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1 / 3)
王翦接替了桓倚作为主将,开始在邯郸边境带着大军与李牧僵持。
两人都是当世名将,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王翦战功赫赫,李牧也不遑多让。
但这次,就算以王翦之能,也是拿李牧没办法。
这期间,李盛就充当信使在邯郸与咸阳之间来回数次,也经常在秦军营中关注战事,两边僵持了半年之久,各有胜负,但王翦一直无法找到突破口破城。
李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政策,另一方面,在内部加强城池的守城力量,李牧是常年驻扎边境警戒匈奴的人,实行起这一套来,那是顺手得很。
李牧常年驻扎在赵国北地边境代郡和雁门郡,在李牧到这里之前,赵国军队总是不能抵抗住匈奴的侵袭,每逢秋冬时节便被匈奴人抢夺粮食人口,而在李牧到来之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转变。
李牧驻守边境很有章法,第一条就是厚待士卒,经常宰杀牛羊犒赏士兵,深得军心,因此赵军对他敬爱忠诚,令行禁止。
第二条就是李牧在防守上面的特点了李牧派来大量的侦察兵侦查敌情,但凡敌军有什么动态,总是能提前查访道痕迹而后推测出对方的谋划。
而且李牧治军严谨,行军计划只有执行人才能得知,几乎杜绝了敌方的消息探听来源。
对付匈奴的手段拿来对付秦军一样奏效,之前的桓倚就是轻举妄动被赵军探子探知消息,而后遭受到赵军伏击。
第三条就是守城的主要政策:死守不出,你来打我,我就依仗高墙之利跟你打,你不来,反正我就是不出去,你是骂战也好挑衅也罢,甚至王翦还再一次对战中假装失利,想引出赵军,邯郸城内都有不少将士请命出战了,李牧还能压下去。
任你东西南北风,反正就是不出去跟你打。
这战术也只有李牧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将才能顺利实行,换个人都压不住。
王翦有点麻爪,现在的邯郸城比当年要坚固许多,加高加厚,城墙都修了两层,李牧不出来,秦军如果硬攻,就算能打下来,也一定是死伤惨重,以秦律,死伤过半主帅就要受罚。
没法子了,王翦挠挠头,给秦王写了书信,李盛看着他把帛书塞到自己脖子上的檀木小圆筒里扣上盖子,又用米浆粘了细细的一条薄麻布封带。
“寅君,拜托你了。”王翦叹一口气,头发都多白了两根,这半年真是耗得他没脾气了。
李盛蹭蹭他,甩甩头,叼上自己夜里捉的一只羚羊打算带回去。
又把旁边那只比较小的用爪子往王翦的方向推了推:你也吃点补补吧,劳心劳力也够辛苦的。
王翦叫人进来把羚羊抬走收拾了夜里请几位参将过来吃,这阵子军中士气低落,还得好生看顾管束。
又让火头那边把最后的几只羊宰了,明天早食给军中添碗肉汤,军中物资有限就算捞不着多少肉,沾点油腥也好。
若是计划能顺利,不久后战局便有时机,若是不能成功,这次出战只怕是徒劳无功了,说不定就要撤军,留着那几只羊也没用。
另一边,李盛扒拉着嬴政一起看了王翦送来的信件。
王翦先请罪,表示李牧实在是打不动啃不下,他想了一个办法或可一试: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进言劝动赵王,让赵王下令传召李牧回朝,只要换了邯郸主帅,事情还有机会。
李盛甩甩尾巴,这是从外面打不动,换成从内部使劲儿了?
第346章
王翦在邯郸久持不下,嬴政也是着急,见了他送来的信件,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这个计划,反正眼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先试试吧。
嬴政怕郭开不应,还专门派了朝中口舌灵便头脑灵醒的人去赵国,邯郸城对秦国方向全面戒严,这一行人还只能先去魏国,伪装成商队,从魏国再转站去赵国。
得知此事,李盛还怕再出什么变故,连夜北上进山猎了一只银尖灰色狐狸,银黑狐没找到,可能是族群迁徙了,但是灰银色的皮毛也极为漂亮贵气,在如今是非常罕见贵重的礼物了。
时间紧迫,商队直接带着还没有硝制好的生皮就走了,他们会在路上把这张珍贵的灰银色皮裘收拾好的。
嬴政和朝中不少大臣对于这一计划都有些担忧,生怕郭开不肯做这种事,他毕竟是历经三朝的赵臣啊。 ↑返回顶部↑
两人都是当世名将,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王翦战功赫赫,李牧也不遑多让。
但这次,就算以王翦之能,也是拿李牧没办法。
这期间,李盛就充当信使在邯郸与咸阳之间来回数次,也经常在秦军营中关注战事,两边僵持了半年之久,各有胜负,但王翦一直无法找到突破口破城。
李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政策,另一方面,在内部加强城池的守城力量,李牧是常年驻扎边境警戒匈奴的人,实行起这一套来,那是顺手得很。
李牧常年驻扎在赵国北地边境代郡和雁门郡,在李牧到这里之前,赵国军队总是不能抵抗住匈奴的侵袭,每逢秋冬时节便被匈奴人抢夺粮食人口,而在李牧到来之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转变。
李牧驻守边境很有章法,第一条就是厚待士卒,经常宰杀牛羊犒赏士兵,深得军心,因此赵军对他敬爱忠诚,令行禁止。
第二条就是李牧在防守上面的特点了李牧派来大量的侦察兵侦查敌情,但凡敌军有什么动态,总是能提前查访道痕迹而后推测出对方的谋划。
而且李牧治军严谨,行军计划只有执行人才能得知,几乎杜绝了敌方的消息探听来源。
对付匈奴的手段拿来对付秦军一样奏效,之前的桓倚就是轻举妄动被赵军探子探知消息,而后遭受到赵军伏击。
第三条就是守城的主要政策:死守不出,你来打我,我就依仗高墙之利跟你打,你不来,反正我就是不出去,你是骂战也好挑衅也罢,甚至王翦还再一次对战中假装失利,想引出赵军,邯郸城内都有不少将士请命出战了,李牧还能压下去。
任你东西南北风,反正就是不出去跟你打。
这战术也只有李牧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将才能顺利实行,换个人都压不住。
王翦有点麻爪,现在的邯郸城比当年要坚固许多,加高加厚,城墙都修了两层,李牧不出来,秦军如果硬攻,就算能打下来,也一定是死伤惨重,以秦律,死伤过半主帅就要受罚。
没法子了,王翦挠挠头,给秦王写了书信,李盛看着他把帛书塞到自己脖子上的檀木小圆筒里扣上盖子,又用米浆粘了细细的一条薄麻布封带。
“寅君,拜托你了。”王翦叹一口气,头发都多白了两根,这半年真是耗得他没脾气了。
李盛蹭蹭他,甩甩头,叼上自己夜里捉的一只羚羊打算带回去。
又把旁边那只比较小的用爪子往王翦的方向推了推:你也吃点补补吧,劳心劳力也够辛苦的。
王翦叫人进来把羚羊抬走收拾了夜里请几位参将过来吃,这阵子军中士气低落,还得好生看顾管束。
又让火头那边把最后的几只羊宰了,明天早食给军中添碗肉汤,军中物资有限就算捞不着多少肉,沾点油腥也好。
若是计划能顺利,不久后战局便有时机,若是不能成功,这次出战只怕是徒劳无功了,说不定就要撤军,留着那几只羊也没用。
另一边,李盛扒拉着嬴政一起看了王翦送来的信件。
王翦先请罪,表示李牧实在是打不动啃不下,他想了一个办法或可一试: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进言劝动赵王,让赵王下令传召李牧回朝,只要换了邯郸主帅,事情还有机会。
李盛甩甩尾巴,这是从外面打不动,换成从内部使劲儿了?
第346章
王翦在邯郸久持不下,嬴政也是着急,见了他送来的信件,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这个计划,反正眼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先试试吧。
嬴政怕郭开不应,还专门派了朝中口舌灵便头脑灵醒的人去赵国,邯郸城对秦国方向全面戒严,这一行人还只能先去魏国,伪装成商队,从魏国再转站去赵国。
得知此事,李盛还怕再出什么变故,连夜北上进山猎了一只银尖灰色狐狸,银黑狐没找到,可能是族群迁徙了,但是灰银色的皮毛也极为漂亮贵气,在如今是非常罕见贵重的礼物了。
时间紧迫,商队直接带着还没有硝制好的生皮就走了,他们会在路上把这张珍贵的灰银色皮裘收拾好的。
嬴政和朝中不少大臣对于这一计划都有些担忧,生怕郭开不肯做这种事,他毕竟是历经三朝的赵臣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