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3 / 4)
……
如今议和在即,凤阳城中好像恢复了从前的安稳,街上林立的商铺大多重新营业,贩货郎走街串巷,街边搭起了一顶顶的草棚供人纳凉,糖水铺子生意很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江大嫂整个人容光焕发,就连隔壁指桑骂槐的找茬儿,她都懒得搭理,做做饭,带着几人在城中逛逛,再做做饭……
“这料子挺贵的吧?”
盛樱里迟疑道。
江大嫂手里捏着匹荷粉绸缎,给小姑娘裁夏衫正好,闻言,头也不抬道:“还行,圭哥儿走时给我的银子,说是给你们买些吃穿,这银子该是他出的。”
江大嫂有些记不得自己在家里撒泼失常的模样了,但那时的担惊受怕,却像是刻在了骨子里一样。如果不是盛樱里胆大,他们得以从应天出来,虽是一路难行些,可她庆幸是出来了,不然,她怕是得变成疯婆子。
“我不用裁衣。”乔小乔敛眸道。
“客气什么,”江大嫂摆摆手,一副不听她们的架势,边在柜台上满目艳丽的绸缎里挑拣,边说:“从家里出来时还是初春,这会儿都要盛夏了,先前也只每人裁了两身粗布薄衫穿,你瞧瞧这料子,又好看,又轻薄,你们小姑娘家家的,裁成衣裙穿上最衬人了。”
江大嫂嘚吧嘚的说,旁边的掌柜的连声附和,两人说得很是投缘似的。
盛樱里向来不与江白圭客气,鼓了鼓脸颊说:“那粉的给乔小乔,我喜欢那晴蓝色。”
江大嫂骂她没眼光,“这粉色多好看,跟朵花儿似的……”
盛樱里脸上扑了些红云,小声嘀咕道:“小姑娘才是花儿,我都要成亲了。”
挑了两匹轻软的绸缎,江大嫂又裁了两色细棉料,“家里还有几个小子。”
人多,料子当真是裁了不少,从铺子出来时,江大嫂荷包里的银子便花用了大半去,三人两手满当当。
江鲫和邓登登在对面的糖水铺子坐着等他们,他俩不挑剔,给什么穿什么,自是懒得在衣料上费神,还不如在这草芦铺子听歇脚的行人说闲话有趣呢。
几人满载而归,江大嫂还顺路去马车行问了问价。
“咱们要回家啦?”邓登登扛着布料,小眼睛睁圆问。
江大嫂心情舒畅的很,就连车马行多要半吊钱她都没计较,拎着条鱼说:“出来也有些时日了,趁着这会儿四方安定,咱们收拾收拾也准备回家吧。”
书信也寄了回去,是时候归程了。
出来时形势所逼,只得步行,回去倒是能雇辆马车,江大嫂也不想苛待了他们几个,虽是多花些银子,但人还在,铺子也在,就不愁赚不到钱,这会儿花用了的,往后再赚就是了。
盛樱里头顶着一片宽大的荷叶遮阳,皱着脸道:“可我想去旧京看看。”
这话一出,几双眼睛都朝她看了来。
盛樱里眼珠子滚了一圈,扫过一张张脸,道:“凤阳城与旧京相隔不远,咱们都走到这儿了,不去看看,像话吗?”
天子脚下,皇帝踩过的地儿,普天之下的百姓,谁不想去看看?
盛樱里几人,从前没出过应天,只觉得京城离他们太远了,好像是天上那样远,可现在,他们都到凤阳了啊!
凤阳往旧京,脚程快些,也就五六日的功夫。
邓登登眨了眨眼睛,附和道:“不像话。”
“可如今旧京是鞑靼的地儿吧,议和能要回来?”江鲫愣怔道。
“那自然是不能的。” ↑返回顶部↑
如今议和在即,凤阳城中好像恢复了从前的安稳,街上林立的商铺大多重新营业,贩货郎走街串巷,街边搭起了一顶顶的草棚供人纳凉,糖水铺子生意很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江大嫂整个人容光焕发,就连隔壁指桑骂槐的找茬儿,她都懒得搭理,做做饭,带着几人在城中逛逛,再做做饭……
“这料子挺贵的吧?”
盛樱里迟疑道。
江大嫂手里捏着匹荷粉绸缎,给小姑娘裁夏衫正好,闻言,头也不抬道:“还行,圭哥儿走时给我的银子,说是给你们买些吃穿,这银子该是他出的。”
江大嫂有些记不得自己在家里撒泼失常的模样了,但那时的担惊受怕,却像是刻在了骨子里一样。如果不是盛樱里胆大,他们得以从应天出来,虽是一路难行些,可她庆幸是出来了,不然,她怕是得变成疯婆子。
“我不用裁衣。”乔小乔敛眸道。
“客气什么,”江大嫂摆摆手,一副不听她们的架势,边在柜台上满目艳丽的绸缎里挑拣,边说:“从家里出来时还是初春,这会儿都要盛夏了,先前也只每人裁了两身粗布薄衫穿,你瞧瞧这料子,又好看,又轻薄,你们小姑娘家家的,裁成衣裙穿上最衬人了。”
江大嫂嘚吧嘚的说,旁边的掌柜的连声附和,两人说得很是投缘似的。
盛樱里向来不与江白圭客气,鼓了鼓脸颊说:“那粉的给乔小乔,我喜欢那晴蓝色。”
江大嫂骂她没眼光,“这粉色多好看,跟朵花儿似的……”
盛樱里脸上扑了些红云,小声嘀咕道:“小姑娘才是花儿,我都要成亲了。”
挑了两匹轻软的绸缎,江大嫂又裁了两色细棉料,“家里还有几个小子。”
人多,料子当真是裁了不少,从铺子出来时,江大嫂荷包里的银子便花用了大半去,三人两手满当当。
江鲫和邓登登在对面的糖水铺子坐着等他们,他俩不挑剔,给什么穿什么,自是懒得在衣料上费神,还不如在这草芦铺子听歇脚的行人说闲话有趣呢。
几人满载而归,江大嫂还顺路去马车行问了问价。
“咱们要回家啦?”邓登登扛着布料,小眼睛睁圆问。
江大嫂心情舒畅的很,就连车马行多要半吊钱她都没计较,拎着条鱼说:“出来也有些时日了,趁着这会儿四方安定,咱们收拾收拾也准备回家吧。”
书信也寄了回去,是时候归程了。
出来时形势所逼,只得步行,回去倒是能雇辆马车,江大嫂也不想苛待了他们几个,虽是多花些银子,但人还在,铺子也在,就不愁赚不到钱,这会儿花用了的,往后再赚就是了。
盛樱里头顶着一片宽大的荷叶遮阳,皱着脸道:“可我想去旧京看看。”
这话一出,几双眼睛都朝她看了来。
盛樱里眼珠子滚了一圈,扫过一张张脸,道:“凤阳城与旧京相隔不远,咱们都走到这儿了,不去看看,像话吗?”
天子脚下,皇帝踩过的地儿,普天之下的百姓,谁不想去看看?
盛樱里几人,从前没出过应天,只觉得京城离他们太远了,好像是天上那样远,可现在,他们都到凤阳了啊!
凤阳往旧京,脚程快些,也就五六日的功夫。
邓登登眨了眨眼睛,附和道:“不像话。”
“可如今旧京是鞑靼的地儿吧,议和能要回来?”江鲫愣怔道。
“那自然是不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