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 / 2)
她抬头瞧了瞧天色,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时赶到下一个驿站。转念一想又乐了,公车公费,一路还有驿站接待,她这回京路,值了。
也不知道皇觉寺外,那卖胡羊馕饼的番人还在不在呢?
【正文完】
第97章 掉落一个番外
建德九年,春。
沈知衍伴着夜色从外头回来,先在外院换洗过,确保身上无一丝酒味才往后院来。守门的丫鬟无声一礼,轻手轻脚掀开珠帘。沈知衍见状,愈发放轻了步子。
想来他家的小哭包睡着了。
果然,进门后只几盏烛台亮着微光,林芷散着长发撑着脑袋等他,拔步床的最里头是摊开小手小脚睡得正香的小女儿。
林芷由着沈知衍先去看了一回他心头肉一样的小闺女儿后,才招手换来奶娘看着女儿,自己和沈知衍穿过飞罩软纱帘去南窗下的榻上说话。他今儿出门与同僚饮酒去了,得喝一碗醒酒的茶汤才不头疼。
“你不晓得,今儿便是平日里最是端方严肃的李通判都多饮了几杯。实在是高兴,战事已了,我大虞大获全胜,此一战,可保边关十年太平!”沈知衍不停叭叭,也只有在与林芷独处时,能放纵几分。
他这些年为官愈发小心谨慎,平日绝不多言半句。他知晓自个儿这个举人出生的同知实在是不能服众。特别是在这南直隶的官场里,全是进士且不说了,南方富庶之地不乏出身大家的官员。初来的那几年,实在是如履薄冰步步维艰,好在上司是个务实的,瞧他办事勤勉,也会回护一二。
这才一步步站稳脚步,后头又因着身边同僚更替,可沈知衍这个举人同知,似乎像是在南直隶生了根儿似的,淮安、松江、常州府来来回回就是不挪动。
且与顾家多有来往,三节两寿从不落下,众人这才回过味儿来。这人,瞧着出身微寒,可人得圣心啊!打那以后,沈知衍虽还是同知不得升官,可资历在那儿,倒是无人再敢轻忽随意使袢子。
可他不喜交际、不爱说话的名儿还是传了出去。同僚聚会,轻易不会请他。此次战事终于落下帷幕,举国欢庆实在推脱不得,这才赴宴多饮了几杯薄酒。
与鞑靼这一战,从建德六年的冬日一直打到今年,缠缠绵绵快三年。一朝得胜,捷报登在邸报上传尽天下,说是鞑靼精锐部队全歼,可汗孛儿只斤战死,小王子服不了众,金帐四分五裂,残留部队西逃,剩下的残兵哀兵难成气候,小王子率众部落投降。
圣上大喜,又逢中宫诞下嫡子,特开恩科,更是普天同庆。
这才有了秦淮河边夜夜笙歌之景。
要知道咱们这位圣上可不好相与,御极以来不光对自个儿要求高,待下更严,雷霆多雨露少。治下官员还有被朱批骂得掩面而泣的,如今这场胜仗下来,龙心大悦,嘉赏功臣的圣旨一道一道从养心殿发出,底下官员的皮越来越松。
可要林芷看来,这些个官老爷高兴得太早了些。兴许是圣上借此机会教他们得意忘形,露出尾巴也未可知。毕竟,林芷暗中揣测:这一仗准备良久也只是险胜,着实不该。
林芷估摸着从顾郡守上任以来就在暗中筹备这一战了。棉甲、良马和屯积的粮草在手,万事具备。建德六年冬日大雪,关外遭了雪灾,冻死牛羊无数,朝廷趁机发难,天时地利在手,怎么着也不该如此拖沓。
“我也就去这一回,下回就找借口不去了。”那间昏暗的禅房教沈知衍心底永远绷着根弦。再说了,去赴宴也没意思得紧,不若抱着闺女儿喂饭有意思。
“娘和师傅都回去了,她更是只赖着咱们。你一人带她,着实辛苦。”他的小囡囡可怜又可爱,离不得父亲母亲。今儿他没在,定是又哭了一场,往后再不能这样了。
沈书凝建德七年冬日出生,兄妹两一样生在冬天,可性情却大不相同。哥哥沈书安是个好满足的天使宝宝,妹妹沈书凝可了不得。从小就认人,除了父亲母亲哥哥和一个打小喂她的奶娘,旁人是再碰不得她的。
先前李春花和崔绣娘是看着她出生,又打小抱她长到半岁。可不过是回了桃源村一回,过年再来时,照样扭着身子不理人。日日在她跟前陪着哄着,得有四五日了,才肯再叫人抱。
今春俩老人又回去了,今年过年时,也不知要多久才肯与人亲近呢。
沈知衍自打在南直隶扎根后,倒是有心将兄弟家人都接来。一来尽孝,二来热闹。可谁想,不论是沈家大哥还是二老,都不愿意。
沈家大哥不愿,一来是瞧见自家弟弟为官的辛苦,要在桃源村守着看着,不叫族人涉事给沈知衍添麻烦。
二来,是忠勇武馆开得正热闹,他轻易脱不开身。
先前陶洮一五一十禀告他西行之事,自然也没忘记提及沈家商队的帮助。圣上赞其‘忠勇’,清河县的县令很是机灵,得了消息就寻了大家刻字做匾,吹吹打打亲自送到了桃源村沈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