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胡志远作为副总,近些年气势越发凌人,自认不是软柿子,在工作晨会上对姜河多有微词,无非还是那些话,要务实、勤奋、与人为善云云。
  被姜山鄙夷为:“既认不清自己的问题,也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还长了张爱说教的嘴。”
  姜山父亲姜守业,也就是姜河的二叔,吃饭时听了这个事,嘱咐姜山这个时候别惹事,胡志远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况且一个女孩子想搞事情,无疑蚍蜉撼大树,鸡蛋碰石头。
  姜山反驳:“女孩子怎么了?我承认我确实不喜欢我姐,从小到大,看不惯她在长辈面前假惺惺的样子,但她永远比我强的一点,就是为了大局可以放弃任何东西。她为了家族酒店,可以放弃自己的爱好、工作,和喜欢的人,这不是什么委曲求全,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心够狠。”
  “不像有的男人,通过进攻索取来证明自己的厉害。女孩子的厉害往往体现在她们敢于忍耐和舍弃。您是当过兵的,知道牺牲的意义,虽然时代变了,很多人觉得牺牲自己大可不必,但有时候,人根本没办法,也没那个运气去选择做自己,单凭这一点,我就永远不可能超越她!”
  姜守业嫌儿子话多,拿筷子在他头上一敲:“你还翅膀硬了!别的我不管,每天去你爷奶家看看,把你爷爷哄好了才是你的本事,否则你被你姐踢出去,还上赶着给人数钱!”
  这事也很快被几个部门经理知道,明眼的都少说话。
  就连大家看待这件事的方式,都与他人不同,即皇帝需要权臣,也需要诤臣,两厢平衡,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岂不乐乎?
  许静雅从姜河身上看到希望,却也心疼她,劝她说其实可以再等两年,酒店行业换人勤,等那几个老人退了,陆续纳新人培养起来,这样你才有自己的话语权。
  姜河没说什么,那张冷沉的脸连个细微表情都没有。
  她收拾着包间餐桌上的残羹冷炙,将餐具整齐收进推车里,喷上清洗剂擦拭,再换上酒味依旧浓烈的白桌布,动作稳而不乱。
  她已经做了一段时间,有熟能生巧之势。
  第26章 单刀赴会
  几场雨后,登海的天气依旧徘徊在夏天的边缘。
  登海的春天很长,不像北方很多城市,连风衣都没来得及穿就上短袖了。登海春天风大,随处可见放风筝的人。
  姜河这段时间也跟放风筝一样,时刻紧拉着那根线,不敢松懈。
  她在忙着找供货商。除了酒品,昆仑大酒店没有指定品牌的供货商,海鲜、肉类和蔬果都是长期合作的散户,质量参差不齐。她先是在网上查阅,打电话,又去当地做实调,还带人参加了本市餐饮行业展会,收获不大。
  况且这事被张茂知道后,他亲戚家的海鲜忽然提质,再没出现问题,尹善祖也少了抱怨,姜河觉得,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近几年,中国酒店业的餐饮收入已成为酒店第一大收入来源,平均水平超过客房收入。昆仑大酒店本来入住率就不高,凭着餐饮还能喘口气,若这个方面再降级,那真是离倒闭不远了。
  除了食材供应商,姜河也想新加入本地特色面食,可以做成小礼物赠送客房,从而带动礼品销售。
  昆仑所有的面食都由面点房供应,主要供给餐厅包间和宴会厅,不做礼品。因为酒店自己做的面食如花饽饽、喜饼、小果等不怎么出彩,加上很多面食小店如雨后春笋,价格更低,卖相更好,而且创新出许多口味,年轻人也喜欢,早就高出酒店里那些充充样子的面食好几个维度。
  姜河这两年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而且她在星城工作时,有位老领导过生日,竟然用的是花饽饽做的生日蛋糕,做成寿桃形状,上面盘龙聚凤,点缀花鸟鱼虫,好不热闹!她那时也惊叹,原来花饽饽这么多姿多彩了!
  以及滕氏这种,建有自己的饽饽工厂,搞了很多机器专利,淘汰手作,量大价低,又利用网络平台畅销全国,更是冲击了本地的面食行业。
  姜守国一贯瞧不上滕德仁的做派,破口骂道:“他想把全登海的饽饽店都挤掉,无情无义无德无仁!”
  姜河也在滕氏下属连锁的不同面食店买了主要产品试吃。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她约了宋乐琪、许静雅,找了个茶馆,把提前切成小片的面点就着茶品鉴。
  三人吃到撑,也说了意见,而且把这几日各自家里人吃完的感受再交流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滕氏面食店在糊弄外地人。
  宋乐琪说,这比她们镇上大姨们手作的饽饽差太远了!许静雅却说,即便这样,也比昆仑师傅做得好吃,而且还是用机器,省时省力又便宜。
  “真是不比不知道,别说菜品了,光咱本地人爱吃的饽饽就差人家一大截,还想打本土特色呢……”姜河叹气,一切皆无头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