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4)
“就国庆!十月一号!普天同庆的好日子!”山老头声音一顿,有些忐忑问道:“您觉得,这日子如何?”
“国庆啊……”瑾玉微微颔首,笑意盈盈,“是个人人喜爱的好日子。”她目光似笑非笑掠过一旁的王海石。
王海石早已停下了离开的步伐,目光炯炯。
婚宴?!中式婚宴?!
这可是中式宴会文化的集大成者!人情往来、礼俗规矩、家族凝聚、饮□□髓、喜庆氛围…所有《寻味》想表达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最鲜活、最接地气的载体。
这次可不是他不想走啊,这是素材难寻啊!王海石强忍住嘴角的笑。
十月一日,国庆节,山神庙。
一大早,山神庙便告别宁静,被属于人间的红尘喜气彻底点燃。
有趁着长假从郊市涌来的市民,甚至还有慕名已久、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食客,更有云岫村和李家村两个村子倾巢而出的男女老少。
山神庙妥帖包容了一切。
前院连着庙门外的宽敞平台,统统布置成宴席场地。
由于人流量远超以往,桌椅板凳是从各家各户借来,虽不统一,却都擦得锃亮,铺上了崭新的红桌布。
这些桌椅被分成了两部分:系着鲜艳大红花的,是专为新郎新娘亲友准备的席位;另一半没系红花的,则是为普通游客和食客准备的席位。
但无论哪一边,都贴上了醒目的金色“囍”字,喜气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银杏也没逃过,粗壮的树干上缠着鲜艳的红绸,连一些低垂的枝桠也挂上了小巧的红灯笼和红花,正簌簌和山风显摆着。
主殿内,泥胎金身的神像,今日也格外不同。
足踏云气的神像左手托举处,一根红绸正徐徐摇曳。
神像的面容在缭绕香火中显得格外柔和,那双微垂的神目,仿佛真的在含笑凝望着殿外这场属于凡尘的热烈与欢喜。
客人的位置妥帖了,工作的地界也布置一新。
后院连着后山的空地,临时搭建的露天厨房区域,如同一个充满生机的蜂巢。
十几口灶台一字排开,炉膛里柴火噼啪作响,混合着各种食材的香气。
帮厨的大多是两个村子的婶子大娘,她们系着围裙,头戴红花,手脚麻利得如同上了发条。摘菜、洗菜、切配、传递,流水线般高效运转,吆喝声、说笑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汇成一片小世界。
“菜来了!新鲜的莴笋叶子,嫩着呢!”
“山泉水!再提两桶来!”
“油锅热了!肉片准备下锅!”
“蒸笼上汽了!看好时辰!”
而食材的丰盛程度远比话语里更令人咋舌。
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水灵灵带着泥,碧绿的青菜堆成了小山,活蹦乱跳的鱼在硕大的木盆里甩着尾巴,膘肥体壮的鸡鸭鹅被处理得干干净净码放整齐,成筐的板栗、红枣、新挖的芋艿、饱满的菌菇……这些来自云岫村和李家村自家地头的新鲜物产,此刻成了这场盛大婚宴最坚实的底气。
它们被随意地、甚至有些粗犷地堆放在铺着干净塑料布的地面上,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返回顶部↑