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荆州一带,较其他地方更加安定,这其中少不了李氏爷孙。
  当然,战场不似贼寇山匪,为将者,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决定着成千上万的人的生死。
  萧伯瑀选定李晏,是知道他通晓兵书战法,他的骑射虽不如孔岑,但由他带着这一支骑射营的精兵,假以时日,必定所向披靡。
  赵从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旋即缓缓开口,似开玩笑一般:萧大人若是挂帅出征,我大晟是不是又添一猛将?
  萧伯瑀闻言一怔,片刻后,他认真道:若是大晟将才凋零,臣自当愿为大晟、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说罢,他又转过看向校场,缓缓道:如今朝中不缺良将,臣能做的,便是为陛下栽培良臣,待攻下北狄,收复代地,使我大晟武运昌隆,四海宾服。
  赵从煊看着他,久久没有说话。
  夕阳西沉,天边染上一层橘红,远处的山峦被镀上一层金边。
  二人并辔而行,马蹄踏在松软的草地上,发出轻微的哒哒声,马儿缓步向前着,偶尔低头啃食脚下的嫩草,又抬头轻轻甩动鬃毛。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时而交融,时而分开。
  永昌六年,二月。
  萧回舟从西域回来了,他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西域各国愿与大晟结交友好之盟,双方开放互市。
  为此,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去时带的三百多人的使团,待回到长安时只剩下数十人。
  在大苑国时,他们的人被埋伏,其原因是北狄之人迫使大苑在二者之间做出决定。
  北狄的人凶横野蛮,大苑国不愿得罪北狄,便想着将大晟的使团全杀了。
  所幸,使团的人及时发现,可即便如此,他们的人也死伤无数。
  萧回舟一发狠,带着所剩不多的人直接冲入大苑国的宫殿,又义正言辞地痛斥他们的行径,大晟虽为友好之邦,可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他们既然敢冲入宫殿,便做了赴死的准备。
  大苑国对他们使团的行径震慑住了,不仅没有杀他们,还派人平安送他们离开。
  萧伯瑀了解完事情的始末后,他便放宽了心。
  大苑国虽没有直接表明愿与大晟结交友好之盟,但放萧回舟他们离开这件事,已经是违背了北狄的意愿。
  大晟要拿出诚意来,在与北狄的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对于使团回来的人,皇帝赵从煊大加封赏,封萧回舟为光禄大夫,位比九卿,负责谏议朝政,奉诏出使等。
  随行回来的数十人各有赐封,柳灵儿化名的柳临,也被赐封了一个奉使君的名号。
  而那些牺牲的人,朝廷发放抚恤金,并对其后人准许入朝为官,虽然只是从一个小吏做起。
  ............
  萧府。
  回到长安休息了几天的萧回舟,终于有空去府上拜见萧父和萧母。
  二老见状,忙将人迎入屋内,萧母刚想问他,她那个不懂事的灵儿在哪?却见萧回舟身后一人站着不动,眸中似含着泪光。
  萧母只觉得人长得面熟,片刻后,她终于认了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