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知衍觉得这个‘议’字甚妙。
  林芷见沈知衍一脸严肃,还直呼自己的名字,便知道这人是认真的。
  她摩挲了一下手边的狐狸毛,只觉得顺滑暖手。罢了,至少现在,站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是真心的。其他的,便只能交给时间了。
  ==
  正月初十,便是林芷和沈知衍动身的日子。
  这还是林芷去庙里还愿时,李春花请人测算的好日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大师真的擅观天时,今儿倒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无风无雨,难得还瞧见了冬日的暖阳。
  行囊早早便装好,与家人道别之后,林芷和沈知衍便上了马车去村口与杨信沛汇合。
  别误会,虽然沈知衍变举人老爷,有资格乘坐马车,但沈家显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置下一辆可长途出行的马车。
  这是马车是今儿一大早官差赶来的,卢知县为今年进京赶考的学子都派了一辆马车。
  林芷左摸摸右摸摸:“这官车就是不一样哈。宽敞亮堂,瞧瞧那官旗,还怪威风的。”
  他们能坐着这辆马车赶到永州,然后坐官船,走水路便能一路直达京城。若是一路顺风,也得走上个小半个月。
  还没抵达永州,林芷就蔫了。这进京赶考,头一件要考的就是赴考的学生有没有一副健壮的身子骨吧!
  在林芷的玉臀裂成八瓣之前,他们总算是坐上了大船。
  第51章 蠢人
  在渡口的衙役值房处验明‘公验’之后,林芷一行人才得以登上这艘运粮返程的官船。
  古代出远门是真的不容易,不同于现代揣个身份证哪里都能跑。在这里,若是平头百姓想出远门,那可有得麻烦呢。
  沈知衍已有举人身份,作为特权阶级中的一员,在出门管制上已比一般的百姓少了许多限制。
  至少他若是不出永州地界,便不用去衙门办理出门证明——也就是公验。
  可若是遇上需要跨州行动,譬如进京赶考这样的长途旅行,还是需要去地方官府(清河县)打申请,注明身份、出门目的和预估行程。待官府核查后便会发放公验,沿途关隘都会查验。
  除了官府明文规定的管制限制,还有路上的诸多隐形限制。
  便不说这一路上雇佣车辆车夫之类的花销,交通工具也是一大问题。
  只说渡口的这些船只,有官家的公船、有商队的货船还有其余专跑水路运行的大小船只。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选择看似很多,实则鱼龙混杂,一步留神就踩坑。好些的是破财消灾,有些运道不好的,便是人命关天的大坑。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自然是官家的公船,虽然要价昂贵,可至少安全。船上的人俱是官方挑拣过的,那些个不三不四的泼皮无赖要少得多。
  可这船也不是谁都能乘坐的,特别是在春闱开考的大比之年。至少在现在乘坐的这艘船上,林芷所见,十之八九都是读书人,里头大半儿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
  在地方上少见的举人老爷,在这艘漕船上并不稀奇,满满当当一船人呢。
  林芷曾经问过沈知衍,每年参加春闱的大约有多少人?
  沈知衍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告诉她,京城的贡院,可容纳九千人考试,而每次春闱不过取三百来人。这个数目不会多,只会少,譬如当年永安三年首次开科,只录取了一百二十三人。
  “今年春闱还是圣上亲政后头一次,赴考的举子只怕比往年更多,可今年能取中多少便不得而知了。”沈知衍留在船舱里,一边给林芷按内关穴一边还要与她说话分散注意力。
  “当今即位时并没有开恩科取士,今年参考的人怕是要多得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