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什么时候不让你去了?萧伯瑀倒是纳闷起来。
  萧长则也委屈着,你宁愿让李晏那小子领兵,也不向陛下推举一下我。我找了几个月,才找到了几个北狄的降将,又调查了来龙去脉,确保他们愿忠于大晟,我忙活了这么久,你一句话就把他们发配到骑射营去了。
  三月初的时候,粮草已经开始运往边境了,这仗马上就要打了,萧长则能不着急吗?
  萧伯瑀忍俊不禁,他轻咳一声,面上故作严肃,侦骑兵这件事,你若是解决不了,那你就好好待在长安,哪里都别去了。
  萧长则哀嚎一声,他保证道:给我三天时间,不!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
  说罢,他便疾步离开了相府。
  沙场征战,要么是为上报君主,下安百姓,要么是为功名利禄、福荫子孙后代。
  对于降将来说,他们往往便是为了后者,只要利益足够,威慑够广,便不用过多担心临阵倒戈之事。
  几日后,萧伯瑀入宫面圣,在皇帝的许可下,召来朝中重臣商议此次攻打北狄的行军路线。
  原本这件事应由太尉掌持,只不过,在陈威倒台后,太尉这以一职位便变成了虚设,宰相府将这一职责包揽了过来。
  以致于,萧伯瑀不止掌控了政权,文臣武将均可由他调动,如今说一句,天下之事皆决于宰相府也不为过。
  宣政殿内。
  宰相萧伯瑀、新任御史大夫杜年、后将军范明、漠北守将严布、斥候统领、骑射营中将李晏,还有萧长则、孔岑、太仆寺卿、大司农程勉之齐聚一堂。
  在诺大的舆地图上,萧伯瑀根据地形画了三条行军路线。
  他指着舆图西北,开口道:第一条路,出朔方,沿阴山北麓西进。这一条路线直捣北狄日逐王的腹地,然阴山隘口利于北狄设伏,所以,不可过于深入。
  漠北守将严布蹙眉道:阴山隘口地形对北狄有利,长期僵持下来,对我军是百害而无一利。
  没错,此战贵在神速,以快打慢,攻其不备。萧伯瑀继续道:李晏率三千骑射营将士深入敌人后方,乱敌军心,届时,阴山隘口防备减弱,严布、萧长则率两万大军进攻,务必三日内攻下此地。
  第二条路线,即我军主力,范明、孔岑率大军出云中,在这里拦住北敌的援军。萧伯瑀指着弱水北岸,待我军攻下阴山一代,这里背靠鹿塞,草原水土肥沃,补给丰荣,可取粮于敌。
  萧长则率两千轻骑,于弱水上岸沿途埋伏,防止敌军将死畜丢在水里,从而污染下方水源。萧伯瑀继续道:之后沿着漠南朝北狄的混邪王进攻,与李晏一同包抄敌军后营。
  混邪王是北狄先王可汗的旧部,因得罪了赫连图而被发配到漠南这个小地方。
  殊不知,北狄王庭在夏季便迁往西南一代,而漠南一旦失守,大晟便可趁势深入敌方后营。
  ......
  此战行军路线缜密,更像是常年在沙场中征战的老将,连后将军范明也不由地折服,他拱手道:末将听令!
  严布、李晏、孔岑、萧长则及众人纷纷领命。
  后将军范明为行军统帅,调兵从长安出发,预计五月便能到达边境,
  商议结束后,众人便离开了宫中,殿内只剩下皇帝赵从煊和萧伯瑀二人。
  因相府中还有诸多政事待处理,萧伯瑀便也准备离开。
  赵从煊忽然喊住了他:萧大人。
  萧伯瑀脚步一顿,他回过头来,轻轻笑着,陛下有何吩咐?
  赵从煊缓步走了下来,他停在萧伯瑀面前三尺处,神色微微打量着,缓缓开口道:你的面色不太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