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给我大哥! 第125节(2 / 4)
“城中魏风遗重,有些重兵关卡去不得,仪礼上倒也无需太拘谨。你我身为晋国之人,看在药王谷与昭天楼的份上,便有小节不顾,邺城人也不会太计较——不过称呼上最好改一改。”
“乐儿,你应当听过季洵大将军当年救邺城于水火,城中老小的性命皆系于他一身,因而他的声望在百姓心中,可比镜无妄大人近年在京陵民众心中还高数倍。”
“邺王是旧朝的称呼,城主是咱们晋国的叫法。但在邺城中最好入乡随俗,不要称王上为城主,否则上下皆会不太高兴。更万万说不得一句不好的话,这里的人不比晋国处处尊崇药王,邺王便是他们的天。”
他知道长乐素来脾气怪,“似你对大哥呼来喝去的那套,可千万别用在邺王身上,既呛不得他,也开不得玩笑,即便邺王不怪罪,被外人知道也会很麻烦……”
“不过你无需担忧,王上私底下是位极好的人,素来亲和宽厚,否则也不会如此骄纵季雨芙,他看在昭天楼与药王谷的面上,一定会多加照拂你。”
还有一桩要紧事,贺兰澈压低声音。
“王上有个忌讳:大哥代行少城主之职,却未册封,他仍是虚称。你还是要称他长公子或殿下——绝不能当着邺王的面称他世子或少城主。”
这是最大的忌讳。
大哥多年前曾立一大功,有位营将夸祝长公子定能册封世子,提前恭声“少主”。岂料邺王听说后,登时震怒,以谋逆之名,罚那人八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
又罚大哥在祖宗祠堂跪了一夜,最后还是二哥哥和自己去求情才劝回的。
“他很讨厌你大哥?”长乐追问道。
贺兰澈没点头也没摇头。
“那为何又肯将军机大权交托于他,如此放权?”
恰逢那卖果子的爷爷往贺兰澈手里塞桔子,他选择借来这家的总角小童,笑问道:“我考考你,长公子的美德是什么?”
“长公子幼失母爱,孝顺王父,亲抚弱弟,教养胞妹,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还与您十分要好,谁不知道?”小童答道。
爷爷笑着拍他脑袋:“说得对呀,所以你要以长公子为榜样,时刻向他学习。”
小童郑重点头。
贺兰澈对着长乐摊手,露出“你看吧”的表情。
长乐带了一点点笑:“为何与你交好,也算他的美德?”
“你瞧方才咱们自街坊一路过来,学童阿婆阿爷守卒,哪个不对我言笑晏晏?”看来长乐没那么生气了,他靠近她些,骄傲道:“我在邺城之中,声望亦是不输林霁的!”
长乐:“……”
他重新正经起来:“自王上病后,逐渐将事务交由大哥协办,他每桩都尽心竭力,办得很好。因着民心所向,才慢慢放权于他。”贺兰澈声音渐低,“只是王上迷信命理,亲近归墟府,坚信‘天命王相’之说,唯恐影响邺城运道。因而大哥做得再好,王上也不肯册封他为世子、少城主。”
邺城上下即便再敬重季临渊,长公子身份再显贵,明面上也只能以“我”自称。
“那邺王喜欢什么。”
说起这个,贺兰澈无奈:“你若当着他的面,夸二哥哥有王者风范,王上会很高兴,甚至赏金子……不过大哥肯定会不高兴罢了。”
渐近金阙台,人影渐稀,气氛越发庄肃。
“我如何能见到邺王?”长乐最终心思又放回正事上。
她只当自己来为季临安治病,见到邺王是迟早之事。
贺兰澈却为难,不便再说,委婉道:“邺城不大,繁文缛节不算太重,朝会七日一开,多是大哥代行王事后禀报,或王上在屏风后听政。王上若要见咱们,大哥会安排。”
门口,却看见晨风大统领亲自迎接,“长公子已命我等候二位多日。请——” ↑返回顶部↑
“乐儿,你应当听过季洵大将军当年救邺城于水火,城中老小的性命皆系于他一身,因而他的声望在百姓心中,可比镜无妄大人近年在京陵民众心中还高数倍。”
“邺王是旧朝的称呼,城主是咱们晋国的叫法。但在邺城中最好入乡随俗,不要称王上为城主,否则上下皆会不太高兴。更万万说不得一句不好的话,这里的人不比晋国处处尊崇药王,邺王便是他们的天。”
他知道长乐素来脾气怪,“似你对大哥呼来喝去的那套,可千万别用在邺王身上,既呛不得他,也开不得玩笑,即便邺王不怪罪,被外人知道也会很麻烦……”
“不过你无需担忧,王上私底下是位极好的人,素来亲和宽厚,否则也不会如此骄纵季雨芙,他看在昭天楼与药王谷的面上,一定会多加照拂你。”
还有一桩要紧事,贺兰澈压低声音。
“王上有个忌讳:大哥代行少城主之职,却未册封,他仍是虚称。你还是要称他长公子或殿下——绝不能当着邺王的面称他世子或少城主。”
这是最大的忌讳。
大哥多年前曾立一大功,有位营将夸祝长公子定能册封世子,提前恭声“少主”。岂料邺王听说后,登时震怒,以谋逆之名,罚那人八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
又罚大哥在祖宗祠堂跪了一夜,最后还是二哥哥和自己去求情才劝回的。
“他很讨厌你大哥?”长乐追问道。
贺兰澈没点头也没摇头。
“那为何又肯将军机大权交托于他,如此放权?”
恰逢那卖果子的爷爷往贺兰澈手里塞桔子,他选择借来这家的总角小童,笑问道:“我考考你,长公子的美德是什么?”
“长公子幼失母爱,孝顺王父,亲抚弱弟,教养胞妹,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还与您十分要好,谁不知道?”小童答道。
爷爷笑着拍他脑袋:“说得对呀,所以你要以长公子为榜样,时刻向他学习。”
小童郑重点头。
贺兰澈对着长乐摊手,露出“你看吧”的表情。
长乐带了一点点笑:“为何与你交好,也算他的美德?”
“你瞧方才咱们自街坊一路过来,学童阿婆阿爷守卒,哪个不对我言笑晏晏?”看来长乐没那么生气了,他靠近她些,骄傲道:“我在邺城之中,声望亦是不输林霁的!”
长乐:“……”
他重新正经起来:“自王上病后,逐渐将事务交由大哥协办,他每桩都尽心竭力,办得很好。因着民心所向,才慢慢放权于他。”贺兰澈声音渐低,“只是王上迷信命理,亲近归墟府,坚信‘天命王相’之说,唯恐影响邺城运道。因而大哥做得再好,王上也不肯册封他为世子、少城主。”
邺城上下即便再敬重季临渊,长公子身份再显贵,明面上也只能以“我”自称。
“那邺王喜欢什么。”
说起这个,贺兰澈无奈:“你若当着他的面,夸二哥哥有王者风范,王上会很高兴,甚至赏金子……不过大哥肯定会不高兴罢了。”
渐近金阙台,人影渐稀,气氛越发庄肃。
“我如何能见到邺王?”长乐最终心思又放回正事上。
她只当自己来为季临安治病,见到邺王是迟早之事。
贺兰澈却为难,不便再说,委婉道:“邺城不大,繁文缛节不算太重,朝会七日一开,多是大哥代行王事后禀报,或王上在屏风后听政。王上若要见咱们,大哥会安排。”
门口,却看见晨风大统领亲自迎接,“长公子已命我等候二位多日。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