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4)
她心急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良久,闵时安才提笔写下几行字——
雨季将近,定要保重身子,我与你兄长商定,若你愿意,待你平安产子过后,便接你回京,届时你我便可团聚。
想来也有些稀奇,用惯了你兄长所赠之笔,再也用不来旁的笔,总觉比起那支紫毫笔差了些什么,每每写出的字都差些韵味。
索性,我便一直将你兄长所赠之笔带着,前些日子我在北丰,这支笔还帮了我大忙。
汀兰,我在京城很好。
望你也安好。
闵时安把信纸折起,递给一旁的春桃,淡声吩咐道:“让送信的人收到汀兰的回信再回来。”
“若是汀兰的回信一直不来,那送信的人也不必来了。”
春桃快速将信纸放进备好的信封中密封好,应道:“是,主子。”
“待雨停后再送。”
“是,主子。”
闵时安望着窗外出神,不自觉联想,北丰此刻天气如何?
会不会也是这样大的雨?
雨就这么断断续续下了一月。
闵时安的心情日渐沉重,不止是因为一直没收到宋汀兰的回信,还有忙得不见人影的宋晏晅。
宋晏晅越忙,就证明江南那一带的情况越严峻。
她这些时日见缝插针,不下雨之时便会去显阳殿呆着,听谢庄婉传授掌家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谢家与各家的关系,还有暗桩。
如今闵时安对处理谢家事宜逐渐得心应手,她行事作风同谢庄婉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谢家人倒也适应良好。
闵时安同谢庄婉也会聊一些政事。
就比如最近几乎脚不沾地的都水使者。
上京城位于淮临正中央,不南不北,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鲜少有像这次这样,雨接连下了一月有余。
上京城尚且如此,江南一带本就多雨,如今更甚,所幸宋晏晅提前做了应对措施,现如今一切尚还可控。
闵时安当时还与谢庄婉争论了一番。
谢庄婉认为,如此时间一久,雨若还不停,日后必发大水。
而闵时安则认为,有宋晏晅亲自督办,都水使者与河堤谒者落实到位,现下各尚书都调人前往江南,为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必然不会出现洪水决堤的情况。
当时闵时安还觉得是谢庄婉对宋晏晅有偏见,现在看来,是她心胸狭隘了,谢庄婉分明是目光长远,到底身处皇后之位多年,姜还是老的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