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70节(2 / 4)
众人定定看着冯革命,发现他面色竟然十分平静,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太可怕了,变态的心理,常人真是无法理解。
拿到了冯革命的口供,再加上法医的报告,各种物证口供齐全,灭门案算是告破了。十天内破灭门案,东城公安局在京城,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案子的余波不小,这两日回家,路上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讨论案子的人和声音。这个扬言,“那俩孩子肯定不是这大儿子的,虎毒还不食子呢,要是亲生的,怎么可能连孩子都杀!”
那个跟着信誓旦旦,“对,我也这么觉得,说不得是谁的呢。我记得当时警察问案的时候,好几个人都说,那小媳妇儿跟老公公那啥啥的,谁知道是不是......反正你们懂的。”
一个个口沫横飞的,仿佛当场看到过一般。
姜楠皱眉,她问过系统,冯革命都没认为媳妇儿跟弟弟、父亲有什么,这些人怎么就认定了呢?非得给杀人犯、给变态找个杀人的理由,是吧?难道就为了证明受害者有罪,该死?
世上就是有些人,天生恶人,生下来就怀着恶意,做坏事,单纯就是因为他们想做坏事,没有理由,单纯就是想作恶,这很难接受吗?
“对,与其相信有人单纯就是坏,还不如相信那人是有苦衷的。”周知行小声道,“单纯的恶,遇见了就得遭殃,躲都躲不过去,大家心里害怕。可要是有苦衷,那他们自认为是老好人,是能避免受害的。谁不想活的轻松些呢,这么想能让他们轻松,你有什么办法?”
他笑道:“好了,回家,好不容易正常上下班,早些回去,今儿吃完晚饭,说不得还能出来逛逛呢。茶茶他们好几天不出来了吧?”
姜楠回过神,笑道:“就是,都想出来玩呢,走吧。”
说着,突然眼前一亮,指着不远处的水果摊道:“水蜜桃和杏子!走,去买点儿。”
夏季嘛,正好是吃这两种水果的时节,两人跳下车,弯腰在摊位上挑拣。这两年,这种卖农产品的小摊越来越多,供销社的蔬果柜台已经是门可罗雀。
想想也知道,一样是花钱,这边的摊主都是笑脸相迎,那边供销社的销售员呢,恨不得下巴抬到天上去,对谁说话都没好气,谁爱去受这个气!反正摊位上的东西也不差,在哪儿买不是买。
见两人正付钱呢,旁边的邻居搭话了:“姜警官、周警官,那个灭门案你俩参与调查了没?真相是啥?那小媳妇儿是不是和老公公有一腿?”
没想到买东西也避不开这个问题,周知行接过小贩找过来的零钱,严肃脸道:“具体案情过几天会公布的,大家不要急。不过再说这些谣言,要是有人听到了告你们,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造谣传谣,也是犯罪,记好了。”
说着走回自行车旁,和姜楠并肩而行。身后的人群静了一瞬,很快切了一声,什么造谣传谣,就说几句闲话,还做警察的呢,净知道吓唬人。
姜楠和周知行回到家,文大妈已经准备好饭菜,买回来的桃子和杏十分受欢迎,姜茶三个当即吃了起来,围着父母二人说个不停。
一家人早早吃过饭,难得的出去转悠。姜茶、姜枳和周烨十分高兴,一路在前面叽叽喳喳,又是买零食又是要买小鞋子的,只是那鞋子看着好看,周知行只让孩子看了几眼,就让三人放下了。小摊上的鞋子,就是个面子光,估计穿上一天就得坏。
见三个孩子噘着嘴,等走远了,周知行才道:“小摊儿上买些吃食就行了,这些花大钱的东西,还是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靠谱。记得前几日牛奶奶买的鞋子吗?”
姜茶、姜枳和周烨刚还噘着嘴呢,此时咯咯咯笑起来,一个个抢着答:“记得,记得。”
牛奶奶就是那日丢钱的老太太了,虽然事后报了警,最后也没把钱包找回来。自此老太太可算是找到理由了,过日子更加抠搜,至今还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呢。
就是一这么节俭的老太太,前两天贪便宜,在小摊上花两块钱,抄底了小贩最后一双皮鞋。好家伙,上脚那日,正好下雨,还没走两步呢,皮鞋就跟开口笑似的,两只鞋都从前脚裂开,老太太差点儿摔个大马趴。低头一看,好家伙,鞋身和鞋底早早地分家单过了。
那小摊摊主又是最后一双了,那日之后再没来这里摆过摊。牛奶奶守了三天都没等到人,气得差点儿心脏病发。好在老伴儿牛爷爷没趁机落井下石,不然非气病了不可。
这事儿在附近传得很开,不然周知行也不能知道鞋子质量不好的事儿。姜楠摇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外乎如此。
正深沉着呢,眼尖地看到不远处有卖炸臭豆腐的。姜楠眼睛一亮,多少年没吃过这东西了,她赶紧拉着一大家子过去。如今卖吃食的小摊子最多,但卖臭豆腐的还不多见,姜楠一下子要了六杯,大家都尝尝嘛。
姜茶是个急性子,刚拿到手就尝起来,嘶哈嘶哈的,这辣椒蘸料还挺辣的,不过小丫头十分欣喜:“好吃哎,妈,这就是伟人曾经夸过的臭豆腐吧?”
“对。”姜楠也迫不及待吃起来,她不怕辣,只觉得蘸料调的正合适。姜枳和周烨也爱吃,两个小家伙合吃一碗,都快抢起来了,还是姜满城把手里的递过去,才罢休。陈金花和文大妈都觉得还行,只周知行臭讲究,坚决不吃这种有异味的食物。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一家子吃着,就他单看着吧,得,再找,就不信找不到他能吃的。走过没几个摊子,看到一卖枣糕的,远远就能闻见枣糕的香气。摊位前买的人可不少,这个问昨儿怎么没来,孩子想吃没买到,那个说其他地方都没你这儿的正宗。看来还是个有口碑的,这就很放心了,枣糕这东西又经放,姜楠干脆买了一斤半,懒得做饭了就吃这个,管饱味道又好。
周知行也不挑了,这枣糕软糯香甜的,他也是喜欢的。一家子正高高兴兴吃小吃呢,姜茶突然跳起来,左右地摆手:“琴琴姐,这儿,琴琴姐,你是来看我的吗?”
姚琴,就是那日姜楠发善心,解救的被摊主搜身的女孩儿了,如今跟在姚爷爷身后,拎着一个筐子,也高兴地冲这边挥手,小跑过来道:“茶茶,这是我家院子里的杏树结的杏子,可好吃了。你不是爱吃这个嘛,我就想着给你送过来,你看,都是熟透了的,可甜了。” ↑返回顶部↑
拿到了冯革命的口供,再加上法医的报告,各种物证口供齐全,灭门案算是告破了。十天内破灭门案,东城公安局在京城,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案子的余波不小,这两日回家,路上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讨论案子的人和声音。这个扬言,“那俩孩子肯定不是这大儿子的,虎毒还不食子呢,要是亲生的,怎么可能连孩子都杀!”
那个跟着信誓旦旦,“对,我也这么觉得,说不得是谁的呢。我记得当时警察问案的时候,好几个人都说,那小媳妇儿跟老公公那啥啥的,谁知道是不是......反正你们懂的。”
一个个口沫横飞的,仿佛当场看到过一般。
姜楠皱眉,她问过系统,冯革命都没认为媳妇儿跟弟弟、父亲有什么,这些人怎么就认定了呢?非得给杀人犯、给变态找个杀人的理由,是吧?难道就为了证明受害者有罪,该死?
世上就是有些人,天生恶人,生下来就怀着恶意,做坏事,单纯就是因为他们想做坏事,没有理由,单纯就是想作恶,这很难接受吗?
“对,与其相信有人单纯就是坏,还不如相信那人是有苦衷的。”周知行小声道,“单纯的恶,遇见了就得遭殃,躲都躲不过去,大家心里害怕。可要是有苦衷,那他们自认为是老好人,是能避免受害的。谁不想活的轻松些呢,这么想能让他们轻松,你有什么办法?”
他笑道:“好了,回家,好不容易正常上下班,早些回去,今儿吃完晚饭,说不得还能出来逛逛呢。茶茶他们好几天不出来了吧?”
姜楠回过神,笑道:“就是,都想出来玩呢,走吧。”
说着,突然眼前一亮,指着不远处的水果摊道:“水蜜桃和杏子!走,去买点儿。”
夏季嘛,正好是吃这两种水果的时节,两人跳下车,弯腰在摊位上挑拣。这两年,这种卖农产品的小摊越来越多,供销社的蔬果柜台已经是门可罗雀。
想想也知道,一样是花钱,这边的摊主都是笑脸相迎,那边供销社的销售员呢,恨不得下巴抬到天上去,对谁说话都没好气,谁爱去受这个气!反正摊位上的东西也不差,在哪儿买不是买。
见两人正付钱呢,旁边的邻居搭话了:“姜警官、周警官,那个灭门案你俩参与调查了没?真相是啥?那小媳妇儿是不是和老公公有一腿?”
没想到买东西也避不开这个问题,周知行接过小贩找过来的零钱,严肃脸道:“具体案情过几天会公布的,大家不要急。不过再说这些谣言,要是有人听到了告你们,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造谣传谣,也是犯罪,记好了。”
说着走回自行车旁,和姜楠并肩而行。身后的人群静了一瞬,很快切了一声,什么造谣传谣,就说几句闲话,还做警察的呢,净知道吓唬人。
姜楠和周知行回到家,文大妈已经准备好饭菜,买回来的桃子和杏十分受欢迎,姜茶三个当即吃了起来,围着父母二人说个不停。
一家人早早吃过饭,难得的出去转悠。姜茶、姜枳和周烨十分高兴,一路在前面叽叽喳喳,又是买零食又是要买小鞋子的,只是那鞋子看着好看,周知行只让孩子看了几眼,就让三人放下了。小摊上的鞋子,就是个面子光,估计穿上一天就得坏。
见三个孩子噘着嘴,等走远了,周知行才道:“小摊儿上买些吃食就行了,这些花大钱的东西,还是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靠谱。记得前几日牛奶奶买的鞋子吗?”
姜茶、姜枳和周烨刚还噘着嘴呢,此时咯咯咯笑起来,一个个抢着答:“记得,记得。”
牛奶奶就是那日丢钱的老太太了,虽然事后报了警,最后也没把钱包找回来。自此老太太可算是找到理由了,过日子更加抠搜,至今还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呢。
就是一这么节俭的老太太,前两天贪便宜,在小摊上花两块钱,抄底了小贩最后一双皮鞋。好家伙,上脚那日,正好下雨,还没走两步呢,皮鞋就跟开口笑似的,两只鞋都从前脚裂开,老太太差点儿摔个大马趴。低头一看,好家伙,鞋身和鞋底早早地分家单过了。
那小摊摊主又是最后一双了,那日之后再没来这里摆过摊。牛奶奶守了三天都没等到人,气得差点儿心脏病发。好在老伴儿牛爷爷没趁机落井下石,不然非气病了不可。
这事儿在附近传得很开,不然周知行也不能知道鞋子质量不好的事儿。姜楠摇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外乎如此。
正深沉着呢,眼尖地看到不远处有卖炸臭豆腐的。姜楠眼睛一亮,多少年没吃过这东西了,她赶紧拉着一大家子过去。如今卖吃食的小摊子最多,但卖臭豆腐的还不多见,姜楠一下子要了六杯,大家都尝尝嘛。
姜茶是个急性子,刚拿到手就尝起来,嘶哈嘶哈的,这辣椒蘸料还挺辣的,不过小丫头十分欣喜:“好吃哎,妈,这就是伟人曾经夸过的臭豆腐吧?”
“对。”姜楠也迫不及待吃起来,她不怕辣,只觉得蘸料调的正合适。姜枳和周烨也爱吃,两个小家伙合吃一碗,都快抢起来了,还是姜满城把手里的递过去,才罢休。陈金花和文大妈都觉得还行,只周知行臭讲究,坚决不吃这种有异味的食物。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一家子吃着,就他单看着吧,得,再找,就不信找不到他能吃的。走过没几个摊子,看到一卖枣糕的,远远就能闻见枣糕的香气。摊位前买的人可不少,这个问昨儿怎么没来,孩子想吃没买到,那个说其他地方都没你这儿的正宗。看来还是个有口碑的,这就很放心了,枣糕这东西又经放,姜楠干脆买了一斤半,懒得做饭了就吃这个,管饱味道又好。
周知行也不挑了,这枣糕软糯香甜的,他也是喜欢的。一家子正高高兴兴吃小吃呢,姜茶突然跳起来,左右地摆手:“琴琴姐,这儿,琴琴姐,你是来看我的吗?”
姚琴,就是那日姜楠发善心,解救的被摊主搜身的女孩儿了,如今跟在姚爷爷身后,拎着一个筐子,也高兴地冲这边挥手,小跑过来道:“茶茶,这是我家院子里的杏树结的杏子,可好吃了。你不是爱吃这个嘛,我就想着给你送过来,你看,都是熟透了的,可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