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就够了!
  不过——
  “明年你可一定要来!明年我一定比现在还好!”他扯着嗓子喊道,生怕宁知序爽约不肯来。
  “好。”
  宁知序笑吟吟点头,牵起苏静蘅的手跟她一块下山。
  天上星子点点,山间一轮明月,不点灯也能看得清山路。
  两个人一开口说话,嘴巴就往外吐白气,在缥缈仙气之中,无意中对视一眼,随即笑个不停,鼻子两个孔也往外冒热气,越看越好笑,宁知序揣着苏静蘅的手,嫌不够,干脆弯腰说:“快到我身上来,省得你走路了。”
  苏静蘅不客气地趴在他背上,两手揣在脖子里,冻得他吱哇乱叫。
  一路小跑着回家,点好炉子烧点热水灌好汤婆子塞在被子里,再拿些零嘴放到床边桌上,一切准备就绪,洗漱好上床,便是软绵绵,热乎乎的窝,床帐一放,脑袋挨着脑袋脚挨着脚,又开始说一些闷在心里一整天,只能跟对方才能说的私话。
  缠缠绵绵地接吻,像猫儿狗儿偎在主人身边一样互相蹭着彼此,偶尔踢一阵被子,起身理理被角,再躺下,苏静蘅说:“明儿去看戏!看我绣的衣裳穿在名角儿身上!班主带着班子唱个年尾再唱个年初,后面就要到其他地方去,祝他这场戏唱得火热些,最好唱到京城里面去,也带我绣的衣裳见见世面。”
  “已经定了?用你绣的那件?”
  “没说。”
  苏静蘅不在意,“那件衣裳不大一样,繁复得很,首场用一件,效果好的话,便是带着第一场的绣娘一块出名,至于另一件么,做备用,一样的价一块收下了,以后也是有机会上台的,我没看另一件是什么样,不过听老班主说两件颜色稍有些不一样,一个艳些,一个淡些,远看看不出差别,在太阳底下细看,能看出不同,我自然是认得我做的那件的,明天用哪件去看看就知道了。”
  两边用的针线材料大概一样,但不同的绣娘用的绣线颜色不一样也很正常,红有大红和粉红,黄有明黄跟杏黄,天下诸多色彩,不同的人取色一般不会一样,照着老班主给的样子要求绣,一种颜色一个选了淡些的针线,一个选了艳些的,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苏静蘅猜她那件相比起来应该是艳丽一些,因在戏里做礼服的用处,主人公身份又非同寻常,用色就稍微明亮大胆了一点,这样站在台上看起来会更加吸睛。
  宁知序没有怀疑,道:“老班主叫你去看的?”
  “嗯。”
  “那一定是先用你那件。”
  “两边都请了。”
  “那也一定是先用你那件。”
  苏静蘅忍不住笑道:“你怎么信我?”
  “我不信你那信谁?”
  “嗯哼。”
  这话挺中听。
  “这件衣裳费了多少心神只有我自己知道。”她说,“从来没有一件衣裳让我绣什么活都不接,专心绣几个月的,原本是想跟叶娘子他们好好比一比,一定要把他们比下去,可交货那天我忽然就没有这种想法了,用心做的衣裳,从做完那天就不完全属于我了,拿了钱,办好了事,剩下来怎么选,还是看戏中人做决定吧。”
  做衣裳,也要知道那戏里讲的是什么故事,每日休息的工夫找老道士问药的进展,再听他这个活了几十年,从太平年活到战时,又从战时活到太平年的人讲故事,倒涨了不少的见识。
  活到如今这个年纪,走遍大江南北,认识过形形色色的人,老道士听说的故事比她吃过的米饭还多,问起那所谓的亭谷之战,除了从说书先生嘴里打听,也就只有他能讲明白那事,更别说他跟那位当过大官,接过圣旨的齐老有交情,对于这种朝廷指派的御敌之战,知道的内情自然比其他人要多一点。
  苏静蘅想想要从哪里开始跟他说,却又怕说多了,明天看戏会觉得没意思,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与秦明希聊天时听到的消息,问宁知序:“你娘是那里的人吧?还有你爹,会不会是亭谷人?”
  第79章
  “为什么这么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