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给我大哥! 第136节(3 / 4)
见大哥也在,贺兰澈招呼道:“大哥,我想炸了那座假山,你舍得么?”
季临渊抱臂挑眉,终是由着他:“你试试吧,我替你兜着。”
反正今日回去少不了挨骂,不差这一桩两桩的,看在他生辰的份上也值得。
只是季临渊一肚子怨惑,幽幽盯着长乐,她却始终不与自己对视,直到耳畔传来轰鸣。
“极天之邪——”
只听“轰”的一声天崩地裂,湖西侧的小石山应声而碎,散作无数小块,纷纷扬扬沉入湖底。
众人正围观时,邺王也被侍从推了出来。
“澈儿,炸得好!再试一次给伯伯看!”邺王笑着指向另一座湖心假山。
同样的招式再轰一遍,比先前更迅捷,石块碎裂的身姿更美妙。
远处湖中水阁,正与水象门主玩牌的大军师遥遥竖起大拇指。
邺王一番夸赞后,高兴道:“今夜,邺城全城为你放烟花!”
把他整得跟王子似的,这是莫大的殊荣与重视,贺兰澈连忙称谢。邺王随即命人推他去湖中屋找大军师闲聊,只让二公子陪同。
邺王只是坐在大军师一方,望着他手中的叶筹低语,大军师依旧只应一两个字。
即便季临渊还在原地,长乐一样绕过他,向贺兰澈问道:“你二伯为何总不说话?”
“他,内向。”贺兰澈回答。
其实并不是,此事另有缘由。
二伯是结巴,且是一个能力出众又自尊心很强的结巴。世间所传的“闲敲先生内向、阴暗、心机深沉”,都只是他的盔甲。
世人皆知昭天楼金华大娘子口才卓绝,无人能及,吵不过。却不知作为她二弟的贺兰棋自然比常人受更多毒害。在三弟、四弟、五妹妹出生前,贺兰棋的童年可谓一片黑暗。
金华大娘子向来以统管全家为己任,她的治家手段在亲弟弟身上反复磨练:她越是滔滔不绝,他便越是言语卡壳;而他越是卡壳,她便越是说个不停。
故而,当邺城与祖上旧交的昭天楼互通往来、请求相助时,天水小鲁班碍于情面,决定派出家中一个孩子到邺城务工。
贺兰棋第一个报名,毅然背起行囊,从此远赴他乡,每年仅回乡过年。
他未有子息,小侄儿弃画魂之术,自幼随他研习偃术。在他凭借“踏实又神秘,寡言又妥帖”的行事风格,在邺城站稳脚跟,成为“第一大军师”后,自然邀了水象门同往。
谚语有云“贤君治吏不治民”,随着近年镜大人扫黑除恶大见成效,京陵百业俱兴。金华大娘子觑得风势,三番五次召水木二象门回家。偏贺兰棋屡不应召,一拖再拖——说不上对任职单位有什么深厚感情,到底是不想受她管束罢了。
合不来的亲人,一年见一回,反而关系和睦,时常想念。
而十二元辰偃乃昭天楼之镇楼神器,凭这底牌拽到天上去。邺王自然想要其为邺城所用,可大军师向来给的理由是:“家中、长、长辈、不、不允许……”
家长不允许这个理由,古往今来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邺王身为家长,他知道的。
华夏传统历来如此:未成婚者,纵是年过半百,仍受家长辖制。而大军师恰是未娶之人,正因他结巴!
谈婚论嫁于他而言难如登天。在数次相亲中屡屡受挫。久而久之,自尊心不再允许他寻觅伴侣,索性潜心公务。
二伯很为此事自卑,话不好说,贺兰澈便没与长乐细讲,故而长乐得出结论。 ↑返回顶部↑
季临渊抱臂挑眉,终是由着他:“你试试吧,我替你兜着。”
反正今日回去少不了挨骂,不差这一桩两桩的,看在他生辰的份上也值得。
只是季临渊一肚子怨惑,幽幽盯着长乐,她却始终不与自己对视,直到耳畔传来轰鸣。
“极天之邪——”
只听“轰”的一声天崩地裂,湖西侧的小石山应声而碎,散作无数小块,纷纷扬扬沉入湖底。
众人正围观时,邺王也被侍从推了出来。
“澈儿,炸得好!再试一次给伯伯看!”邺王笑着指向另一座湖心假山。
同样的招式再轰一遍,比先前更迅捷,石块碎裂的身姿更美妙。
远处湖中水阁,正与水象门主玩牌的大军师遥遥竖起大拇指。
邺王一番夸赞后,高兴道:“今夜,邺城全城为你放烟花!”
把他整得跟王子似的,这是莫大的殊荣与重视,贺兰澈连忙称谢。邺王随即命人推他去湖中屋找大军师闲聊,只让二公子陪同。
邺王只是坐在大军师一方,望着他手中的叶筹低语,大军师依旧只应一两个字。
即便季临渊还在原地,长乐一样绕过他,向贺兰澈问道:“你二伯为何总不说话?”
“他,内向。”贺兰澈回答。
其实并不是,此事另有缘由。
二伯是结巴,且是一个能力出众又自尊心很强的结巴。世间所传的“闲敲先生内向、阴暗、心机深沉”,都只是他的盔甲。
世人皆知昭天楼金华大娘子口才卓绝,无人能及,吵不过。却不知作为她二弟的贺兰棋自然比常人受更多毒害。在三弟、四弟、五妹妹出生前,贺兰棋的童年可谓一片黑暗。
金华大娘子向来以统管全家为己任,她的治家手段在亲弟弟身上反复磨练:她越是滔滔不绝,他便越是言语卡壳;而他越是卡壳,她便越是说个不停。
故而,当邺城与祖上旧交的昭天楼互通往来、请求相助时,天水小鲁班碍于情面,决定派出家中一个孩子到邺城务工。
贺兰棋第一个报名,毅然背起行囊,从此远赴他乡,每年仅回乡过年。
他未有子息,小侄儿弃画魂之术,自幼随他研习偃术。在他凭借“踏实又神秘,寡言又妥帖”的行事风格,在邺城站稳脚跟,成为“第一大军师”后,自然邀了水象门同往。
谚语有云“贤君治吏不治民”,随着近年镜大人扫黑除恶大见成效,京陵百业俱兴。金华大娘子觑得风势,三番五次召水木二象门回家。偏贺兰棋屡不应召,一拖再拖——说不上对任职单位有什么深厚感情,到底是不想受她管束罢了。
合不来的亲人,一年见一回,反而关系和睦,时常想念。
而十二元辰偃乃昭天楼之镇楼神器,凭这底牌拽到天上去。邺王自然想要其为邺城所用,可大军师向来给的理由是:“家中、长、长辈、不、不允许……”
家长不允许这个理由,古往今来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邺王身为家长,他知道的。
华夏传统历来如此:未成婚者,纵是年过半百,仍受家长辖制。而大军师恰是未娶之人,正因他结巴!
谈婚论嫁于他而言难如登天。在数次相亲中屡屡受挫。久而久之,自尊心不再允许他寻觅伴侣,索性潜心公务。
二伯很为此事自卑,话不好说,贺兰澈便没与长乐细讲,故而长乐得出结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