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2 / 3)
于是当即发兵猛攻韩国,韩国打败,割让土地,还被迫把太子仓送入秦国做质子。
之前信誓旦旦的好大哥楚国呢?人家一个救兵都没来。
这场大战后,韩国就已经大受打击,从此开始了对秦国割地求和做小弟的日子。
但是韩国那会儿还有点心气儿,有时候找准机会,也想咸鱼翻翻身。
九年后,秦国和韩国又有了争端,韩魏两国联合抗秦,在韩国伊阙对战秦军,但是吧,韩魏这两国都不想担任主攻,总是相互观望。
战场上打得就是士气,这边畏畏缩缩,秦军领兵的是白起,他可不客气,这一仗,韩魏联军战死二十四万人。
除了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这是战国时代战争死亡人数排名第二的大型战役。
韩国自此一蹶不振。
而战事结束后,韩魏两国还互相推诿,两方也由此结仇。
这样说起来,韩国和楚国有旧怨,与魏国也有不愉快,自己实力也不够看,就算主张联军,都拉不起队伍来。
这样的境况下,韩国还一味地苟且偷安,不想着变法图强,只是粉饰太平,那么,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咎由自取了。
李斯去见了韩非。
得知韩国割让南阳,韩非心下一叹,痛苦地闭上眼睛,又是这样。
他心底深处,其实也知道,就算秦国不先攻打韩国,只怕将来也保不住王室宗庙,但是,理智上的认知是一回事,直面这种结局,看着母国一日日凋亡萎缩,他的痛苦不会减轻半分。
“你何必这样自苦呢?”李斯不明白,天下大势不可违逆,韩王安软弱无能,韩非却认不清现实,总是对母国抱有希望。
他当年在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不是颇有见解吗?
或许是因为,韩非毕竟是韩国王室的公子?
李斯自己就对故地毫无留恋,他心中只想着秦王的霸业得成。
“你走吧,我不想见人。”韩非声音嘶哑,眼睛里带着血色。
他望向李斯离去的背影,苦笑一声捂住眼睛,泪水从指间滑落,呵,多么讽刺。
最欣赏他学术思想的,是韩国注定的敌国君主;而与他针锋相对的,是昔年同拜一师的同门知己。
他为韩国,在秦宫树敌无数,宁可舍去自己性命;两军阵前,韩王却是不战而降,拱手献南阳。
第343章
秦军一半退守边境,另一半就在南阳驻扎下来,李盛在这边跑了几天,觉得有些无聊,和想跟他抢猎物的黑熊打了一架后,带着一只肥嫩的黄羊回去了,他打算先把黄羊送回去给嬴政,再回自己的领地看看,这都十几天了。
除了黄羊还有这边的一种橘黄色山果,系统说是山楂果的近支,比山楂果更大果肉更细腻一点,但是后世应该是消亡了,这种果子对生长环境比较苛刻,春天顶花的时候如果没有遇上雨季,那果子就长不好,会变成青灰色的干瘪样子。
李盛作为一只老虎,纯肉食动物,对这个倒是没啥太大的食欲,但是想想,嬴政应该也没有吃过哦,那还是给铲屎官带回去尝尝鲜吧。
他在树底下转了两圈,跳上去用两只前爪抱住果子最多的一支,噼啪一声,在老虎的重力拖拽下,大概两米长的一支旁枝被拽下来,李盛用嘴巴咬着拖回了营地,后来是士兵们帮着他把果子摘下来挑好,用包袱裹好挂在了脖子上。
临走前他去找了内史腾,用老虎爪爪拍拍他桌子上摊开的笔墨布帛:你要不要写信回去?免费信使哦!
内史腾看了看大老虎胸腔挂着的青金石刻印,想了想,还是把最近南阳城内的情况,包括人口、粮草、还有南阳百姓对秦军的态度都细致地写了上去。
写的都是小事儿,内史腾放下笔,望向韩国的都城新郑,主要是,这场仗打得属实是有点儿太顺了。 ↑返回顶部↑
之前信誓旦旦的好大哥楚国呢?人家一个救兵都没来。
这场大战后,韩国就已经大受打击,从此开始了对秦国割地求和做小弟的日子。
但是韩国那会儿还有点心气儿,有时候找准机会,也想咸鱼翻翻身。
九年后,秦国和韩国又有了争端,韩魏两国联合抗秦,在韩国伊阙对战秦军,但是吧,韩魏这两国都不想担任主攻,总是相互观望。
战场上打得就是士气,这边畏畏缩缩,秦军领兵的是白起,他可不客气,这一仗,韩魏联军战死二十四万人。
除了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这是战国时代战争死亡人数排名第二的大型战役。
韩国自此一蹶不振。
而战事结束后,韩魏两国还互相推诿,两方也由此结仇。
这样说起来,韩国和楚国有旧怨,与魏国也有不愉快,自己实力也不够看,就算主张联军,都拉不起队伍来。
这样的境况下,韩国还一味地苟且偷安,不想着变法图强,只是粉饰太平,那么,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咎由自取了。
李斯去见了韩非。
得知韩国割让南阳,韩非心下一叹,痛苦地闭上眼睛,又是这样。
他心底深处,其实也知道,就算秦国不先攻打韩国,只怕将来也保不住王室宗庙,但是,理智上的认知是一回事,直面这种结局,看着母国一日日凋亡萎缩,他的痛苦不会减轻半分。
“你何必这样自苦呢?”李斯不明白,天下大势不可违逆,韩王安软弱无能,韩非却认不清现实,总是对母国抱有希望。
他当年在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不是颇有见解吗?
或许是因为,韩非毕竟是韩国王室的公子?
李斯自己就对故地毫无留恋,他心中只想着秦王的霸业得成。
“你走吧,我不想见人。”韩非声音嘶哑,眼睛里带着血色。
他望向李斯离去的背影,苦笑一声捂住眼睛,泪水从指间滑落,呵,多么讽刺。
最欣赏他学术思想的,是韩国注定的敌国君主;而与他针锋相对的,是昔年同拜一师的同门知己。
他为韩国,在秦宫树敌无数,宁可舍去自己性命;两军阵前,韩王却是不战而降,拱手献南阳。
第343章
秦军一半退守边境,另一半就在南阳驻扎下来,李盛在这边跑了几天,觉得有些无聊,和想跟他抢猎物的黑熊打了一架后,带着一只肥嫩的黄羊回去了,他打算先把黄羊送回去给嬴政,再回自己的领地看看,这都十几天了。
除了黄羊还有这边的一种橘黄色山果,系统说是山楂果的近支,比山楂果更大果肉更细腻一点,但是后世应该是消亡了,这种果子对生长环境比较苛刻,春天顶花的时候如果没有遇上雨季,那果子就长不好,会变成青灰色的干瘪样子。
李盛作为一只老虎,纯肉食动物,对这个倒是没啥太大的食欲,但是想想,嬴政应该也没有吃过哦,那还是给铲屎官带回去尝尝鲜吧。
他在树底下转了两圈,跳上去用两只前爪抱住果子最多的一支,噼啪一声,在老虎的重力拖拽下,大概两米长的一支旁枝被拽下来,李盛用嘴巴咬着拖回了营地,后来是士兵们帮着他把果子摘下来挑好,用包袱裹好挂在了脖子上。
临走前他去找了内史腾,用老虎爪爪拍拍他桌子上摊开的笔墨布帛:你要不要写信回去?免费信使哦!
内史腾看了看大老虎胸腔挂着的青金石刻印,想了想,还是把最近南阳城内的情况,包括人口、粮草、还有南阳百姓对秦军的态度都细致地写了上去。
写的都是小事儿,内史腾放下笔,望向韩国的都城新郑,主要是,这场仗打得属实是有点儿太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