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呸,放你娘的狗屁,那丫头从小就克爹克娘,要不是我把她扔出去,指不定我们老王家还要遭多少灾呢!如今她能考上大学,还不是沾了我王家的福气?”苏燕娣忍不住唾了口,“再说了,养闺女早晚是泼出去的水,考上大学又怎么样,还不是得嫁到别人家去?我家贵德贵全贵喜可都是带把儿的,将来能给老王家续香火。”
苏燕娣这话惹得其他人哄堂大笑起来,“还续香火呢,儿子连个媳妇影都摸不着!”
其中一个二流子开口道,“昨儿我还见王贵德在村口瞅新媳妇轿子呢,那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那血溶于水,就算那死丫头在老苏家长大,那身上也流着我们王家的血,我这就上老苏家认亲去,你们这群嚼舌根的,有本事让自家闺女也考个首都大学出来瞧瞧!”*苏燕娣涨红了脸。
那群村民听到她这话忍不住笑了,“认亲?苏燕娣你可别再闹笑话了,当年你把孩子赶出家门时,咋没想着血溶于水?血脉相连?人家现在是公社干部的闺女,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又怎么会认你这个娘。”
“要依我看啊,你不是认亲,是想攀高枝吧?”墙根下的老汉吧嗒着旱烟,“咋?想让首都大学的闺女给你那仨光棍儿子说媳妇?还是想让她把你接进首都吃白面馍?”
苏燕娣拨高嗓门,“你们……少胡说八道,我王家的种,自然该认!”
又是一阵哄笑,“有本事你就上门去,看人家不拿扁担给你打出来。”
“我肯定要上榆槐村把这个闺女给认回来的,不信你们就看好了。”
村民们看了会热闹就散开了,苏燕娣越想越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不行,我得去看看!”
这样想着,快速把那洼菜给浇完了,收拾了就往榆槐村的方向走。
……
苏家三房这边热火朝天的,喻娟芳把往日里过年才舍得吃的糖饼瓜子茶叶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连望乡村的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赶来了,板凳不够,只能向左右的邻居都借用了一些,做上标记,等用完了再还回去。
苏会民忙里忙外的,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一月份穿棉袄的天气,硬是进进出出给忙出了满头大汗。
苏会民心里的喜悦不亚于他们当初把新房子盖起来的那一天,甚至比盖房子还要高兴。
他一共三子一女,大儿子进了部队当兵,前段时间县武装部那边还敲锣打鼓送来了觉生在前线立功的战报,二儿子招工进了煤矿,工作稳定,三儿子苏觉胜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学,学的是铁道运输工程,苏会民这辈子坐过火车的次数都寥寥无几,最小的女儿棠棠更是有出息,竟然考上了首都大学。
那首都大学可是上个世纪就办起来的百年老校,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棠棠考上了首都大学,前途是可以预计的光明了。
喻父举着搪瓷缸子喝水,与有荣焉地坐在院子里,听着大伙的祝贺话。
喻母拉着喻娟芳的手,是真替她闺女高兴,几个孩子都是有大出息的好孩子。
“棠棠,觉胜他们什么时候开学?”
“二月份就开学了,首都大学和首都交通大学开学时间相近,到时候兄妹俩能一块去报道,瓦妮医学院比他们早开学一个星期,她只能先一个人启程了。”喻娟芳眉眼带笑。
她以前觉得,那日子怎么过都是一个熬字,这辈子唯一的慰藉就是几个孩子,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她住进了宽敞的砖瓦房,能吃好吃饱,穿得暖睡得香,丈夫苏会民现在也懂得体贴她了,几个孩子都有了大出息,那每一天的日子,过起来都像吃了蜜糖似的,甜滋滋的。
“那时间可紧,得把各种东西都提前置备上了。”
“是啊。”喻娟芳也是这么想的,俩孩子上学,要置办的东西可多了,什么粮票、布票、雪花膏、暖壶、被褥、鞋袜、肥皂、搪瓷茶缸……
还得抽出时间,给两个孩子再做两身新衣裳,毕竟是要去首都上学,那可得体面一点。
喻父瞪着眼睛说话,“我听说那上大学,不仅不收学费,等毕业了还能安排进单位当干部?”
“是嘞,学校那边是免学费的,而且学校那边还会给学生发一定的生活补贴,毕业了包分配,以后就是工人或干部了,再也不用像咱们这样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了。”喻娟芳给她爹解释道。
“我听说那考上大学了,就直接从农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了?”有人嗑着瓜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