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3)
苏静蘅抱着小黄跟自己比划比划,觉得还是小黄胖得更明显一点,它娘个儿高力气大,是个看家护院的好手,平日一叫起来更狼吼一样,它以后一定会长得比它娘还高大强壮。
想到这儿苏静蘅又有些欣慰,抱着小黄出家门,说:“走,带你去找你娘去!”
冬天犯懒,不喜欢干活,她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带着小黄到村里的溜达。
绣坊还有两天就要开工了,原先觉得日子过得百无聊赖,临近回绣坊,一下子觉得有意思起来,恨不得在多放二十天的假,让她在家里继续过百无聊赖的日子。
宁知序收拾好家里之后骑上阿毛去宜村拿药,老道士抱怨他交给他的事太难,神仙也做不到,嘴上怪他给自己添麻烦,实际还是兢兢业业帮他调药。
送来的紫雾叶有限,暂先试着,看有没有效果,视情况再做调整。
宁知序跟他说年后太阳出来,天气暖些他便要离家北上,最好在上路之前将备用的药都调出来,以防之后路上用到。
老道士闻言稀奇道:“北上?北上去哪?要做什么?你别怪老道士我话多,没有要冒犯你的意思,只是你这情况实在不适合行路,除非老道士我跟着——”
宁知序问:“那您愿意跟着我们一块去吗?”
老道士毫不留情一口回绝:“当然不愿意!当我闲啊?要我跟着伺候你的身子,得给钱!你宁家府医一个月多少月钱就给我多少,再包我和我徒弟的吃住*,不然我才不跟着你去!”
宁知序算算他身上的钱,再想想宁家府医一个月的月钱,摇摇头。
虽然身上有些存款,但一路上养四个活人还是有些难,从这儿到京城大概要走一个月,去一趟,回来一趟,吃饭住店行路,开销太大。
还是算了。
他回去把这话说给苏静蘅听,苏静蘅立刻说:“你傻呀?拿着信物去,是认亲的,要是真认上,会让你没钱回来吗?要是认不上,嗯,大约也没命回来了。”
宁知序:“……”
他想她说的也对,若是能认上还担心钱的事?若是认不上,自然,也不可能让苏静蘅跟着他一块犯险,还是要留点钱给她,到时候投奔在京城的表哥——
宁知序出神的时候脑门挨了苏静蘅一筷子,吃痛叫出声,苏静蘅问:“你想什么呢?”
“没什么。”
他装傻子努力刨饭,吃过了扔下碗筷说,“那等下次去我就跟他说,给钱给他,叫他同我们一块走。”
“你真是傻。”
苏静蘅给小黄的碗填了块肉,道,“凭我们两个一点门路都没有,到那儿也找不到认亲的门,而且这事还说不定呢,若是出了差错,我们两个人的脑袋就要交代在那儿了,给我几天时间,我再替你打听打听,等确定了,有人能投靠,依着别人比只仗着我们自己力量好。”
“找谁打听?”
“你就是傻。”
苏静蘅说,“找齐老爷啊!我跟他夫人见过几面,他夫人可喜欢我了,找机会我去齐老宅子里打听,还有老道士在,把这事说准了,就找齐老帮忙,他是个极为正派的人,在京城认识的人还多,够做我们的靠山了。”
这样。
宁知序点头,夸她:“还是娘子想得周全。”
夸赞的话落在苏静蘅耳朵里,叫她十分高兴,忙说:“再夸些再夸些!我喜欢听。”
宁知序于是用油嘴滑舌的腔调将他肚子里所有用来夸人的话都翻出来,从苏静蘅的脚,夸到苏静蘅的头发丝,听得她如沐春风,浑身舒坦。
绣坊开门前一日,苏静蘅去明光寺拜佛,这次没见到明觉他娘和弟弟,外面卖香的贩子换了几个,她向新来的贩子打听,小贩便说:“那个女人早不来了!带着儿子回家去了,她儿子到了念书的年纪,要入学塾读书,开春就去洛门书院,以后大概都不来了,这几年攒的钱够她做点其他的小本生意,嗯,听说好像在城西搭了个棚,卖些酒茶。”
洛门书院…… ↑返回顶部↑
想到这儿苏静蘅又有些欣慰,抱着小黄出家门,说:“走,带你去找你娘去!”
冬天犯懒,不喜欢干活,她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带着小黄到村里的溜达。
绣坊还有两天就要开工了,原先觉得日子过得百无聊赖,临近回绣坊,一下子觉得有意思起来,恨不得在多放二十天的假,让她在家里继续过百无聊赖的日子。
宁知序收拾好家里之后骑上阿毛去宜村拿药,老道士抱怨他交给他的事太难,神仙也做不到,嘴上怪他给自己添麻烦,实际还是兢兢业业帮他调药。
送来的紫雾叶有限,暂先试着,看有没有效果,视情况再做调整。
宁知序跟他说年后太阳出来,天气暖些他便要离家北上,最好在上路之前将备用的药都调出来,以防之后路上用到。
老道士闻言稀奇道:“北上?北上去哪?要做什么?你别怪老道士我话多,没有要冒犯你的意思,只是你这情况实在不适合行路,除非老道士我跟着——”
宁知序问:“那您愿意跟着我们一块去吗?”
老道士毫不留情一口回绝:“当然不愿意!当我闲啊?要我跟着伺候你的身子,得给钱!你宁家府医一个月多少月钱就给我多少,再包我和我徒弟的吃住*,不然我才不跟着你去!”
宁知序算算他身上的钱,再想想宁家府医一个月的月钱,摇摇头。
虽然身上有些存款,但一路上养四个活人还是有些难,从这儿到京城大概要走一个月,去一趟,回来一趟,吃饭住店行路,开销太大。
还是算了。
他回去把这话说给苏静蘅听,苏静蘅立刻说:“你傻呀?拿着信物去,是认亲的,要是真认上,会让你没钱回来吗?要是认不上,嗯,大约也没命回来了。”
宁知序:“……”
他想她说的也对,若是能认上还担心钱的事?若是认不上,自然,也不可能让苏静蘅跟着他一块犯险,还是要留点钱给她,到时候投奔在京城的表哥——
宁知序出神的时候脑门挨了苏静蘅一筷子,吃痛叫出声,苏静蘅问:“你想什么呢?”
“没什么。”
他装傻子努力刨饭,吃过了扔下碗筷说,“那等下次去我就跟他说,给钱给他,叫他同我们一块走。”
“你真是傻。”
苏静蘅给小黄的碗填了块肉,道,“凭我们两个一点门路都没有,到那儿也找不到认亲的门,而且这事还说不定呢,若是出了差错,我们两个人的脑袋就要交代在那儿了,给我几天时间,我再替你打听打听,等确定了,有人能投靠,依着别人比只仗着我们自己力量好。”
“找谁打听?”
“你就是傻。”
苏静蘅说,“找齐老爷啊!我跟他夫人见过几面,他夫人可喜欢我了,找机会我去齐老宅子里打听,还有老道士在,把这事说准了,就找齐老帮忙,他是个极为正派的人,在京城认识的人还多,够做我们的靠山了。”
这样。
宁知序点头,夸她:“还是娘子想得周全。”
夸赞的话落在苏静蘅耳朵里,叫她十分高兴,忙说:“再夸些再夸些!我喜欢听。”
宁知序于是用油嘴滑舌的腔调将他肚子里所有用来夸人的话都翻出来,从苏静蘅的脚,夸到苏静蘅的头发丝,听得她如沐春风,浑身舒坦。
绣坊开门前一日,苏静蘅去明光寺拜佛,这次没见到明觉他娘和弟弟,外面卖香的贩子换了几个,她向新来的贩子打听,小贩便说:“那个女人早不来了!带着儿子回家去了,她儿子到了念书的年纪,要入学塾读书,开春就去洛门书院,以后大概都不来了,这几年攒的钱够她做点其他的小本生意,嗯,听说好像在城西搭了个棚,卖些酒茶。”
洛门书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