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夫人很是乖巧和顺,虽然卫子夫多年无宠,但她进宫第二天就去拜见了皇后,待李夫人也很恭敬,哦对了,李夫人没有早死,活得好好的。
  只是刘彻这个大猪蹄子,一向是阶段性宠人,色衰爱弛在她身上得到了证实,李夫人眼下也早就失宠了,但是李夫人也有了儿子,人家想得开,将来跟着儿子去封地当王太后,那才是好日子呢。
  这一年,李盛感觉自己很像是一个无情的驳回机器,刘彻老是想出去玩,但李盛觉得,你也不能把钱都花光了,给刘据留一个大窟窿啊,于是就不乐意。
  三月,刘彻想去泰山,驳回;
  四月,刘彻想修葺封庙,大建明堂,预算过多,驳回;
  九月,刘彻想去北边巡边,驳回;
  十月,想去常山祭祀,驳回。
  只有一项提案被通过了:刘彻想去甘泉宫住一阵子。
  这个不用花太多钱,可以。
  哎,吃着鹰鹰的饭,操着百官的心,李盛也很心累的好不好!
  不过,朝中大司农等人都非常感激,恨不得给神鹰塑个金身一天三炷香供起来了,果然是天生神灵,聪颖贤德,这得省下多少钱啊!真好啊!不用跟各部卖惨扯皮了,有钱了,什么水利兴修,什么天灾赈济,什么兵将封赏,就都能把事儿办了。
  陛下年岁越大威严越重,要不是神鹰拦着,搁在他们身上,他们是不敢硬劝的。
  李盛跟着刘彻去甘泉宫住着,没住一个月,去年被俘虏地且鞮侯单于的母亲大阏氏病了。
  刘彻思考良久,派人把大阏氏送归匈奴,就算是要抗击匈奴,他也不屑于为难一个年老妇人。
  大阏氏回到草原后,又缠绵病榻苟延残喘到了六月,便撒手而去。
  且鞮侯悲愤之下,觉得是汉朝俘虏了母亲,以至于母亲心情郁愤才生了病,于是意图发兵攻打中原。
  然后他就死了。
  天汉四年,且鞮侯单于去世。
  连匈奴不少大臣都心生悲凉,觉得匈奴国运气数已尽,要不然,怎么在十年之内,接连死了三位大单于?单于位置更换,意味着权利更换交接,也意味着争夺和冲突,对于国家的平稳发展是很不利的。
  李盛蹲在甘泉宫里一边被铲屎官投喂肉干,一边打量着刘彻,看来只要不发疯作死,皇帝超长待机还是有那么点好处的,从军臣单于到现在的且鞮侯单于,刘彻硬生生熬死多少个对手了?
  第308章
  且鞮侯单于去世后,匈奴自然是要选新的单于作为首领,本来这件事应当是毫无疑问的,且鞮侯早立了太子,就是他的长子狐鹿姑。
  但这次还是出了点岔子。
  匈奴一向是太子担任左贤王,但且鞮侯去世后,不知道为何,左贤王迟迟不到,于是匈奴亲贵大臣便以为是太子得了重病,以此为由推令次子为单于。
  次子的封位是左大将。
  在匈奴若论尊贵,在单于之下,先是左右贤王,一般是单于的亲近人,太子、兄弟、叔伯都有可能;再往下是左右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等。
  次子官位不低,之前也颇得先单于喜爱,但这会儿被人推出来,他虽然心下惊喜,但冷静下来后又本能地感觉到不对劲。
  眼下又不是那等箭在弦上悬丝系石的紧要时候,太子未能如约而至,应当派人去问一问查访一番,若是果真病重再行更替,怎能这么草率呢?
  于是一时间不敢作为,只是拖着,一面派了自己的亲近属下赶紧去寻找太子来。
  这位太子脾性也有些懦弱,本来就因为一些事耽误了,再一听说各位长辈要改立二弟,就更不敢来了:若是二弟对他心存杀意,岂不是自投罗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