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4)
“没多少就是——嗯,八十文。”
“你当我是傻子呢。”
宁知序傻笑一声,苏静蘅说:“你不说我就不问了,我很喜欢这个簪子,明天就带着去找渺渺玩,给她看看,她一定要夸。”
元渺说要跟她学习绣荷包,明天她就带着绣线绷子去找她。
宁知序明日也要跟着李和薪进山,这次不是在浅山,而是要往深一点去,他丝毫不担心,听了苏静蘅的话,说:“她如何夸奖,你一定要回来说给我听,明日我也要穿着你给我做的新行装去山里,到时候看看她和李和薪两个人说的话术一不一样,是不是夫妻两个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者有话说】
歌谣选自民歌,因为查到的资料不完全,有的地方看不清,而且有点长,干脆自己改了一点。
原文是:春色妖丽融和暖气暄,景物飘飘美堪怜。花开三月天,娇娆嫩蕊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仕女王孙戏耍秋千,暗伤残,两泪涟,愁锁两眉尖,蝴蝶儿对对穿花把两翅扇。清明赏禁园,和风吹牡丹,玉楼人醉倒在杏花天。
第36章
日子步入三月中旬,宁知序跟着李和薪进山,此番见他携着弓箭,为自己也备了一副,不多问,接过放在筐里,李和薪见状,打趣他道:“宁公子竟还是捕猎的好手,看样子打小没少碰弓箭。”
“小时候学过一点。”
三岁识字背诗,五岁拉弓问剑,几年无所成。
宁知序知道自己一身半吊子的本领,在狩猎之事上比不过常住山间的猎户,但拉弓放出去几箭也能中一只两只鸟或者野兔,跟李和薪走在一起遇到野兽应该不至于丢脸要他护着,所以大大方方承认。
李和薪知道他是谦虚,道:“能教宁公子的一定非等闲之辈,有名师教导,你只学三两年大概也比寻常人家好。”
“什么寻常人家不寻常人家的。”
宁知序背好箩筐,“我们如今都是一样的,李兄莫要再以此取笑我。”
李和薪笑而不语,收拾好东西打头阵进山,宁知序紧跟其后。
带弓箭是为了防身,但路上若看见什么山鸡野兔有本事也能带回家加餐,两个人先在山外围转,随处捡些松菇地木耳。
宁知序会弓箭李和薪不稀奇,稀奇的是他进了山,对山里许多作物都异常熟悉,这儿瞧瞧那儿望望,翻一座山头认识好几种菌子,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能吃的要如何做才美味,烧汤,清蒸还是红烧,每一种有什么样的做法,跟背菜谱似的从嘴里往外蹦。
“地木耳清热解火,有明目之功效,我娘子平日做绣花最伤眼睛,是该弄些回去给她吃,凉拌地木耳、地木耳炒鸡蛋、地木耳豆腐羹还有凉拌地木耳……这几日有的吃了,正好刚从市上买了些鸡蛋回来,今天就先做道炒鸡蛋和豆腐羹给她吃,那日三井婆婆送的酱还剩一些,正巧派上用场,增点味,她一定喜欢。”
“明儿做凉拌地木耳,后天……唉,后天的事后天再说。”
“至于松菇,也能做豆腐煲,那就明日做松树菌豆腐煲,后天拿这个做肉丝汤,明日除了凉拌地木耳,再做道腊肉素烧松树菌,加蒜末干辣椒爆香,她最爱吃辣,虽然平时管着她叫她不要多吃,但该过瘾的时候还是要给她过过瘾。”
“还有松树菌扣肉……啧啧,先这么些,也不能天天吃,过几天就该换换口味了。”
“……”
听他唠唠叨叨小声讲了一路,李和薪想起来,对他说:“你厨艺好,这事我听豆子说起过。”
“哦?他说我什么了?”
宁知序觉得李和薪没说实话,那小子一定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他们两个的仇还没完呢,敢觊觎他娘子,上次只是和他玩玩,下次见面要还是那样,他一定对他不客气。
以大欺小,呵,他不怕被人说闲话,有些小孩就是欠教训,你不对他狠点他压根不长记性。
“他说你做菜好吃,连炒盘辣椒都色香味俱全,他想拜你为师,学点真本事。” ↑返回顶部↑
“你当我是傻子呢。”
宁知序傻笑一声,苏静蘅说:“你不说我就不问了,我很喜欢这个簪子,明天就带着去找渺渺玩,给她看看,她一定要夸。”
元渺说要跟她学习绣荷包,明天她就带着绣线绷子去找她。
宁知序明日也要跟着李和薪进山,这次不是在浅山,而是要往深一点去,他丝毫不担心,听了苏静蘅的话,说:“她如何夸奖,你一定要回来说给我听,明日我也要穿着你给我做的新行装去山里,到时候看看她和李和薪两个人说的话术一不一样,是不是夫妻两个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者有话说】
歌谣选自民歌,因为查到的资料不完全,有的地方看不清,而且有点长,干脆自己改了一点。
原文是:春色妖丽融和暖气暄,景物飘飘美堪怜。花开三月天,娇娆嫩蕊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仕女王孙戏耍秋千,暗伤残,两泪涟,愁锁两眉尖,蝴蝶儿对对穿花把两翅扇。清明赏禁园,和风吹牡丹,玉楼人醉倒在杏花天。
第36章
日子步入三月中旬,宁知序跟着李和薪进山,此番见他携着弓箭,为自己也备了一副,不多问,接过放在筐里,李和薪见状,打趣他道:“宁公子竟还是捕猎的好手,看样子打小没少碰弓箭。”
“小时候学过一点。”
三岁识字背诗,五岁拉弓问剑,几年无所成。
宁知序知道自己一身半吊子的本领,在狩猎之事上比不过常住山间的猎户,但拉弓放出去几箭也能中一只两只鸟或者野兔,跟李和薪走在一起遇到野兽应该不至于丢脸要他护着,所以大大方方承认。
李和薪知道他是谦虚,道:“能教宁公子的一定非等闲之辈,有名师教导,你只学三两年大概也比寻常人家好。”
“什么寻常人家不寻常人家的。”
宁知序背好箩筐,“我们如今都是一样的,李兄莫要再以此取笑我。”
李和薪笑而不语,收拾好东西打头阵进山,宁知序紧跟其后。
带弓箭是为了防身,但路上若看见什么山鸡野兔有本事也能带回家加餐,两个人先在山外围转,随处捡些松菇地木耳。
宁知序会弓箭李和薪不稀奇,稀奇的是他进了山,对山里许多作物都异常熟悉,这儿瞧瞧那儿望望,翻一座山头认识好几种菌子,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能吃的要如何做才美味,烧汤,清蒸还是红烧,每一种有什么样的做法,跟背菜谱似的从嘴里往外蹦。
“地木耳清热解火,有明目之功效,我娘子平日做绣花最伤眼睛,是该弄些回去给她吃,凉拌地木耳、地木耳炒鸡蛋、地木耳豆腐羹还有凉拌地木耳……这几日有的吃了,正好刚从市上买了些鸡蛋回来,今天就先做道炒鸡蛋和豆腐羹给她吃,那日三井婆婆送的酱还剩一些,正巧派上用场,增点味,她一定喜欢。”
“明儿做凉拌地木耳,后天……唉,后天的事后天再说。”
“至于松菇,也能做豆腐煲,那就明日做松树菌豆腐煲,后天拿这个做肉丝汤,明日除了凉拌地木耳,再做道腊肉素烧松树菌,加蒜末干辣椒爆香,她最爱吃辣,虽然平时管着她叫她不要多吃,但该过瘾的时候还是要给她过过瘾。”
“还有松树菌扣肉……啧啧,先这么些,也不能天天吃,过几天就该换换口味了。”
“……”
听他唠唠叨叨小声讲了一路,李和薪想起来,对他说:“你厨艺好,这事我听豆子说起过。”
“哦?他说我什么了?”
宁知序觉得李和薪没说实话,那小子一定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他们两个的仇还没完呢,敢觊觎他娘子,上次只是和他玩玩,下次见面要还是那样,他一定对他不客气。
以大欺小,呵,他不怕被人说闲话,有些小孩就是欠教训,你不对他狠点他压根不长记性。
“他说你做菜好吃,连炒盘辣椒都色香味俱全,他想拜你为师,学点真本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