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给我大哥! 第128节(2 / 4)
后来的花园小径还有大半未走完,长乐不得已借口更衣。她割破手指,滴了些血在香囊上。出来时,不过离开片刻,贺兰澈眼皮上又被叮了两个包,肿得可怜,十分有必要用。
“你将这驱虫的挂上,从此以后蚊子也会绕着你飞。”她悄悄将香囊塞给贺兰澈,继续叮嘱:“别声张,只有一个。”
“那我用了,你怎么办?”他推脱道,趁其余人走在前面,悄悄哄她:“世上最美貌的神医若被咬了,得多让我心疼?还是你留着,我没事的。”
她深深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所有话语,都化作摇头。
“我晚上来寻你。”贺兰澈用口型对她说。
她便将香囊塞给他,拂袖匆匆,独自往前,重新挽上珍夫人的手。
*
珍夫人虽年纪小,却圆滑周全、性格爽朗,妙语连珠间,很快便与有意逢迎的长乐混熟了。
拉家常的阶段渐入袒露心扉的深谈:“唉,给人做继母,自然免不了受委屈。给平常人做如此,给贵人做亦然。不过王上是个温柔亲厚的人,很好侍奉。每日替他捏捏肩背,无宠可争、无生怨恨,锦衣玉食相伴,日子倒也轻快。”
“只是我小门小户出身,大家都知道。城中三个孩子,我压不住的,也不服我。大的还好,尤其芙儿,一日能与我吵三架……我就当在这王城中做工么,神医要处理医患纠纷,我处理家事纠纷,咱们都是一样的生活。”
季临渊听不下去了,正好逛完院子,他邀上贺兰澈去下棋。
等着晚膳,两个女子才得以尽情说话。
见他们走远,珍夫人眉目间的惆怅转瞬即逝,不忘记自己的任务:“不瞒神医妹妹,我看过你们晋国那篇报刊,原以为是大军师家的小侄儿先倾慕于你,却不知你与临渊早有旧交……天下人都夸赞你们璧人一双,今日我本是来替王上表态,却觉与你甚为投缘,若将来能与你共处一室,我定会觉得安心。”
长乐本想说,还有几份辟谣报你们不看的?
却转念一想,决定顺着她套话:“我原本来此,除了为二殿下治病,也是为这些事。只是觉得邺城处处透着怪异。同为女子,您该懂我的顾虑——邺王不见我,分明是瞧不上我药王谷。”
“害,他这些年统共见的人,无非是御医、大军师连带阿澈一家、都督守令几个,还有我、加上三个孩子……两只手都数得清。”珍夫人伸出手比划。
“不对,是三只手。”珍夫人牵起长乐的手,“再加上小叔一脉,两三个人——故而绝非是王上轻视神医,偏偏王上还念叨,若你们真有情意,国别不是问题……”
“小叔?”长乐扯开话题追问。
“正是,先祖邺王季大将军一脉,当年还有一支旁系,与王上同辈,都是‘云’字辈的。如今这脉人挂着闲职,不理杂务,四处云游,近日应当回城了吧?”
珍夫人说到这儿,特意前去凉亭中问季临渊:“王儿,云知小叔叔可回来了?”
季临渊拈着棋子淡淡道:“我如何得知。”
“那王儿替本宫遣人去府里问问,王上念着他呢。”
季临渊“哦”了一声。
这“母妃”平日住在西宫,只照护父王,若非节庆宴聚,轻易不会碰面。且每次与她说话,季临渊都要回去头疼三天!
自她几年前嫁入金阙台以来——很难说季临渊这些年畏近女色与她和邺王毫无关系。
长乐心念一动,又想出一计:“早听闻邺城梵音高雅,钟鼓之乐承袭魏风,太乐署掌雅乐杂舞,编钟与妙鼓相和,精妙绝伦。不知近日能否有幸遇上宴会?我倒想聆听一番,开开眼界。”
“原来你喜欢听编钟?”贺兰澈认真思索,抓住了她话语间的关键,“小型家宴怕是请不动编钟。”
季临渊落下一子,解释道:“太乐署的编钟,只有祭祀、大婚及丧仪时才会动用……但凡广邀城中故旧,都得等这样的事由。并不多见。不过你若真想听,可安排去往太乐署聆听。”
长乐差点朝他们翻个白眼,季临渊是说一不二的人,怕是很快又要传令下去了。
那“丧仪”二字却立刻令贺兰澈的心思从棋盘里跳出来,他近日尤其忌讳:“大哥快去摸木头!不要乱说丧仪这种话。” ↑返回顶部↑
“你将这驱虫的挂上,从此以后蚊子也会绕着你飞。”她悄悄将香囊塞给贺兰澈,继续叮嘱:“别声张,只有一个。”
“那我用了,你怎么办?”他推脱道,趁其余人走在前面,悄悄哄她:“世上最美貌的神医若被咬了,得多让我心疼?还是你留着,我没事的。”
她深深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所有话语,都化作摇头。
“我晚上来寻你。”贺兰澈用口型对她说。
她便将香囊塞给他,拂袖匆匆,独自往前,重新挽上珍夫人的手。
*
珍夫人虽年纪小,却圆滑周全、性格爽朗,妙语连珠间,很快便与有意逢迎的长乐混熟了。
拉家常的阶段渐入袒露心扉的深谈:“唉,给人做继母,自然免不了受委屈。给平常人做如此,给贵人做亦然。不过王上是个温柔亲厚的人,很好侍奉。每日替他捏捏肩背,无宠可争、无生怨恨,锦衣玉食相伴,日子倒也轻快。”
“只是我小门小户出身,大家都知道。城中三个孩子,我压不住的,也不服我。大的还好,尤其芙儿,一日能与我吵三架……我就当在这王城中做工么,神医要处理医患纠纷,我处理家事纠纷,咱们都是一样的生活。”
季临渊听不下去了,正好逛完院子,他邀上贺兰澈去下棋。
等着晚膳,两个女子才得以尽情说话。
见他们走远,珍夫人眉目间的惆怅转瞬即逝,不忘记自己的任务:“不瞒神医妹妹,我看过你们晋国那篇报刊,原以为是大军师家的小侄儿先倾慕于你,却不知你与临渊早有旧交……天下人都夸赞你们璧人一双,今日我本是来替王上表态,却觉与你甚为投缘,若将来能与你共处一室,我定会觉得安心。”
长乐本想说,还有几份辟谣报你们不看的?
却转念一想,决定顺着她套话:“我原本来此,除了为二殿下治病,也是为这些事。只是觉得邺城处处透着怪异。同为女子,您该懂我的顾虑——邺王不见我,分明是瞧不上我药王谷。”
“害,他这些年统共见的人,无非是御医、大军师连带阿澈一家、都督守令几个,还有我、加上三个孩子……两只手都数得清。”珍夫人伸出手比划。
“不对,是三只手。”珍夫人牵起长乐的手,“再加上小叔一脉,两三个人——故而绝非是王上轻视神医,偏偏王上还念叨,若你们真有情意,国别不是问题……”
“小叔?”长乐扯开话题追问。
“正是,先祖邺王季大将军一脉,当年还有一支旁系,与王上同辈,都是‘云’字辈的。如今这脉人挂着闲职,不理杂务,四处云游,近日应当回城了吧?”
珍夫人说到这儿,特意前去凉亭中问季临渊:“王儿,云知小叔叔可回来了?”
季临渊拈着棋子淡淡道:“我如何得知。”
“那王儿替本宫遣人去府里问问,王上念着他呢。”
季临渊“哦”了一声。
这“母妃”平日住在西宫,只照护父王,若非节庆宴聚,轻易不会碰面。且每次与她说话,季临渊都要回去头疼三天!
自她几年前嫁入金阙台以来——很难说季临渊这些年畏近女色与她和邺王毫无关系。
长乐心念一动,又想出一计:“早听闻邺城梵音高雅,钟鼓之乐承袭魏风,太乐署掌雅乐杂舞,编钟与妙鼓相和,精妙绝伦。不知近日能否有幸遇上宴会?我倒想聆听一番,开开眼界。”
“原来你喜欢听编钟?”贺兰澈认真思索,抓住了她话语间的关键,“小型家宴怕是请不动编钟。”
季临渊落下一子,解释道:“太乐署的编钟,只有祭祀、大婚及丧仪时才会动用……但凡广邀城中故旧,都得等这样的事由。并不多见。不过你若真想听,可安排去往太乐署聆听。”
长乐差点朝他们翻个白眼,季临渊是说一不二的人,怕是很快又要传令下去了。
那“丧仪”二字却立刻令贺兰澈的心思从棋盘里跳出来,他近日尤其忌讳:“大哥快去摸木头!不要乱说丧仪这种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