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看左东柔和萧泽的生活奢靡,左纶又从各地掠得那么多银钱,还以为大祈是如何富裕呢。
  没想到,大祈的国库空虚,赤字严重。
  凌婵给萧瑾的册子上提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是关于丰裕国库的。
  最主要的就是降低从商的税收,鼓励大祈百姓从商,推动各地的商贸往来。
  另外,在宫里和百官之中提倡节俭之风,削减不必要的宫廷开支,将节省下来的银子用于改进民生福祉。
  “此前,我给青衣楼的姐妹传授了许多挣钱的法子。”凌婵淡笑着,“她们在各地都做的不错。”
  “我这里还有需要法子,可以传授下去。”
  “阿瑾,我们那个世界宣传男女平等,可男女到底大有不同。”
  “为男子设立的那些私塾教坊,对女子来说到底是不合适。”
  “我想设立一些专门教授女子的女子教坊。”
  “不论是教她们各种谋生的技艺,还是教她们防身的本事,都可以。”
  “当然,也要再增加男子私塾,聘请名夫子,为大祈培养栋梁之材。”
  萧瑾对于她的想法很赞同。
  其实他以前就想向先皇萧珩提出这样的建议,可惜还没来得及,先皇就薨逝了。
  在萧瑾和凌婵的共同筹谋之下,总算在十年间完成了他们的筹谋。
  男子的私塾和女子的教坊直接开到了每个村子,只要合乎年纪的都可蒙学,而且束修极少。
  以前因为农户家里劳作多,家里的孩子也跟着下田,虽说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实在也不算能帮上忙。
  但是自从凌婵改进了一些农具后,农户家里劳作起来省时省力,也不必拘着孩子们为家里做那些闲碎的事了。
  私塾的教坊的束修不高,农户家也能接受,自然也就愿意让家里的孩子们去蒙学。
  大祈各地的百姓对于女帝提出的各种改革很是追捧,积极的行商,又有第一批女子从教坊出来。
  一时间,整个大祈都兴盛起来。
  江湖之上有红豆,边境有刘怀玉,让萧瑾和凌婵也安心不少。
  如今,萧瑾和凌婵的第一个儿子萧和同已经年满十岁,第二子七岁了,第三女三岁。
  生了第三女后,萧瑾就不让凌婵再生了。
  “婵儿,我这里好了,你那里怎么样?”两人相处时,依然平淡。
  凌婵犹如十年前一样,埋头写着什么。
  萧瑾探过去,“婵儿可是又有什么好的想法?”
  十年间,大祈国库慢慢充盈,百姓生活也好了不少,各地犯事的也少了。
  百姓对萧瑾和凌婵都十分认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