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不知道宁知序那边过得怎么样,反正苏静蘅第一天中午看着锅里的清炒苋菜,那点食欲顿时荡然无存。
以前每天两菜一汤或者三菜一汤每一样都有滋有味,宁知序变着法做好吃的哄她,时不时还会从城里带一点零嘴吃。
现在每天清炒苋菜,清炒白菜,清炒青菜,清炒萝卜,就差把她也给清炒了。
汤也是清水菜汤,一点油水都没有,也幸亏她来的时候带了喜欢吃的点心,中午吃了小碗饭,剩下来半天就靠那些点心吊着气,好不容易坚持到晚上,看见晚饭是白粥配咸菜,眼前又一黑,端着饭碗几乎要撞墙。
苏静蘅总算知道什么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最后还是忍下来,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过少吃点东西而已,要不了她的命。
而且如今她也该把力气放在正事上,这一天被带着了解绣坊里的活儿,也看见别的绣娘的手艺,都不差,绣坊里还有些年纪小的,不过才十来岁的小丫头做学徒,平日在绣坊里做一些杂役的活,跟着绣娘们学手艺,有天赋的初露头角,苏静蘅恍惚间能从她们身上看到自己年幼时的影子。
小时候随娘学习,蒙眼劈丝,针法数十种,学得厉害的时候每日头昏眼花也不曾放弃,到现在差不多十年,若当初没坚持下去放弃了,她现在大概就是一事无成的呆子。
娘说绣娘们是以命入绣,一旦做了,就要做一辈子,她不知道人生来是否要分三六九等,但为一件自己喜欢事出力,就要努力去做第一等。
苏静蘅想确实如此,她这辈子才走一个开端,眼下入绣坊还只是第一步,未来要走的路远比面前能看见的要长得多。
孙娘子先带苏静蘅领了绷子绣线之类的用品,又从画工那儿拿了粉本,这一段日子年节婚嫁之类的喜事比较多,绣市来的单子和本坊接的订单堆积如山,初来乍到即便她有一双巧手,也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
因是许兰芳荐来的人,她也与绣坊签了保人契约,苏静蘅心道就是不为自己,为兰芳婶婶也要努力干活,于是先两天每天一睁眼就去绣房干活儿,几乎拿出拼命的架势,正好也免得自己闲下来多想,又过两天元渺和李良月来找她,三个人趁着歇息的工夫在绣坊院子里聊天,苏静蘅问:“他最近怎么样?”
李良月想了想,说:“龙舟赛的事村里这几天开始准备了,我问他还去不去,他说要去,我问是不是端午哪天想叫你一块去看,他点头,后面就什么也没说。”
说到这个元渺笑李良月:“你也总算是有点开窍了,竟还记得多问一嘴。”
李良月有些窘迫地揉揉鼻尖。
她不擅长谈感情的事,问出那句话可花了她好大的力气。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加入苏静蘅和元渺的队伍的,只是一听到苏静蘅去宜村绣坊住了,就忍不住关注宁知序的事。
那小子这两天在家里忙得很,好像一停下来就会死一样,每天三顿炊火改成两顿,其他时候不是往山里扎,就是到洛城去。
几乎见不到他的影子。
元渺说:“他这两天总往城里去,我叫我相公去问他,他也不说话,后来在市上碰见他了,你猜他在干什么?用车推着一堆竹篮饭箩蔑篓在角落里摆地摊呢!”
“摆地摊?”
“是啊,压根没人买,他就在那发呆,前一天编东西,第二天一早就带去城里,去的时候多少东西回来的时候依旧是那么多,一个都没少。”
第50章
宁知序第二次带着自己编好的那些篮子篓子箩筐去市上卖的时候遇到了与苏静蘅进城时卖他架子车的那个小贩。
两人挨在一起,他本来没打算理那个小贩,可架不住他太过热情,最后还是开口与他说话。
小贩姓成,叫成岩,第一天见着宁知序与他打了声招呼,但因为两个人摊子没靠在一块,所以一天下来并没有说多少话。
第二日依旧在市上看见他,成岩觉得稀奇,主动跑到他旁边摆摊,宁知序眯眼看了看他的东西,上次卖的笔架笔筒已经涨到五十文了,买的人不多,但偶尔也有人来问问,多数还是要买他那些木头货。
↑返回顶部↑
以前每天两菜一汤或者三菜一汤每一样都有滋有味,宁知序变着法做好吃的哄她,时不时还会从城里带一点零嘴吃。
现在每天清炒苋菜,清炒白菜,清炒青菜,清炒萝卜,就差把她也给清炒了。
汤也是清水菜汤,一点油水都没有,也幸亏她来的时候带了喜欢吃的点心,中午吃了小碗饭,剩下来半天就靠那些点心吊着气,好不容易坚持到晚上,看见晚饭是白粥配咸菜,眼前又一黑,端着饭碗几乎要撞墙。
苏静蘅总算知道什么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最后还是忍下来,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过少吃点东西而已,要不了她的命。
而且如今她也该把力气放在正事上,这一天被带着了解绣坊里的活儿,也看见别的绣娘的手艺,都不差,绣坊里还有些年纪小的,不过才十来岁的小丫头做学徒,平日在绣坊里做一些杂役的活,跟着绣娘们学手艺,有天赋的初露头角,苏静蘅恍惚间能从她们身上看到自己年幼时的影子。
小时候随娘学习,蒙眼劈丝,针法数十种,学得厉害的时候每日头昏眼花也不曾放弃,到现在差不多十年,若当初没坚持下去放弃了,她现在大概就是一事无成的呆子。
娘说绣娘们是以命入绣,一旦做了,就要做一辈子,她不知道人生来是否要分三六九等,但为一件自己喜欢事出力,就要努力去做第一等。
苏静蘅想确实如此,她这辈子才走一个开端,眼下入绣坊还只是第一步,未来要走的路远比面前能看见的要长得多。
孙娘子先带苏静蘅领了绷子绣线之类的用品,又从画工那儿拿了粉本,这一段日子年节婚嫁之类的喜事比较多,绣市来的单子和本坊接的订单堆积如山,初来乍到即便她有一双巧手,也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
因是许兰芳荐来的人,她也与绣坊签了保人契约,苏静蘅心道就是不为自己,为兰芳婶婶也要努力干活,于是先两天每天一睁眼就去绣房干活儿,几乎拿出拼命的架势,正好也免得自己闲下来多想,又过两天元渺和李良月来找她,三个人趁着歇息的工夫在绣坊院子里聊天,苏静蘅问:“他最近怎么样?”
李良月想了想,说:“龙舟赛的事村里这几天开始准备了,我问他还去不去,他说要去,我问是不是端午哪天想叫你一块去看,他点头,后面就什么也没说。”
说到这个元渺笑李良月:“你也总算是有点开窍了,竟还记得多问一嘴。”
李良月有些窘迫地揉揉鼻尖。
她不擅长谈感情的事,问出那句话可花了她好大的力气。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加入苏静蘅和元渺的队伍的,只是一听到苏静蘅去宜村绣坊住了,就忍不住关注宁知序的事。
那小子这两天在家里忙得很,好像一停下来就会死一样,每天三顿炊火改成两顿,其他时候不是往山里扎,就是到洛城去。
几乎见不到他的影子。
元渺说:“他这两天总往城里去,我叫我相公去问他,他也不说话,后来在市上碰见他了,你猜他在干什么?用车推着一堆竹篮饭箩蔑篓在角落里摆地摊呢!”
“摆地摊?”
“是啊,压根没人买,他就在那发呆,前一天编东西,第二天一早就带去城里,去的时候多少东西回来的时候依旧是那么多,一个都没少。”
第50章
宁知序第二次带着自己编好的那些篮子篓子箩筐去市上卖的时候遇到了与苏静蘅进城时卖他架子车的那个小贩。
两人挨在一起,他本来没打算理那个小贩,可架不住他太过热情,最后还是开口与他说话。
小贩姓成,叫成岩,第一天见着宁知序与他打了声招呼,但因为两个人摊子没靠在一块,所以一天下来并没有说多少话。
第二日依旧在市上看见他,成岩觉得稀奇,主动跑到他旁边摆摊,宁知序眯眼看了看他的东西,上次卖的笔架笔筒已经涨到五十文了,买的人不多,但偶尔也有人来问问,多数还是要买他那些木头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