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69节(1 / 4)
大爷想了想,不确定道:“额,我记得影子短短的,不到半米长?我也不确定,这个胡同没猫狗,也没人养鸡,我也没听到这些小东西的叫声。”
周知行点头,影子很短,那就是大概月上中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他又看向众人,问道:“大爷大妈,你们还有谁晚上起夜过?有没有看到什么不寻常的?任何事都可以,只管说,我们会调查的。”
大爷大妈们低着头沉思,一个穿黑色老头衫的大爷道:“我好像看到一个人影,跑得可快了,嗖一下就没影儿了,我以为看错了,刚才就没提过。”
周知行立即重视起来,问道:“身影大概多高?有什么特征?”
黑衫大爷沉思,良久道:“跟你差不多高,比你要壮,平头,好像是光膀子穿大裤衩,我没怎么看清,不太记得了。”
“你一说我想起来了。”后面的一名绿上衣大妈挤进来,高声道,“我也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甄怜她哥甄涛往冯家走,当时我还好奇呢,心说大晚上的怎么去妹夫家,不过当时急着上厕所,就没问,出来也忘了这茬儿了。”
周知行立刻问:“大妈,您确定您看到的是甄怜的大哥?”
大妈点点头:“确定,那小子经常来这边,我认得出来。”
“对,甄涛经常来,我们都认识。”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嫌疑人,周知行将此人记上,问众人:“甄涛是什么样的人?他经常来冯家吗?主要是来做什么的?”
挤进来的绿上衣大妈道:“来借钱呗,甄涛是做小生意的,当时没本钱,还是冯家借的钱呢。知道妹子这里有钱,如今还三天两头地过来缠磨。冯家父母刚开始还借一点儿,可甄涛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材料,别人做生意都赚钱,可甄涛做生意竟然亏钱!你们说这多稀奇,如今做生意还有赔钱的。”
她语气十分的不屑:“前面的钱不还,后面还想借更多,就算冯家父母不是啥好人,可不再借钱给甄涛这事儿,不能怪那老两口。是谁都不会借的,警察同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周知行点点头,这个甄涛得仔细查问。又问了几个问题,见大家说来说去都是车轱辘话了,便起身离开。进到院子里,见甄母木呆呆地坐着,他走过去道:“甄大妈,您儿子甄涛呢?我们有事儿要问他。”
甄母也正被人问话呢,闻言抬起头,良久才道:“找涛儿做什么?他要做生意,在动批忙着呢。你......你不会怀疑是涛儿做的吧?不可能,涛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他......”
周知行赶忙安慰道:“不是的,就是正常问话。您别急,这么大的案子,所有认识死者的亲属好友,就是同事,我们都会问一遍的。”
甄母这才松口气,将甄涛卖货的地址告诉了周知行。动批是京城动物园批发市场的简称,算是小商贩们自发形成的集市。按说在那里做生意,应该不存在亏本的情况。周知行不动声色,点点头,低声跟刑明说了情况,带着人朝动批而去。
倒了两趟公交,又走了一段儿,找到地方才知道,甄涛今天根本没出摊。
这是跑了?周知行带着人,急忙往甄家赶。甄家在京郊农村,目前一家子还是农村户口。家里大门开着,甄涛的媳妇儿孩子都在,就是不见甄涛的人影儿。周知行问甄涛媳妇儿,她还迷糊呢:“出摊了啊,一早就走了。”
周知行不动声色,要了两张甄涛的照片,说是要对个体户存档。甄涛媳妇儿也不懂这些,乖乖交了照片,客气地把人送出去。
一出来,周知行赶紧派两人回公安局,回去就说明情况,第一时间往火车站、汽车站打电话,让那里的工作人员帮忙留意找人。其他人则立即赶往火车站、汽车站,得去送照片呀,让人家帮着留意,起码得让人家知道,这人长什么样儿吧。
满京城忙活了一天,走出最后一个汽车站时,太阳都快下山了。周知行松了松领口,还得回公安局,这么大的案子,再晚都要开案情通报会的。正走出大门下楼梯呢,一名工作人员追出来,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眉眼舒展,一看就是十分爽朗的性子。她叫住人,道:“周警官,那什么,我突然想起来,我今儿下午的时候好像见过这个人。”
周知行眼神儿冒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女人笑笑,自我介绍道:“我姓柳,是汽车站卖票的。今儿上午,大概是十点多吧,这个人来买去昌城的汽车票。我们车站一天有两趟去昌城的班次,上午九点一趟,下午三点一趟。我记得那人买的是今天下午三点的,应该是坐车去昌城了。从咱们京城到昌城大概两个半小时,估计他现在已经到昌城了。”
周知行忙问:“请问你为什么记得他?当时是有什么事儿吗?”
女人笑了:“那什么,我来上班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在汽车站门口卖衣服,我看那衣服颜色挺鲜艳的,还挑了挑,不过没发现喜欢的,什么都没买就走了。谁知道十点多了,这人来买车票,我多看了几眼,记住了。不过这一天忙忙叨叨的,我已经忘了这事儿了,还是下班的时候,有同事提着新衣服回去,我才想起来,这不,赶过来跟你说一声。”
这就对上了,甄涛媳妇儿说他去出摊儿了,那必是带着货物出门的。在汽车站门口摆摊卖衣服,顺便筹集路费,是甄涛能做出来的事儿。从冯家邻居的言语里就能判断出,这是个有小聪明,却不会和人处关系的人。
守着冯家老两口这两个棉纺厂的领导,却只想着借钱,不想着借鸡生蛋,不知是聪明,还是愚蠢。不过这人又有胆子练摊,是个十分矛盾的人。
周知行冲售票员点点头,表示了感谢,这才带着人赶回公安局。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东城公安局灯火通明,刑事调查科、法医科都没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尸体,尸检都得不少时间,是以大家都没下班。
刑事调查科的大会议室里,刑明眉头紧锁,站在白板前,凝神看着一个个名字和线条。只见白板上如蜘蛛网一般,画得乱糟糟的,估计也就刑明能看懂了。大家四散着坐开,小声地讨论着案情。
周知行他们组是最后一个回来的,同事们已经帮着泡了方便面。众人一到,刑明示意他们边吃东西边听大家说。 ↑返回顶部↑
周知行点头,影子很短,那就是大概月上中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他又看向众人,问道:“大爷大妈,你们还有谁晚上起夜过?有没有看到什么不寻常的?任何事都可以,只管说,我们会调查的。”
大爷大妈们低着头沉思,一个穿黑色老头衫的大爷道:“我好像看到一个人影,跑得可快了,嗖一下就没影儿了,我以为看错了,刚才就没提过。”
周知行立即重视起来,问道:“身影大概多高?有什么特征?”
黑衫大爷沉思,良久道:“跟你差不多高,比你要壮,平头,好像是光膀子穿大裤衩,我没怎么看清,不太记得了。”
“你一说我想起来了。”后面的一名绿上衣大妈挤进来,高声道,“我也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甄怜她哥甄涛往冯家走,当时我还好奇呢,心说大晚上的怎么去妹夫家,不过当时急着上厕所,就没问,出来也忘了这茬儿了。”
周知行立刻问:“大妈,您确定您看到的是甄怜的大哥?”
大妈点点头:“确定,那小子经常来这边,我认得出来。”
“对,甄涛经常来,我们都认识。”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嫌疑人,周知行将此人记上,问众人:“甄涛是什么样的人?他经常来冯家吗?主要是来做什么的?”
挤进来的绿上衣大妈道:“来借钱呗,甄涛是做小生意的,当时没本钱,还是冯家借的钱呢。知道妹子这里有钱,如今还三天两头地过来缠磨。冯家父母刚开始还借一点儿,可甄涛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材料,别人做生意都赚钱,可甄涛做生意竟然亏钱!你们说这多稀奇,如今做生意还有赔钱的。”
她语气十分的不屑:“前面的钱不还,后面还想借更多,就算冯家父母不是啥好人,可不再借钱给甄涛这事儿,不能怪那老两口。是谁都不会借的,警察同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周知行点点头,这个甄涛得仔细查问。又问了几个问题,见大家说来说去都是车轱辘话了,便起身离开。进到院子里,见甄母木呆呆地坐着,他走过去道:“甄大妈,您儿子甄涛呢?我们有事儿要问他。”
甄母也正被人问话呢,闻言抬起头,良久才道:“找涛儿做什么?他要做生意,在动批忙着呢。你......你不会怀疑是涛儿做的吧?不可能,涛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他......”
周知行赶忙安慰道:“不是的,就是正常问话。您别急,这么大的案子,所有认识死者的亲属好友,就是同事,我们都会问一遍的。”
甄母这才松口气,将甄涛卖货的地址告诉了周知行。动批是京城动物园批发市场的简称,算是小商贩们自发形成的集市。按说在那里做生意,应该不存在亏本的情况。周知行不动声色,点点头,低声跟刑明说了情况,带着人朝动批而去。
倒了两趟公交,又走了一段儿,找到地方才知道,甄涛今天根本没出摊。
这是跑了?周知行带着人,急忙往甄家赶。甄家在京郊农村,目前一家子还是农村户口。家里大门开着,甄涛的媳妇儿孩子都在,就是不见甄涛的人影儿。周知行问甄涛媳妇儿,她还迷糊呢:“出摊了啊,一早就走了。”
周知行不动声色,要了两张甄涛的照片,说是要对个体户存档。甄涛媳妇儿也不懂这些,乖乖交了照片,客气地把人送出去。
一出来,周知行赶紧派两人回公安局,回去就说明情况,第一时间往火车站、汽车站打电话,让那里的工作人员帮忙留意找人。其他人则立即赶往火车站、汽车站,得去送照片呀,让人家帮着留意,起码得让人家知道,这人长什么样儿吧。
满京城忙活了一天,走出最后一个汽车站时,太阳都快下山了。周知行松了松领口,还得回公安局,这么大的案子,再晚都要开案情通报会的。正走出大门下楼梯呢,一名工作人员追出来,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眉眼舒展,一看就是十分爽朗的性子。她叫住人,道:“周警官,那什么,我突然想起来,我今儿下午的时候好像见过这个人。”
周知行眼神儿冒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女人笑笑,自我介绍道:“我姓柳,是汽车站卖票的。今儿上午,大概是十点多吧,这个人来买去昌城的汽车票。我们车站一天有两趟去昌城的班次,上午九点一趟,下午三点一趟。我记得那人买的是今天下午三点的,应该是坐车去昌城了。从咱们京城到昌城大概两个半小时,估计他现在已经到昌城了。”
周知行忙问:“请问你为什么记得他?当时是有什么事儿吗?”
女人笑了:“那什么,我来上班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在汽车站门口卖衣服,我看那衣服颜色挺鲜艳的,还挑了挑,不过没发现喜欢的,什么都没买就走了。谁知道十点多了,这人来买车票,我多看了几眼,记住了。不过这一天忙忙叨叨的,我已经忘了这事儿了,还是下班的时候,有同事提着新衣服回去,我才想起来,这不,赶过来跟你说一声。”
这就对上了,甄涛媳妇儿说他去出摊儿了,那必是带着货物出门的。在汽车站门口摆摊卖衣服,顺便筹集路费,是甄涛能做出来的事儿。从冯家邻居的言语里就能判断出,这是个有小聪明,却不会和人处关系的人。
守着冯家老两口这两个棉纺厂的领导,却只想着借钱,不想着借鸡生蛋,不知是聪明,还是愚蠢。不过这人又有胆子练摊,是个十分矛盾的人。
周知行冲售票员点点头,表示了感谢,这才带着人赶回公安局。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东城公安局灯火通明,刑事调查科、法医科都没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尸体,尸检都得不少时间,是以大家都没下班。
刑事调查科的大会议室里,刑明眉头紧锁,站在白板前,凝神看着一个个名字和线条。只见白板上如蜘蛛网一般,画得乱糟糟的,估计也就刑明能看懂了。大家四散着坐开,小声地讨论着案情。
周知行他们组是最后一个回来的,同事们已经帮着泡了方便面。众人一到,刑明示意他们边吃东西边听大家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