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74年10月于南城某部队”
  河沟子生产大队的后边有一片很大的原始森林,这片森林是国家宝贵的森林资源,甚至安排了护林员专门负责巡山,三个月前,今年入夏后三个月没下雨,天气燥热,周舒年实在是睡不着,就从宿舍里走出来外边纳凉,正好看见了远处的一片火光冲天。
  周舒年急迫地喊醒附近的村民后,组织大伙用扁担挑来湿棉被扑打火头,用树枝在火场边缘划出隔离带,除此之外,还冒着危险冲入山里救出了两个护林员,等到救火队赶到时,他已经带领村民们顺利的控制住了火情。
  为了救人,周舒年手臂被火星燎出一串水泡,林业局估算过,那场火要是烧进核心区,得损失上千立方米木材,周舒年划的隔离带正好挡住了火头,当地县革委会专门发了嘉奖令,还上了报纸。
  正好赶上首都机械厂招工的指标,机械厂特意留了一个名额给救火英雄。
  周舒年看完苏觉生的信,脸上难得浮现了一抹轻松的神色。
  听苏觉生提起棠棠,他脑海中浮现了一个穿鹅黄色衣衫,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的身影,她看向人时,眼睛里总是带着亮闪闪的笑意。
  一晃也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周舒年跟棠棠一直没什么联系,难为这个小丫头还记得他。
  他从提包里翻出纸笔,身体坐在一张简陋的桌子前,开始给棠棠写信。
  写完信,他把信纸仔细折叠齐整,塞进信封里,打算等明天出发去首都时再寄给棠棠。
  做完这一切,周舒年才想起来自己打回来的饭菜,含糊吃完了一碗土豆菜和三个高粱馍馍,他开始收拾要带去首都的行李。
  被褥床单、脸盆、胶鞋这些东西他都不打算带了,留给自己的知青同伴,周舒年只收拾了两套换洗衣物,还有几本常看的书。
  在收拾东西时,他发现了箱底有一双用黄纸包着的黑色布鞋,上面的针脚七歪八扭,边缘处也没裁圆整,这是他当初从原林县离开时,棠棠做了送给他的。
  周舒年怔愣了片刻,喉咙滚了滚,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把这双布鞋给收拾进了提包里一并带走。
  54
  第54章
  ◎结束知青生活(修)◎
  他和集散户的同伴挨个道了别,虽然其他人心里都很羡慕,但还是尽量展现出了积极的情绪欢送了又一位离开知青点的同伴。
  周舒年这下算是摆脱插队的苦日子了,至于他们,还不知道要在这个地方苦熬多久。
  他跨上拖拉机斗,拖拉机突突响起来,风卷着尘土掠过脸颊,到公社时,周舒年找了个信筒,把那封写好的信给贴上邮票寄了出去。
  先从河沟子大队坐拖拉机到县里,然后搭乘公共汽车到宛丘市,就能坐上前往首都的火车了,宛丘市火车站的月台像口沸腾的大锅,扛着扁担的、背着铺盖的、牵着孩子的人挤得脚不沾地,周舒年攥着油乎乎的车票往检票口的方向挤,黄色的大提包被身后人拽得变了形。
  过了半个小时,好不容易挤上了车,车厢里非常拥挤,毫无空隙,硬座车厢的玻璃窗糊着灰,车厢里很闷热,一股酸臭怪味窜入鼻尖,差点让人连早饭都给呕出来。
  周舒年按着车票上的座位号找到了靠窗的位置,疲惫地闭上眼睛休息。
  从宛丘到首都,途径四座城市,预计耗时一天一夜。
  好一会,火车开动起来,外面的风灌进了车厢里,驱散了车厢内的怪味,外面的景色跃入眼底,被绿色的田埂划成一块块的稻田,很有江南水乡的意境,周舒年喝了口水缓缓嗓子,想把水壶塞回去的时候,在提包右侧挂兜掏出了一个红色的平安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