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黛将自己的这种行为称为等待撞大运的无用功,但是依旧乐此不疲。
  其实杨黛自从发现文物修复可以成为一个专业,而且这些人的学问都很高之后,还专门去大学里打听过,毕竟就她在首都的了解而言,既然能成为特定的职业,那学校肯定有开设相关课程。
  就算现在的自己没有上大学的资格,但是提前去看看,万一能够蹭到一节旁听课。
  杨黛抱着这样的想法去了大学校园,但是询问了一圈之后,却发现她感兴趣的文物修复工作,根本没有开设课程,最终只能失望而归,继续选择在故宫附近走走看看。
  这边人来人往,消息传递也很快,杨黛便是在附近的国营饭店吃饭时,听到的此事。
  “听说母子三个没带什么东西,当时岸边还有人救他们,让他们三个人快点上岸,结果对方根本不回头。”
  “应该是一早就计划好了,家里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就想着拿着钱去港城,结果没想到这才刚偷偷上船不久,就被人抓住了。”
  杨黛吃着东西,听着旁边的人议论纷纷,她对港城并不了解,只知道距离很远,而且那边比这里要繁华。
  似乎是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想要偷渡到港城,希望能够在港城出人头地,一飞冲天。
  杨黛对所谓的港城产生过想象,但也只是想象。
  没想到如今竟然真的听到了有人这么做,而且还是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
  据说偷渡的过程很艰难,有时候连成年人都会死在半路上,更何况是两个小孩子。
  “据说现在还在安排人捕捞,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而且那母子三个逃了之后,他们周围的人都受到了牵连,据说现在天天都在应对
  警察盘问。”
  周围的人依旧议论纷纷,杨黛已经吃饱喝足准备离开。
  坐上公交准备回航空基地,公交车上的人也在对这三个母子议论纷纷,这件事成了众人口中的大事。
  而杨黛再次听到了关键信息,这次跳海的母子三个人来自长春巷。
  原本杨黛对这件事并不关心,但是如今听到长春巷三个字,下意识想到了之前的那位一条街摊主,如果她没记错,对方就是母子三人。
  杨黛加入到公交车的讨论中,但是收获的信息并不多。
  虽然大家众说纷纭,但是都没有什么准确消息。
  杨黛下了公交车,转道去了长春巷。
  长春巷的人,此时也正在愁眉苦脸。
  最开始巷子里的人并不知道小林媳妇一家三口已经逃走了,只以为小林媳妇带着孩子去探亲,毕竟前几天的时候,小林媳妇还正常和他们打交道,在闲聊的时候还说起来,自己半年前联系到了一个以前娘家的亲人,是她妈的姐姐。
  只不过当时结婚后嫁的远,没了联系。
  说她之前在厂子上班当临时工的时候,发现厂子里调来一个新的技术员,最后充满挫折认亲。
  本来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写封信联系一下,毕竟自己家这个条件,没必要上赶着认亲,省的让人觉得自己想要沾光占便宜。
  这是小林媳妇对着长春巷众人的说法。
  只不过她姨妈现在病得下不了床了,医生说只剩下这两个月的时间,小林媳妇便准备去看看,毕竟是个亲戚,怎么也得见一面。
  长春巷众人听到这样的理由,都充满赞同,认为小林媳妇确实应该去一趟,就算这亲戚再远,也是个亲戚,该走动还要走动,热心的众人还帮着小林媳妇凑了凑看病人的礼物,不说有多好,但是最起码不能寒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