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楠舒了一口气,和周知行一起,上前将摔晕的连平绑起来,也不挖宝了,绑了人往派出所赶。财宝还是大家一起挖,才能说的清。
  又是连夜行动,三日后连平招供,田涛被释放,又一个灭门案告破。三日没回家,下班时两人特意去供销社买了个猪头,准备烀猪头讨好讨好三个熊孩子。
  谁知到家了才发现,家门口竟然被连平的家属围起来了,周围一圈儿的人在看热闹。最中心的女人就是连平的妻子,叫于仙草,旁边还有人上手拽她,于仙草就是不起。
  见两人回来,于仙草还哭上了,拍着大腿哭得不知道有多伤心:“那杀千刀的死了都不打紧,但凭什么小叔家的东西不给我们?我家孩子可是连安的侄儿,是姓连的!连家就剩我家娃继承香火了,东西就该给我们。”
  好嘛,这是盯上连安的家财了。男人杀人,女人和孩子图财,要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这夫妻俩也是绝配了。
  邻居们可算是长了见识,一个个指着女人说不出话。还是那个被村里人称作老支书傻闺女的人,跳着脚的骂:“你想要钱,找公安局的领导去啊,在人家周警官家门前坐着算怎么回事儿啊。你这是柿子专挑软的捏,无理取闹!”
  地上的女人梗着脖子不理,一遍遍重复:“那是我们连家的钱,就得还给连家。”
  这种情况就得报警了。好在大檐帽还是有震慑作用的,女人哭哭啼啼地被带走,家里终于清净下来。对于邻居的询问,姜楠和周知行能应付的就应付,应付不了的就呵呵笑,主打一个敷衍。
  终于回到家,关上门后两人赶紧开始烀猪头。这个是姜满城拿手的,做饭的时候,两人也没瞒着,将系统救人的说了。
  闻言,姜满城和陈金花只觉得庆幸,还有两个功能,许是还能再保姜楠和周知行两次。三个孩子回来时,见到父母,高兴的哇哇叫,黏人的不得了,睡觉都要一起睡,说什么也不肯回去。
  许是真的度过了危机,之后的严打,两人再没遇到危险。而经过严打,街面上风气为之一肃。大家出去都安心许多,不用担心半路被抢钱,或者漂亮姑娘天一黑,门都不敢出。
  观察了几天,姜满城和陈金花重操旧业,开始继续练摊。毛衣、呢子大衣、羽绒服,有时尚杂志熏陶,夫妻俩每次进货,都能引领京城潮流。
  八四年,恰逢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是要有大阅兵的,一开年,两人就格外忙,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今年京城的治安格外要紧,不容半点儿疏忽。
  不过一有时间,一家人白天还是会一起出去玩,陪老人孩子嘛。最常去的就是友谊商店了,如今潘家园假东西太多,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眼光,还是去友谊商店最合适。
  至于公园?那地方还是少去,为啥呢?如今气功热,跟疯了一样,满公园都是练气功的人,看着就怕人。躺地上的、趴着的、各种怪模怪样的都有,说实话,跟中了邪一样,渗人得很。
  傍晚的时间,两人就陪着孩子和父母出去遛弯儿。
  治安好了之后,连带的,小摊上卖假货的都少了,一家人偶尔也会买些鞋子、衣服。最多的还是蔬菜和水果,每次出去都不会空着手回家,总要买点儿什么才行。
  同一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穿越过的都知道,这时候去香港抄底房地产,绝对是赚的。可惜,一家子没关系搞到签证,就是去了,也没那么多钱抄底。姜满城和陈金花继续练摊,同时开始看铺子,想要开个服装店,风雨无阻地赚钱。
  等到八八年,心心念念的房产开发,在特区被提上日程。姜满城和陈金花去特区跑了一趟,回来却只字不提房地产开发的事儿。
  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陈金花才悄悄对姜楠和周知行道:“不行,根本批不到地。”是啊,什么时候,这都不是小老百姓想插手就能插手的行业。
  姜楠安慰道:“妈,咱们的服装店已经挺赚钱的了,而且还买了三个铺子,就是专门收租,都够后半辈子生活的了。您和爸就好好享受生活,不用为赚钱的事儿发愁。”
  姜满城在屋里听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想给闺女、孙子孙女赚下金山银山的,没想到空欢喜一场。好在闺女没怨他。
  同一年,京郊农房的院落里,发现至少五具尸体,东城区所有警力出动。姜楠检查尸体时,被不远处的凶手伏击,系统预警,付出了商城功能才保住命。
  而在周知行起身去追捕犯人时,谁也没有料到,凶手竟然是有枪的,姜楠牺牲了系统最后的吃瓜功能,才保住周知行的命。
  至此,系统所有功能都没了,彻底从姜楠身上剥离,姜楠失去了穿越以来一直陪伴她的系统。
  这日,回家路过花店,周知行特意进去买了花。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周知行安慰道:“别伤心,小统一定是去别的时空,找其他的宿主了。说不定以后还有个3.0宿主重生回来呢。”
  姜楠笑的有几分勉强:“是啊,希望吧。”
  也许,更有可能的,是她这个2.0宿主死后重生到另一个世界?
  姜楠看向周知行,说不定和这个1.0宿主一起,去见见3.0。想着想着,嘴角的笑舒展开,不再郁郁寡欢。
  她曾经和系统好好告别过,就在失去第一个功能的那一夜。那晚,主系统告诉她,楠木向阳而生,历经风雨,终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巨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