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对于这位威严的婆母,温澄向来敬重。虽仍然得不到对方的喜欢,但她坚持日夜问安,细心侍奉,几年来,婆母总算有点松动,偶有疏离,却从不会这样言辞激烈。
“父亲,母亲。”温澄起身,略带拘谨地掖了掖发丝,低眉敛眸,规矩行礼。
“小澄先起来。”杭父笑着打哈哈,“今日总算有一则好消息。”
温澄猛地抬头,一叠声问:“是夫君的消息吗?夫君还好吗?父亲母亲可曾见到夫君?”
“哎唷你这一个个问题砸过来,叫为父如何回答?”杭父拽着仍在气头上的妻子一同坐下,谁知杭母瞪了温澄一眼,拂袖而去。
杭父轻叹一声,转而叫儿媳坐下说话。
“湛儿的事,为父弄清楚了。哎你先别急,听为父慢慢道来。”
杭家本不是长洲人,早年间杭父宦海沉浮,后解官,迎奉老母至江南休养,定居长洲也才几年光阴。至于原先的同窗好友,杭湛一直与其书信往来。
前段时日,杭湛得知从前的先生蒋学究因言获罪,卷入附逆案,便特意修书为其辩白。
此案涉及京中权贵,谋反又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为彻查清楚,东厂番子四处拿人,就连杭湛这等无甚干系的人也被夤夜押上囚车,往京里去了。
“东厂?”温澄心中一震。
四年前新帝登基,同年设立的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晏方亭担任首领。传闻中,这位东厂督主行事狠辣,声名狼藉,落入东厂手里的人,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豪族大家,不被扒一层皮是决计出不来的。
杭父轻咳一声,试探地开口:“为父记得你娘家与晏家比邻而居?”
温澄怔怔地点了头。
“那你同晏都督,熟稔与否?”
“这……”温澄的目光有一丝波动。
何止熟稔,可以说自她记事起便知道隔壁晏家有位小哥哥,带着她玩,带她闯祸,又帮她扛事。她时常追在他身后喊着想要快快长大,嫁他为妻。
方亭哥哥也不客气,早早跟她约法三章,成亲后不许扰他清梦,不许逼他吃甜豆花等等。
这一桩口头亲约晏、温两家心里有数,谁知七年前晏家陡遭祸事,晏家夫妇双双殒命,晏方亭则因罪入宫为宦,此后两人再未见过,婚事更是无从谈起。
如今公爹都把话讲到这个地步,温澄也明白过来。
“我与晏都督关系还算亲厚,只是多年未见,不知晏都督是否还记得我。”
“好,好,这便足够了。”杭父心中大定。
他深知儿媳的性子,若只是两家住在一条街上,见面互相打个招呼的关系,那可不算亲厚。既然儿媳肯这么讲,那么求晏都督办个事,应非难事。
“你且稍坐,我去将此事报你与母亲。明日一早我们整装北上,求见晏都督。”
杭父话音一顿,见儿媳为儿子担心,实也消瘦不少,遂朝她多说几句:“湛儿一心科考,对千里之外的谋逆定然不知晓。他这人最是重感情,得知旧日师长平白获罪,心中不忿,这才会提笔胡言。因此我们朝晏都督进言一番,应该能把湛儿从案子里摘出来。小澄,既然你与晏都督相熟,届时可要靠你了。”
说罢,也未及察看儿媳的反应,杭父匆匆提步去正房。
“怎么,问好了?”杭母已经梳洗妥当,散着头发,但面上仍然隐含不悦。
“问好了,小澄果真与晏都督相熟,湛儿有救了!”杭父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原先待他们客客气气的知府、商会会长等人说变就变,嘴脸令人作呕。杭父自有读书人的清傲,又仗着妻子出身富商大户,家底殷实,迎来送往从来没碰过这么多次壁,如今得知关系门路可以铺到大名鼎鼎的东厂去,总觉得弯了半个月的腰总算能挺直了。
杭母自小跟着父亲行商,耳濡目染,这会儿见丈夫面露喜色,不禁泼他冷水,“凡事要做两手准备。万一那温氏女所言为虚,别没把湛儿捞出来,反而得罪了晏方亭!阉人最是阴狠,得罪他可不是好玩的!” ↑返回顶部↑
“父亲,母亲。”温澄起身,略带拘谨地掖了掖发丝,低眉敛眸,规矩行礼。
“小澄先起来。”杭父笑着打哈哈,“今日总算有一则好消息。”
温澄猛地抬头,一叠声问:“是夫君的消息吗?夫君还好吗?父亲母亲可曾见到夫君?”
“哎唷你这一个个问题砸过来,叫为父如何回答?”杭父拽着仍在气头上的妻子一同坐下,谁知杭母瞪了温澄一眼,拂袖而去。
杭父轻叹一声,转而叫儿媳坐下说话。
“湛儿的事,为父弄清楚了。哎你先别急,听为父慢慢道来。”
杭家本不是长洲人,早年间杭父宦海沉浮,后解官,迎奉老母至江南休养,定居长洲也才几年光阴。至于原先的同窗好友,杭湛一直与其书信往来。
前段时日,杭湛得知从前的先生蒋学究因言获罪,卷入附逆案,便特意修书为其辩白。
此案涉及京中权贵,谋反又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为彻查清楚,东厂番子四处拿人,就连杭湛这等无甚干系的人也被夤夜押上囚车,往京里去了。
“东厂?”温澄心中一震。
四年前新帝登基,同年设立的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晏方亭担任首领。传闻中,这位东厂督主行事狠辣,声名狼藉,落入东厂手里的人,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豪族大家,不被扒一层皮是决计出不来的。
杭父轻咳一声,试探地开口:“为父记得你娘家与晏家比邻而居?”
温澄怔怔地点了头。
“那你同晏都督,熟稔与否?”
“这……”温澄的目光有一丝波动。
何止熟稔,可以说自她记事起便知道隔壁晏家有位小哥哥,带着她玩,带她闯祸,又帮她扛事。她时常追在他身后喊着想要快快长大,嫁他为妻。
方亭哥哥也不客气,早早跟她约法三章,成亲后不许扰他清梦,不许逼他吃甜豆花等等。
这一桩口头亲约晏、温两家心里有数,谁知七年前晏家陡遭祸事,晏家夫妇双双殒命,晏方亭则因罪入宫为宦,此后两人再未见过,婚事更是无从谈起。
如今公爹都把话讲到这个地步,温澄也明白过来。
“我与晏都督关系还算亲厚,只是多年未见,不知晏都督是否还记得我。”
“好,好,这便足够了。”杭父心中大定。
他深知儿媳的性子,若只是两家住在一条街上,见面互相打个招呼的关系,那可不算亲厚。既然儿媳肯这么讲,那么求晏都督办个事,应非难事。
“你且稍坐,我去将此事报你与母亲。明日一早我们整装北上,求见晏都督。”
杭父话音一顿,见儿媳为儿子担心,实也消瘦不少,遂朝她多说几句:“湛儿一心科考,对千里之外的谋逆定然不知晓。他这人最是重感情,得知旧日师长平白获罪,心中不忿,这才会提笔胡言。因此我们朝晏都督进言一番,应该能把湛儿从案子里摘出来。小澄,既然你与晏都督相熟,届时可要靠你了。”
说罢,也未及察看儿媳的反应,杭父匆匆提步去正房。
“怎么,问好了?”杭母已经梳洗妥当,散着头发,但面上仍然隐含不悦。
“问好了,小澄果真与晏都督相熟,湛儿有救了!”杭父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原先待他们客客气气的知府、商会会长等人说变就变,嘴脸令人作呕。杭父自有读书人的清傲,又仗着妻子出身富商大户,家底殷实,迎来送往从来没碰过这么多次壁,如今得知关系门路可以铺到大名鼎鼎的东厂去,总觉得弯了半个月的腰总算能挺直了。
杭母自小跟着父亲行商,耳濡目染,这会儿见丈夫面露喜色,不禁泼他冷水,“凡事要做两手准备。万一那温氏女所言为虚,别没把湛儿捞出来,反而得罪了晏方亭!阉人最是阴狠,得罪他可不是好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