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丁大夫头次来时便瞧见了万妙春的著作,大为震撼,与之探讨交流时更是被其医术精妙所折服。家去后在自家老爷子面前没少表达对万妙春的崇拜之情。丁老大夫越听越觉得熟悉,与自己老友书信一封,果然,那位远在边关的医女是故人之女。
  小丁大夫这次来就当了回信鸽,万妙春收到家书解了心结,便决定归乡,金菊自然不会留在这儿。
  万妙春跟着走林芷很是松了一口气,小崽子虽养得壮实,可路途遥远林芷还是不安,这下路上有了万妙春这位妇儿圣手,林芷再无不安。收拾好了家里,就等着沈知衍交割完毕,一家子回京。
  ==
  与满心欢喜等着回京的林芷不同,此时的养心殿内又是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皇帝自打见了陶洮带回来的西番麦后,就在养心殿静坐了大半日。首领太监李盛很有眼色地将宫人都赶出去,自个儿缩在柱子旁,连呼吸都放缓了。
  皇帝自个儿动手将沈知衍的暗档翻出来,看了半日。心底还是有些后悔,那个林氏能授意陶洮特意去寻西番麦,她,是不是武烈帝密折中的异人?
  应该把沈知衍一家子都按在他眼皮子底下才是。
  先前凉州总兵上了密折,详列了边关守军装备了棉甲之后的好处,皇帝看着高兴,思及这两年与关外蛮族的几次交战的捷报,恰巧顾策上了折子,谈及武威郡植棉之事,言谈中对沈知衍多有夸赞。
  皇帝一高兴,便泡了一盏好茶,借着午后休息的时间,亲自在南直隶诸地中,给沈知衍挑选了一处民富地实,商贾辐辏的好地方,教其任同知一职。
  南边官场才被皇帝犁地似地扒拉了几遍,安了不少实干型人才过去。沈知衍的顶头上司是个喜欢干实事的,还有范藩司盯着,沈知衍这条没背景的小鱼进入,不会教人欺负了去。
  对了,那处还离沈知衍家近,走水路,不过三日路程。
  皇帝现在想起来就后悔,鹰目扫向缩在柱子后头的李盛。他这心思只有李盛知道,圣旨未下,便不算数,要不……
  首领太监李盛觉得怪,大热天的他后颈子直冒冷汗。糟了,不会是他瞧着圣上心火旺,教小太监多加了两盆冰进养心殿将温度降过头了吧?完了,要是龙体有损,他一百个脑袋都不够赔的。
  偷偷教人抬出去?
  李盛偷摸抬头,想瞧瞧皇帝心火降了些没?一抬头,正好对上了皇帝打量的目光,他一个激灵:“皇上您茶水凉了?奴才这就换!”
  “哼!热茶?还嫌天儿不够热,换盏子凉茶来!”
  李盛忙不迭地去了。皇帝盯着他的背影:罢了罢了,李盛人虽蠢笨些,可好歹是从潜邸时便跟着他了。那林氏,长袖善舞,尤擅陶朱之道,有自家的商队常往大食,还又着人哄着那些商人收集关外信息,想来也是一时兴起,又不愿教陶洮占便宜才有此一举的,算是撞了大运。
  罢了,总不好教有功之人寒心。他先前心意已下,想来就是天意。
  ==
  七月底,交割完毕又带着手下人拜了新码头的沈知衍总算是能启程了。
  这日,天才麻麻亮,沈知衍一行人已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官兵依例检查车马后便放行,守城官十分客气一拱手:“沈大人一路顺风!”
  “多谢。”沈知衍还礼后并不多言,只向后望了一眼,便放下帘子出城去。
  出了城门口,忽地听见一阵又一阵的呼喊:“沈大人一路走好!林大掌柜一路顺风!”
  车内的两人俱是一惊,掀了帘子往外瞧,这才发现城外乌压压聚了一群人,人头攒动,瞧见掀开帘子的沈知衍,更是激动。
  人群哗啦啦跪了一片,一声又一声的喊着:“沈大人!沈大人!”
  沈知衍定睛一瞧,打头的不是胡主簿还有谁?不,现在不能叫胡主簿了,胡主簿早已卸任。此时就由他捧着一朱漆托盘,上覆一柄青罗伞,伞面上密密麻麻绣着蝇头小字——万民伞!
  林芷打眼一瞧,就知道那柄青绸伞是甚。
  她笑了笑,推推沈知衍:“下去吧,你想悄悄走,他们也悄悄备下了东西要送你一程呢。”
  沈知衍眼眶微红,他低头掩面,几息之后才跳下马车,大步走向胡老,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老者:“快起来,这是作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