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3)
苏静蘅说得没错,宁知序这一趟回去,果然比先前还要惦记她,如果说原本是觉得她有了个好归处,没他的日子过得照样开心,现在看了她每天的吃食,就觉得她日日都在受苦。
一定是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干活,早上只能吃一碗稀粥和一个干窝窝头,中午和晚上就吃野菜和粗米饭充饥,说不定觉都睡不好,会被饿醒,就是这样,还要卖力干活,一双眼睛整日对着那被劈成八股十二股十六股的细线,头疼了没人替她按,眼睛酸了也没人替她揉。
这算什么好归宿?
待在他身边虽然会有其他的麻烦,但至少饿不着肚子。
为这事他辗转难眠了几夜,一边觉得苏静蘅日子过得辛苦,另一边又为别人能照顾他而自己不能伴在她身边而觉得抓心挠肝地着急与气愤。
白日村里叫他去划龙舟,为给自己找些事情做,逼迫自己莫要多想,他划得简直卖力,一上船二话不说把桨甩得飞起,李和薪看得目瞪口呆,半天得出个结论:这一定是为苏静蘅做的!他要在端午龙舟赛上拿第一讨她欢心!
只可惜他们村年年倒数,今年就算加他一个,也没希望拿第一,队伍里的其他人根本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参加比赛只是讨个节日的喜庆和欢愉。
他回家把这事说给元渺听,元渺问:“那你划得卖力不卖力呀?”
李和薪顿觉给自己挖了个坑,忙说:“卖力卖力!”
元渺又问:“那是他卖力还是你卖力呀?”
李和薪自然说:“是我卖力。”
元渺就笑:“那明天告诉阿蘅她相公划龙舟划得没你好。”
李和薪于是改口:“那还是他卖力些。”
当夜就没能上床,第二天再与大家伙会合,划得比宁知序还要卖力三分。
除了他们俩,李和煦对这件事也十分上心,不为其他,因为今年队里的鼓手是李良月。
身为洛地龙舟赛第一个女鼓手,若是照往年那样拿了倒数第一,那些空长脑子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人见了不知道会怎么编排,他不指望着这次能拿第一,但好歹不要拿倒数第一,这样有个垫底的,若有人嘲他们,最后一名自会为他们冲锋陷阵。
于是他们三个一个为了排解烦恼化悲愤为力气,一个为了晚上回家能睡床,另一个在心上人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努力,号子喊得一声比一声响,短短两日整个船队的气氛都被调动起来。
李良月站在船头对此颇为满意,去见苏静蘅的时候也把这件事说给她听。
第52章
二人在一块猜宁知序何时会给苏静蘅送粽子来。
算着日子,也就这两天,果不其然,李良月回去的第二天,就遇见宁知序在山间采箬叶,他每隔一日送些货给成岩托他代自己售卖,提成从二十之一提到十之一,昌老伯那儿的提成也一块提,剩下的时间便琢磨着供货、龙舟赛,以及下次去见苏静蘅时该给她带些什么吃食的事。
每天一睁眼就是干活,想一个不能想的人,照他的性子,遇见李良月本不该主动与她说话,可看见她一身行装,早上出门时背篓里装了满满的货,下午回来便已空了,既然不是去洛城,那一定是宜村,于是没忍住叫住她,欲言又止问了问绣坊的事,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才放心。
端午佳节,准备早的人家四月中旬就开始包粽子吃,他做的迟一点,临着五月了才开始做,前一天在自家院子门口包粽子,咸的甜的各包了一些,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上锅煮,趁着热乎送到宜村去,除了苏静蘅那份,只留了几个给自己,剩下来的都分给绣坊的绣娘去了。
满绣坊的姑娘都为自己收到一个年轻又俊朗的公子做的粽子而感到兴奋,夸他手巧,做的粽子打的花结都跟别人的不一样,又为这样好的公子已经有了心仪之人而感到可惜,一边感谢苏静蘅,说自己沾了她的光白吃到她家的粽子,另一边问她为什么不早点来这里,要是早些来,说不准这时候已经能做一家人了。
苏静蘅只是笑笑不说话,空闲的时候就拉着宁知序躲在绣坊大门口的阴影里面一起吃粽子,吃了肉粽夸好吃,然后说:“咦?甜粽是什么味道来着?”
吃一口蜜枣粽,也夸好吃,然后又说:“咦?肉粽是什么味道来着?”
就这样一口肉粽一口蜜枣粽吃个不停。
吃完了突发奇想问:“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咸的,你说为什么没人把咸肉和蜜枣包在一块呢?这样像我们这种咸甜都爱吃的岂不是有福了?”
“天啊。”
宁知序被逗笑,说,“哪有你这样吃的,放在一块儿味道多怪。” ↑返回顶部↑
一定是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干活,早上只能吃一碗稀粥和一个干窝窝头,中午和晚上就吃野菜和粗米饭充饥,说不定觉都睡不好,会被饿醒,就是这样,还要卖力干活,一双眼睛整日对着那被劈成八股十二股十六股的细线,头疼了没人替她按,眼睛酸了也没人替她揉。
这算什么好归宿?
待在他身边虽然会有其他的麻烦,但至少饿不着肚子。
为这事他辗转难眠了几夜,一边觉得苏静蘅日子过得辛苦,另一边又为别人能照顾他而自己不能伴在她身边而觉得抓心挠肝地着急与气愤。
白日村里叫他去划龙舟,为给自己找些事情做,逼迫自己莫要多想,他划得简直卖力,一上船二话不说把桨甩得飞起,李和薪看得目瞪口呆,半天得出个结论:这一定是为苏静蘅做的!他要在端午龙舟赛上拿第一讨她欢心!
只可惜他们村年年倒数,今年就算加他一个,也没希望拿第一,队伍里的其他人根本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参加比赛只是讨个节日的喜庆和欢愉。
他回家把这事说给元渺听,元渺问:“那你划得卖力不卖力呀?”
李和薪顿觉给自己挖了个坑,忙说:“卖力卖力!”
元渺又问:“那是他卖力还是你卖力呀?”
李和薪自然说:“是我卖力。”
元渺就笑:“那明天告诉阿蘅她相公划龙舟划得没你好。”
李和薪于是改口:“那还是他卖力些。”
当夜就没能上床,第二天再与大家伙会合,划得比宁知序还要卖力三分。
除了他们俩,李和煦对这件事也十分上心,不为其他,因为今年队里的鼓手是李良月。
身为洛地龙舟赛第一个女鼓手,若是照往年那样拿了倒数第一,那些空长脑子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人见了不知道会怎么编排,他不指望着这次能拿第一,但好歹不要拿倒数第一,这样有个垫底的,若有人嘲他们,最后一名自会为他们冲锋陷阵。
于是他们三个一个为了排解烦恼化悲愤为力气,一个为了晚上回家能睡床,另一个在心上人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努力,号子喊得一声比一声响,短短两日整个船队的气氛都被调动起来。
李良月站在船头对此颇为满意,去见苏静蘅的时候也把这件事说给她听。
第52章
二人在一块猜宁知序何时会给苏静蘅送粽子来。
算着日子,也就这两天,果不其然,李良月回去的第二天,就遇见宁知序在山间采箬叶,他每隔一日送些货给成岩托他代自己售卖,提成从二十之一提到十之一,昌老伯那儿的提成也一块提,剩下的时间便琢磨着供货、龙舟赛,以及下次去见苏静蘅时该给她带些什么吃食的事。
每天一睁眼就是干活,想一个不能想的人,照他的性子,遇见李良月本不该主动与她说话,可看见她一身行装,早上出门时背篓里装了满满的货,下午回来便已空了,既然不是去洛城,那一定是宜村,于是没忍住叫住她,欲言又止问了问绣坊的事,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才放心。
端午佳节,准备早的人家四月中旬就开始包粽子吃,他做的迟一点,临着五月了才开始做,前一天在自家院子门口包粽子,咸的甜的各包了一些,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上锅煮,趁着热乎送到宜村去,除了苏静蘅那份,只留了几个给自己,剩下来的都分给绣坊的绣娘去了。
满绣坊的姑娘都为自己收到一个年轻又俊朗的公子做的粽子而感到兴奋,夸他手巧,做的粽子打的花结都跟别人的不一样,又为这样好的公子已经有了心仪之人而感到可惜,一边感谢苏静蘅,说自己沾了她的光白吃到她家的粽子,另一边问她为什么不早点来这里,要是早些来,说不准这时候已经能做一家人了。
苏静蘅只是笑笑不说话,空闲的时候就拉着宁知序躲在绣坊大门口的阴影里面一起吃粽子,吃了肉粽夸好吃,然后说:“咦?甜粽是什么味道来着?”
吃一口蜜枣粽,也夸好吃,然后又说:“咦?肉粽是什么味道来着?”
就这样一口肉粽一口蜜枣粽吃个不停。
吃完了突发奇想问:“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咸的,你说为什么没人把咸肉和蜜枣包在一块呢?这样像我们这种咸甜都爱吃的岂不是有福了?”
“天啊。”
宁知序被逗笑,说,“哪有你这样吃的,放在一块儿味道多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