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59
第59章
◎锄禾日当午◎
从学校回来后,棠棠在家休息了几天,就开始跟着一块去生产队出工了。
棠棠虽然平时没少在家里干活,但大多数都是洗衣服、拾柴、做饭、喂鸡这些家务活,真正出山劳动跟在家里料理家务活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就拿割小麦来说,天蒙蒙亮就要出工了,左手拢麦秆,右手镰刀要贴着地皮斜砍,那尖锐的麦芒扎得手背生疼,不到一会儿,手就被麦芒扎得又痛又红了,日头升过山头时,那麦秆上的露水被晒成水汽,混着汗珠子顺着额发滴进眼睛里,咸得她直眨眼。
穿着黄胶鞋的脚踩在泥地里,弯着的腰像在背上栓了一块石头,不到一个小时就腰酸背疼了,每直起一次都牵扯着后脊梁的筋脉发酸。
最难受的就是午后风停了,麦田里像口密不透风的蒸笼,麦芒扎得脖颈都起了红疹,镰刀一茬茬沙沙的擦过麦茬,两条腿像是灌了铅似的,眼前直冒金星。
她现在算是深刻体会了,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棠棠和她娘喻娟芳被分到了两块隔着距离的麦田割麦,她三哥苏觉胜负责运麦子,喻娟芳割完了自己那边的麦子,就赶过来帮棠棠割她负责收割的那一片麦子。
喻娟芳瞧见棠棠虎口磨出了血泡,镰刀柄上的竹纹里渗着血丝,鼻根一酸,“我都让你别来了,这割麦子又苦又累,你在家里待着帮忙料理点家务活,这就蛮好了,家里还能缺了你那两个工分不成?”
“娘,我总得学会自食其力吧,我不能一直靠着你跟爹养活,我也能靠着自己挣工分养活自己,这割麦子您能干,我怎么就不能干了。”棠棠拿起田埂边上的水壶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放凉的白开水,但因为喝得太急了,不少水从嘴里撒了出来,滴落到脖颈上,缓解了一丝被麦芒扎的痛痒。
她干脆往脖子处倒了半壶凉水,水顺着锁骨渗进蓝布褂子里,麦芒扎出的红点遇着水刺啦啦地疼,但把皮肤上的麦芒冲掉之后,清凉舒服了不少。
棠棠一家虽然她爹苏会民在门外工作,但她娘喻娟芳却没有固定工作的,只能靠着在生产队出工,等到了年底分粮的时候再用记下来的工分来换粮食。
喻娟芳心疼地叹了口气,“我该提醒你穿上一件厚点的长袖衫,再戴上袖套的,我割麦子习惯了,但忘记了你是第一次割麦子,又细皮嫩肉的,真是遭罪了。”
她看着棠棠和觉胜这两个孩子毕业后只能待在家里,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要是俩孩子也能像觉生和觉孝那样被招工就好了。
“娘,我没事的,这麦芒虽然看着尖,但其实挺软和的,也就痒那一阵儿,过了一会就没事了。”棠棠故作豁达地笑,“而且我现在割麦子割得可快了!我估摸着再过个两三天,我就成割麦子的老把式了,您瞧,我割得快不快……”
棠棠说着话,还给她演示起来,哐哐地割倒一大片麦子,但那割倒的麦子歪七扭八,像被顽童胡乱啃咬过的书页。
喻娟芳被她这模样逗笑了,“好了好了,既然要割麦子就好好的割,瞧你这东一茬长西一茬短的。”
太阳已经开始西斜,母女二人相帮着割完了这一片的麦子,拿上镰刀、水壶和草帽,才一前一后相跟着回家去了。
晚饭吃荞麦疙瘩,喻娟芳从面袋子里舀出一瓢荞麦面,加上半瓢水之后就开始搓捻成大小适中的圆疙瘩,夏天吃荞麦疙瘩是最好不过的了,性凉败火气,吃起来口感清爽,还有一种独特的清苦香气,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味荞疙瘩,与五味相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
晚上七点,苏会民、喻娟芳、棠棠还有苏觉胜,一家四口坐在院里的葡萄架子下开始吃晚饭,苏觉胜卖了一天的力气,人都晒黑了一个度,饥肠辘辘,也顾不得粗不粗鲁了,抱着碗呼噜噜的吃。
喻娟芳心疼地叹了口气,把那盆里剩下的那点荞麦疙瘩往俩孩子碗里舀,“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棠棠,碗端过来,娘再给你添点。”
棠棠嘴里塞着荞麦疙瘩,含糊不清地道,“谢谢娘。”
吃完晚饭,喻娟芳打了一盆水把乌梅、山楂、陈皮、干草都泡进去了,打算趁着晚上熬点酸梅汤,放在井口冰镇一个晚上,明天早上带到地里去喝。
就看见张桂香走了进来,一脸亲近带着嗔意的笑容,“哟,老三媳妇,准备熬酸梅汤呢?”
喻娟芳皮笑肉不笑,“稀客啊大嫂,平日里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大晚上来寻我?有什么事?”
“瞧你这话说的,虽说咱们分了家,但好歹都是妯娌,本来就应该勤快走动些,说起来,我这次是有件好事要跟你说呢。”张桂香腆着笑,但看到喻娟芳只顾着把洗干净的乌梅和山楂拣进罐子里,一个眼神都没往自己这边落,有些讪讪的。
“好事?”喻娟芳可不信,张桂香有什么好事能想起来他们一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