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什么意思?”易恪在电话里问。
“意思就是,我好像并不是规则的参与者,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庄宁屿靠着走廊围栏,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比如……关系户?”绝大多数公司里都会存在这么一类人,拥有一个看起来很正经的职位,但每天都无所事事,没有实权,只负责混吃等工资。
易恪说:“警方已经控制抓捕了一批新因生物的工作人员,根据目前的审讯结果来看,他们的确在进行着海量的非法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想要通过药物,让普通人成为进化者,让进化者成为更强的进化者。U盾和唐小缘注射的药品,就是来自这家实验室。”
U盾耳朵上有代表着隐形巨人的“GI”标记,不过目前所审讯的这批工作人员里,都表示自己只负责实验,并不清楚别的事情。而对于八年前自杀的张允夏,易恪说:“她在研究所里的人缘很不好。”
庄宁屿在八年前也看过两眼新闻,没特意关注,因此对这桩案件唯二的印象,就是“死者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自杀于三楼茶水间”,以及在命案发生后,新因生物派出两名员工代表,参加了她的告别式。当时新闻配图里的两名“员工代表”一个相对老成,应该是个领导,另一个一看就是随便打发来的实习生,满脸生涩稚嫩,穿着不合身的黑西装,正略带紧张地站在空荡荡的灵堂里。
当时评论区的主要讨论方向,是大骂资本家无情,为了压新闻,连最后一程都不允许员工去送,但其实还真没有。易恪说:“ 张允夏在新因生物里没有朋友,所以没人愿意参加她的告别式。我看了审讯记录,在同事的描述里,她的性格其实有些像倪睿灵,都是自诩才华出众,从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但区别是,在操控人心的领域,倪睿灵确实鲜有对手,而在基因实验领域,离开了学校的张允夏却顶多只能算作优秀者之一。”
没有足以服众的才华,社交能力又已经退化,张允夏也就从同学们眼中的“六亲不认,人缘很好”,变成了“六亲不认,没有朋友”。她总是独来独往,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几近疯狂地想出成果,有一次,甚至还给自己注射了成分不明的针剂。
同事都觉得她疯了,但施城倒是很欣赏这份“疯”,还破格收她做了学生,给了她能自由进出九号实验室的权限。提到这一点,庄宁屿突然想了起来:“如果说张允夏是这次规则区的主角,那她至今都没出现,会不会是因为正和施城一起待在九号实验室?”
易恪“嗯”了一声:“有可能。”
像是为了证实两人的猜测,话音刚落,“滴——”一声,对面九号实验室的门就朝着两边徐徐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身材高挑的女性,正是张允夏。她的神情有些疲惫,在看到眼前的庄宁屿后,先是一愣,然后就和其他员工一样,微微鞠躬,机械而又有礼貌地打招呼:“您好,尊敬的管理者002。”
“实验怎么样?”庄宁屿问。
“很顺利。”张允夏细声细气地回答,长时间的专注紧绷让她眼前发黑,一时站立不稳,向前踉跄跌了两步,庄宁屿及时握住她的手臂,扶着人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这里的实验员绝大多数和都负三层的那三位一样,拥有苍白、细长、尖声尖气、黑眼珠溜圆的外貌特征,只有张允夏依旧保持着本身的样子,就像庄宁屿刚才所说的,她大概率就是这一场规则的“主角”。
庄宁屿往她手里放了颗剥开的软糖:“吃点吧,你看起来有点低血糖。”
“谢谢。”张允夏把糖喂进嘴里,慢慢咀嚼。和新闻里的那张职业照比起来,她本人看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神采飞扬,过于瘦削的身体让她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背也微微弓着,只有那双大而黑的眼睛,依稀能看出在校时“天之骄子 ”的影子。
“好吃吗?”庄宁屿问。 ↑返回顶部↑
“意思就是,我好像并不是规则的参与者,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庄宁屿靠着走廊围栏,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比如……关系户?”绝大多数公司里都会存在这么一类人,拥有一个看起来很正经的职位,但每天都无所事事,没有实权,只负责混吃等工资。
易恪说:“警方已经控制抓捕了一批新因生物的工作人员,根据目前的审讯结果来看,他们的确在进行着海量的非法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想要通过药物,让普通人成为进化者,让进化者成为更强的进化者。U盾和唐小缘注射的药品,就是来自这家实验室。”
U盾耳朵上有代表着隐形巨人的“GI”标记,不过目前所审讯的这批工作人员里,都表示自己只负责实验,并不清楚别的事情。而对于八年前自杀的张允夏,易恪说:“她在研究所里的人缘很不好。”
庄宁屿在八年前也看过两眼新闻,没特意关注,因此对这桩案件唯二的印象,就是“死者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自杀于三楼茶水间”,以及在命案发生后,新因生物派出两名员工代表,参加了她的告别式。当时新闻配图里的两名“员工代表”一个相对老成,应该是个领导,另一个一看就是随便打发来的实习生,满脸生涩稚嫩,穿着不合身的黑西装,正略带紧张地站在空荡荡的灵堂里。
当时评论区的主要讨论方向,是大骂资本家无情,为了压新闻,连最后一程都不允许员工去送,但其实还真没有。易恪说:“ 张允夏在新因生物里没有朋友,所以没人愿意参加她的告别式。我看了审讯记录,在同事的描述里,她的性格其实有些像倪睿灵,都是自诩才华出众,从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但区别是,在操控人心的领域,倪睿灵确实鲜有对手,而在基因实验领域,离开了学校的张允夏却顶多只能算作优秀者之一。”
没有足以服众的才华,社交能力又已经退化,张允夏也就从同学们眼中的“六亲不认,人缘很好”,变成了“六亲不认,没有朋友”。她总是独来独往,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几近疯狂地想出成果,有一次,甚至还给自己注射了成分不明的针剂。
同事都觉得她疯了,但施城倒是很欣赏这份“疯”,还破格收她做了学生,给了她能自由进出九号实验室的权限。提到这一点,庄宁屿突然想了起来:“如果说张允夏是这次规则区的主角,那她至今都没出现,会不会是因为正和施城一起待在九号实验室?”
易恪“嗯”了一声:“有可能。”
像是为了证实两人的猜测,话音刚落,“滴——”一声,对面九号实验室的门就朝着两边徐徐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身材高挑的女性,正是张允夏。她的神情有些疲惫,在看到眼前的庄宁屿后,先是一愣,然后就和其他员工一样,微微鞠躬,机械而又有礼貌地打招呼:“您好,尊敬的管理者002。”
“实验怎么样?”庄宁屿问。
“很顺利。”张允夏细声细气地回答,长时间的专注紧绷让她眼前发黑,一时站立不稳,向前踉跄跌了两步,庄宁屿及时握住她的手臂,扶着人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这里的实验员绝大多数和都负三层的那三位一样,拥有苍白、细长、尖声尖气、黑眼珠溜圆的外貌特征,只有张允夏依旧保持着本身的样子,就像庄宁屿刚才所说的,她大概率就是这一场规则的“主角”。
庄宁屿往她手里放了颗剥开的软糖:“吃点吧,你看起来有点低血糖。”
“谢谢。”张允夏把糖喂进嘴里,慢慢咀嚼。和新闻里的那张职业照比起来,她本人看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神采飞扬,过于瘦削的身体让她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背也微微弓着,只有那双大而黑的眼睛,依稀能看出在校时“天之骄子 ”的影子。
“好吃吗?”庄宁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