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个子也是几人里面最高的,比李和薪还要高半个脑门,担心别人在路上认出他,特地戴了斗笠出门,没人的时候斗笠随意顶在后脑勺上,从正面看像脑袋上开了朵花,有人的时候就将斗笠压一压,双手抱臂吹着口哨在苏静蘅后面左蹦右跳,踢踢石子,总之走在路上没个正形。
  明光寺落在城南的三棋山里,从城里去明光寺不算太远,因此这一天有不少人去明光寺凑热闹。
  一行人入了寺庙,趁着人少在坛场找了个好位置站着。
  浴佛仪式开始,僧众们将太子像迎请到浴佛坛场,几人不约而同屏息观看,住持带领众人上香诵经礼拜,场面甚是恢弘,经文声声入耳,诵读完祝祷文疏,住持便手持长柄勺舀取香汤为太子像沐浴。
  其余僧众继续念诵佛偈,苏静蘅仔细看着他们的动作,轮到信众们为佛像灌浴时,她排在宁知序身后,小声念着刚才学来的偈语。
  为太子像灌浴完,几人又去接了些吉祥水,苏静蘅说:“回去把吉祥水洒在门前屋后,能驱除邪祟保平安,可比你家那个假道士管用多了。”
  僧众们继续念经,等仪式结束后将太子像送回原殿堂供奉,苏静蘅立刻拉着宁知序的手去取浴佛糕和结缘豆。
  中午在寺庙里吃了素斋,下午有放生会和庙会可以逛。
  不过苏静蘅对放生会不感兴趣,元渺他们也不打算去看,一行人便决定只去佛前敬拜求签。
  明光寺的签很灵,只可惜苏静蘅打小有一个毛病,就是一跪在佛像前脑子就会变得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了。
  明明来之前她想了很多事,到了殿中却瞬间变得无所求无所欲。
  她跪得比别人跪得时间都要长,好不容易叫自己心里平静下来,仍然想不出什么要求的事,知道其他人都在等她,没办法,只能匆匆忙忙摇签。
  然而没想到关键时候签筒里的签又忽然摇不出来,晃了半天好不容易掉出来一支,掷筊时却又总是掷出阳筊。
  苏静蘅急得满头都是汗,寺里的师父安慰她别急,将签筒递给她让她重新摇,宁知序见状有些疑惑,双手按在她的肩上问:“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实在不行今日就算了,改天来也一样。”
  感受到他双手的温度,苏静蘅的心一下子静下来,深呼吸一口气,按照师父说的话重新摇签,这一次比之前顺利,掷筊时掷出的也是允筊,她终于松一口气,说:“好了好了,有了!走,找师父解签去!”
  引路的和尚有些眼熟,苏静蘅想了又想,试探着问:“柱、柱子?你是柱子是不是?”
  那和尚闻言抬眸看她一眼,之后“阿弥陀佛”道:“贫僧法号明觉,还请施主莫要再以俗名相称。”
  “嘶——”
  苏静蘅忙和元渺对视一眼,前几日来此没看见他,还以为轻易见不到他,没想到今天竟然见上了。
  出家这两年他脸上的棱角都柔和许多,眉目间充满悲悯之情,倒真有一种无欲无求普度众生的意思。
  苏静蘅不语,皱了皱眉,想到那天来的时候看见他娘在门口卖香,叫元渺替她去问了问价,一根香二十五文钱,贵得简直是无法无天,而且她身边还带着个孩子,看样子是柱子出家之后又生了一个,现在靠在寺庙前卖香为生。
  既然庙里的师父没拦着她,那一根香卖二十文钱这件事便轮不着苏静蘅多说,但是她每天都在寺前晃悠,难道就不担心这第二个孩子从小在听着佛音长大,哪天忽然想开了又要出家吗?
  苏静蘅沉默了一路,到了解签的师父那儿,明觉开口,说:“寺里唯我师父解签最准,你们且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叫他过来。”
  “好。”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苏静蘅倏地叹一口气。
  心绪平静下来,她忽然能明白柱子他娘对他难舍难分的感情。
  作为母亲她不想儿子出家,迫于无奈一面想要放弃他一面又想要牢牢抓住他,于是在寺前找了个谋生的活干,离他不近不远,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片刻的心安。
  各人有各命,柱子早几年就想斩断尘缘遁入空门,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他还是没能彻底了却尘缘。
  不知人事的弟弟每天跟着母亲徘徊在寺庙前,这个已经出了家的哥哥俨然已经成了他短暂记忆里最重要的人,他伴着哥哥的影子长大,整日闻着寺庙里的香气,吃寺庙布施的素斋,每天听着和尚们念经敲钟,就算哪一日母亲放下了,他也能放下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