
大军入城是在天亮的时候,李盛夜里从咸阳跑回了邯郸,带了嬴政的一封帛书给王翦,传令不允许麾下士兵将领们劫掠城中百姓,更不允淫虐妇女打家劫舍,要好生约束。
韩国是不战而降,赵国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秦军靠着武力攻克的诸侯国,若是邯郸都投降了,秦军还要大搜大劫,那其他的诸侯国百姓士卒会怎么想呢,此前秦军宣称的“不伤百姓”还有谁能信呢?
能让一家老小保全性命,能留住自家的家财宅院,能继续好好活下去,他们才会愿意投降,秦军才能更顺利地攻下中原。
那嬴政的王命就很有必要了,这会儿大战后,很多主将为了鼓舞士气安抚军心,都会允许士兵们在城中劫掠,“兵过如梳”啊,不是白说的。
甚至很多主将如果不够强硬,就算有军令,也会有士兵私底下趁势逼人,或勒索财物,或劫掠人家。
不过秦军倒是没有这种状况,秦律严格,王翦又是深得秦王宠信的大将,若是真有士兵不听军令妄自行凶,王翦不介意杀鸡儆猴,用一个蠢人来震慑全军上下。
于是大家都很听话地驻扎下来,当然了城中也有不少府邸空置,有的是早就逃跑的大户宅院,有的是家中已经没了人官府接管却又暂时没有安排的空院子。
不少士兵也住进了这种地方,李盛还带着他们去院子里挖了两次,是大户逃跑之前埋藏起来的金珠财物,还有地窖里面的书简,这些东西都献上去由主帅分配,城中也有不少富户自动交了安全费。
他们是真怕秦军吃大户啊,别说秦军了,就是自己人,有时候官府没钱了,遇上荒年,还逼着他们这些大商贾捐纳粮食钱财呢,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
当天中午,赵王迁就灰败着脸色,身着粗布衣裳,披散头发,带着一干文武大臣奉上赵国王玺并邯郸城人口建册,正式投降。
王翦下马接过,但他眼角却看到那只大老虎绕着赵王转了两圈,然后朝着他回头叫了一声,又头也不回地朝着东北方向跑了。
“冯悍,你带着五百人跟着去!”
此话一出,王翦就注意到眼前赵王的脸色更白了两分,他皱起眉头,这其中必有隐情。
此时,赵王的太子嘉已经在随从亲卫的保护下,从邯郸宫城的一处不显眼的小门逃出去,在山林里骑着马疯狂逃命。
“嗷呜————!”
随着一声响亮的虎啸声,赵嘉只觉得前面大树上的树叶都抖了抖,他心下惊悚不已,好不容易逃出来,难道这山林中有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