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您就真有点儿冤枉奴才了。”小陶一撇嘴:“奴才只不过是懂得欣赏美而已。”
  话分两头,玄烨离开他的‘秘密基地’之后,紧接着便开始御门听政。昨儿他几乎一夜未眠,不过精神头儿却很好,斥责了几个有些不着调的大臣,也赏了几个尽忠职守的好官。文武百官们见皇上今儿个兴致很高,不由都开始揣测皇上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好事儿。当然,没有人能猜到刚刚进宫的秀女身上。
  皇帝爷不高兴的时候,百官们免不得战战兢兢奏本,战战兢兢回话,直到皇帝爷满了意,这御门听政才能结束。可如今皇帝爷高兴了,百官们竟觉着这御门听政的时间更长了。年长些的站的老腰疼,当然也不敢吭一点儿声。
  梁九功知道自家主子一旦兴奋起来,办起政事来也是没时没晌的。好在他规矩站久了,便寻出了站规距最大的窍门儿,站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很累。
  直到太阳高挂,站在前面的老大人实在忍不住,透出些许疲惫。玄烨终于道:“三藩之战总算告捷,朕决议,出了正月便去南苑行围,犒赏三军!”
  总算熬到这最后一件事儿了,文武百官们都松了一口气,齐齐跪在地上,道:“皇上圣明!”
  御门听政总算结束,玄烨起身准备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才感觉到今儿个听政的时间的确长了些。
  梁九功快步跟在玄烨身后,只听玄烨问道:“你在朕身边站规矩站了那么久,不累么?朕瞧着就连明珠都忍不住弯腿歇着。”
  “奴才在您身边站了这么多年的规矩,早就摸出窍门儿来了。别说是一两个时辰,便算是三五个时辰,也不妨事。”
  听梁九功这么说,玄烨不由停了下来,转过身来看着他,道:“你倒是很聪明么。”
  梁九功笑着回说:“奴才这是‘熟能生巧’。”
  慈宁宫中,孝庄正在侍弄她心爱的那些花花草草,耳听花房外头传进来的脚步声,便知是她那孙儿来请安了。
  “格格,皇上来了。”苏茉儿上前福了福身,接过孝庄手里的剪子。
  玄烨进门后先给孝庄请了安,而后上前扶着老祖宗的胳膊,笑道:“孙儿今儿个御门
  听政的时间花得长了些,这才来迟了。”
  “做皇上的,当然还是处理政务要紧。”孝庄在卧榻上坐下,示意玄烨坐在自己对面,而后道:“今儿个一早烟岚来请安,说起皇帝翻牌子的事儿…”
  钮祜禄烟岚是遏必隆的女儿,如今执掌后宫大事。
  玄烨道:“玛嬷,孙儿昨日和岫钰待在一处,该记的档,孙儿不会忘。”
  孝庄当然知道玄烨把一应事务提前办完,就是为了能陪郭络罗家的小格格待上一整日,她虽然不反对,却也不能正大光明的支持,还是说道:“照理说,这后宫之中,你喜欢谁,爱和谁待在一处,玛嬷不该插手。可是玄烨你切莫忘了‘平衡’二字!宠,可以!会宠,方能长久啊!”
  第24章
  “玛嬷说得是。”玄烨这话不止是在嘴上说说,他知道他的皇玛嬷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真心实意为着他好。自他幼年起,他们祖孙两个便相依为命,在玄烨心里,皇玛嬷就是天!
  孝庄也明白自己的孙儿心里有多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他在前朝已经深谙‘平衡’之道,后宫原本和前朝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也该知道如何平衡才对。
  可是孝庄又有些怕,毕竟二十多年来,玄烨第一次亲自带着一个秀女来见他,也是第一次为着一个秀女的事给她这个皇玛嬷下跪。大清朝的前车之鉴委实太多太多了,她再也不能冒险让玄烨走上他玛珐、阿玛的老路,再也不能。
  玄烨见孝庄目光变得深沉了些,他就知道老祖宗又再琢磨他的事儿了。说真的,倘若他为了岫钰一次又一次挑战祖宗规矩、挑战玛嬷的权威,玛嬷为了大清的江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