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此同时,朝中悄然发生了变化,萧氏的朝臣以各种缘由被调到各地为官。
  即便调任的缘由非常合理,但萧伯瑀还是看了出来,这些都是陛下授意。
  看着调任的名单,萧伯瑀笑了笑,是不是有一天,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里。
  皇宫,宣政殿。
  一摞弹劾奏疏摆在案前,宋百鸿开口道:陛下,都在这里了。
  赵从煊翻看着,眉间看不出喜怒。
  结党营私、擅权专政、纵容族亲强占田产......赵从煊一条一条念着,他抬眸看向宋百鸿,淡淡道:罪名倒是充足。
  每一条罪名都可能牵扯到数十人的性命。
  陛下,趁萧伯瑀还没有防备,不如......宋百鸿提醒道。
  赵从煊神色晦暗不明,半晌,他合上奏折,时机未到。
  宋百鸿以为皇帝还心有顾虑,连忙道:萧氏结党多年,朝中大半官员皆与萧家有关,若再纵容下去,恐生祸患啊!
  此事朕自有考量,你先退下吧。赵从煊道。
  宋百鸿心有不甘,可见赵从煊阖上了眼睛,最终还是恭敬行礼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
  第60章 断离
  早朝, 金銮殿。
  殿内金炉吐香,丹陛之下,御史中丞宋百鸿持笏出列, 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国事繁冗, 宰相府政务堆积,萧相虽贤, 恐力有不逮。臣请复设尚书令一职, 协理朝政, 为国分忧。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尚书令, 乃前朝旧制, 位同副相。
  大司农程勉之道:陛下, 臣有异议。
  臣若是没记错, 前朝废除尚书令一职, 正是因为尚书台与宰相府职权重叠,易致于政令多出, 朝臣相互倾轧,恐怕因此而多生事端,还望陛下明鉴!
  殿内不少人纷纷附和。
  程大人此言差矣, 尚书台不过是协理政务罢了,何必危言耸听?宋百鸿慢悠悠道:增设几位尚书令,既可以示陛下体恤臣子之心,又能替萧相分忧, 实为利国利民之事。
  程勉之神色一冷,他高声道:陛下!宋中丞此议有离间君臣之嫌,臣请治宋百鸿妄言之罪!
  话音一落, 宋百鸿神色有片刻的慌张,他匆忙瞥向龙椅上的赵从煊,很快便又移开了眼神,神色稍定,臣不过是为国献策,何来离间之说,程大人是要堵塞言路?
  朝堂顿时分为两派,争吵愈烈。
  萧伯瑀缓缓抬眸,正对上御座之上,年轻帝王的目光。
  赵从煊的眼神很静,像一泓深潭,不起波澜,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